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4120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 治复习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必修四 哲学 第十四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 年 12 月 1 日 星期一 班级 )11.2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整个人类历史都是有人民群众来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及其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拟 1 课时 授课题目11.2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

2、历史的主体 第 1 课时明确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学生活动过程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探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首先分析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人

4、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此处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设计相关问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5、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 小结与导引: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学生说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探究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根据学生的反映设计相关问题,分如下三层次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党的群众观点。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

6、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

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补充内容:教学后记: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 2014 年 12 月 3 日 星期 三 班级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 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

8、。授课题目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拟 1 课时明确目标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学生活动过程(一)(一)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利用时事材料创设情景背景回放:“生命赞歌”与“牵尸要价”背后的利益链的思考: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10 余名大学生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或奋不顾身地入水施救,或手挽手结成“人链”接应。最后,两名少年成功获救,两名男孩获救,但不幸的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 3 名大学生被无情的江水吞噬了,

9、3 位施救的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荆州结梯救人的英雄群体事迹感动中国,尤其是三名长江大学的学生,他们的生命瞬间升华,散发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光芒。在荆州“1024”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件发生后,众多媒体奔波于荆江两岸,结果,现场发现渔民“见死不救”的真象,打捞公司“挟尸要价”的行径浮出了水面。讨论:1、渔民、打捞公司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2、三位大学生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取两位少年的生命,值不值?通过学生讨论引出本课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第 96 页探究框题内容,学生讨论并思考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10、?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提示:不是一回事。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但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教师引导,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随堂指导。教师引导,由学生合作探究,表述,教师点评。【精讲点拨】1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

11、:(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所以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可见,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具体的价值又可以概括为几个领域,即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这是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的价值。而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这些具体领域的事物之所以有

12、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点。(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 ,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音乐、电影、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2人的价值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把握该知识点可分为两个层次:(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13、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二:播放视频钱学森的人生学生自主训练,教师指导他的这种精神,让我们内心感动;他的这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他的这种人格,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根据视频,请你说说钱老一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那些贡献?、学生讨论思考:人生价值的真谛是什么?【精讲点拨】3人的价值的评价。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

14、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三:阅读教材 P97 中间方框,讨论并思考人们在上述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是受什么观念支配的?提示:受人们业已形成的价值观的支配。【精讲点拨】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

15、)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探究活动四探究活动四:阅读教材 P9798 的一则故事,讨论思考。小结:略。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 2014 年 12 月 4 日 星期 四 班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价值判断,理解价值判断的独特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分析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价值冲突和价值标准。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分析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事例总结概括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理解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