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310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附中学业水平必修2复习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必修地理必修 22第第 1 16 6 章章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比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比较历史时期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征人口增长特征人口变化的原因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之前极为极为缓慢缓慢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低下低下,死亡率,死亡率高高农业革命时期农业革命时期有所加快有所加快生产力水平有了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提高, 死亡率有所死亡率有所下降下降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迅速迅速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提高提高,生活质量不断,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改善, 医疗水平医

2、疗水平空前提高空前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下降2、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不平衡的不平衡的 。 洲最快,洲最快, 洲最多。洲最多。 某地区人口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自然增长数量受数量受 和和 共同影响。共同影响。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人口增长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人口增长比较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 原因原因人口问题及社会问题人口问题及社会问题对策对策 发达发达 国家国家缓慢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转变等生育观念转变等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 发展发展 中国中国 家家很快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发展,医疗

3、卫生经济发展,医疗卫生 事业进步,死亡率下事业进步,死亡率下 降降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增长过快; 。4、人口增长模式由、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三项指标共同构成。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出生率率死亡死亡率。率。 5、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 率的转变。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率的转变。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此外还与此外还与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 教等教等因素

4、有关。因素有关。 7、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欧洲欧洲和和北美洲北美洲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 型,大型,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是 型向型向 型过渡阶段,总体而言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型过渡阶段,总体而言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是是 型阶段;我国基本实现型阶段;我国基本实现 型,主要得益于型,主要得益于 工作的开展。工作的开展。【例例 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 表示_国家,B 表示_国家。 (发达或发展中)(2)A 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B 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0-14 岁岁1

5、5-64 岁岁65 岁以上岁以上A B(3)从平均年龄来看,A 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B 国较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A 国 ;B 国 。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 和和 。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往往起重要作用。往往起重要作用。 3、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范围范围时期时期特点特点意义意义19 世纪前世纪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大陆到大陆到 大陆大陆世世 界界二战后二战后从从 国家向国家

6、向 国家迁移国家迁移;定居移民;定居移民 减少,减少,70 年代因年代因石油石油资源丰富,劳动力向资源丰富,劳动力向 西亚北非西亚北非迁移。迁移。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 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 种的空间分布种的空间分布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到到 80 年代年代 中期前中期前有有 、有、有 ,规模,规模 中中 国国80 年代中年代中 期后期后自发为主,规模自发为主,规模 。主要受。主要受 因素的影因素的影 响,人口由响,人口由内地内地迁往迁往 。 或由或由 向向 。调节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人口空间分布和人 才余缺才余缺; 加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民族融合和文化

7、交 流流; 促进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经济发展和缩小地 区差异区差异。 判断题:判断题: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减取决于自然增长率。 ( ) (2)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动人口减少。 ( ) (3)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人口主要迁往东部、内地和边疆。 ( ) (4)二战前后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大洋洲。 ( ) (5)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 进行,所以规模很大。 ( )【例例 2】 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

8、水平的差别 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人口容量是 人口数量,其大小受多因素制约,其中人口数量,其大小受多因素制约,其中 、 、影响最大。影响最大。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合理人口容量是指、合理人口容量是指 人口数量。人口数量。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原因是现在人类社会出现了、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原因是现在人类社会出现了 、 和和等人口问题,并由

9、人口问题引发了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引发了 问题和问题和 问题。问题。 【例例 3】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科技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 16 亿左右,所以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高C.不论以什么观点来评估,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都十分突出 D.科技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使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例例 4】 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 )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第一节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指城市的、城市形态指城市的外部轮廓外部轮廓形状,主要受形状,主要受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影响。 2、城市形态类型、城市形态类型类型类型 状状 状状 状状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平原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 伸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举例 成都成都兰州兰州重庆重庆 3、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集中,就形成了,就形成了不同不同的的功能功能区,其之间无明确的界线,区,其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某一种

11、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4、主要功能区的比较、主要功能区的比较 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功能区特点区区城市中城市中最广泛最广泛的土的土 地利用方式地利用方式地价较低,污染较少地价较低,污染较少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和低级住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和低级住 宅的分化;两者呈背向发展宅的分化;两者呈背向发展区区占用土地占用土地相对较少相对较少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处处建筑物高大稠密建筑物高大稠密大城市中心大城市中心 会形成(会形成(CBD)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区区一个城市通常具

12、有一个城市通常具有 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工业工业区区为保护城市环境;地租低,为保护城市环境;地租低,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为运输需求为运输需求趋向于沿趋向于沿 交通干线交通干线分布。分布。集聚性强,城市内部工业区集聚性强,城市内部工业区 相互集聚形成工业区相互集聚形成工业区5、不同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相同的,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不同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相同的,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 、 。 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付租能力。影响付能力。影响付 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

13、要有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 。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有、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有收入收入、知名度知名度、宗教种族聚居宗教种族聚居、历史因素历史因素。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 以以市场市场、交通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紧张、交通、交通拥挤拥挤、环境污染等问、环境污染等问 题,工厂企业向题,工厂企业向郊外郊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9、合理规划城市最主要是处理好、合理规划城市最主要是处理好 区区和和 区区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例例 5】5】(1)左图中能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 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 曲线 B.b 曲线 C.c 曲线 D.d 曲线(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例例 6】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 。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图例化工厂公路河流及流向DABC居民区第二节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是按照、城市等级是按照 划分的。划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