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4071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选修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和孔子的思想。 2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3理解文中的疑难词句。【预习案预习案】【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作家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

2、, 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 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 ,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 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 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 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 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 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 900 余首,有李太白

3、集 ,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 人物。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要点突破要点突破】 1通假字。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2古今异义。 (1)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_ 今义:_ 古义:_ 今义:_ (2)群季俊秀 古义:_ 今义:- 2 -_ 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 (1)古人秉烛夜游_ (2)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_ 5文言句式。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_ (4)开琼筵以坐花_ 6翻译下列句子。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译文:_ (2)阳春召我以烟

4、景。 译文:_【探究案探究案】1文章的题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从记事文的六要素看,它包含了哪几个要素?2文章写李白与兄弟们在桃花园中宴饮时,着重体现了一个“乐”字。试分析“乐” 体现在哪些方面?【训练案训练案】一、阅读课文,完成一、阅读课文,完成 1 14 4 题。题。- 3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以:因B阳春召我以烟景 以:表承接, “而”C开琼筵以坐花 以:表承接, “而”D大块假我以文章 以:表对象, “把”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浮生若梦:人生漂泊在外,如梦一般。B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相会于美丽的桃花园内,叙说兄

5、弟团聚的快乐。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各位贤弟英俊秀美,全都具有莲一样的高洁品质。D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正以优雅的情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经清静下来。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 BC D4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 、什么时候(春夜) 、什么地方(桃花园) 、干什么(宴饮)等问题。B李白与

6、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做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C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D文中用了不少典故,但读来顺畅,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二、阅读下文,完成二、阅读下文,完成 1 14 4 题。题。湖心亭看雪张 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

7、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错误的一项是( )A人鸟声俱绝(消失) B拥(抱着)毳衣炉火C余挐(撑、划)一小舟 D客(客居)此2下列句中的“一” ,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一童子烧酒 B上下一白C惟长堤一痕 D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3根据文段内容填空。文中“见余大喜”一句中的“喜”的语言表现有_;行为表现有- 4 -_。 “喜”的原因是_ 文中写“金陵人”的目的是_ 4翻译下列句子。(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_ _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_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_ 三、语言运用三、语言运用1仔细观察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 ,用形象、简明的语言介绍该漫画。答:_ 2在横线处补充一个新词,并就其新词义作一简要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课”一词,原来是指上课时间已经结束,现在很多场合则是指体育教练被解职;又如:_我的收获: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