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33258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1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仿真模拟仿真模拟( (五五)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管子牧民曰:“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其中, “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 “四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绝则国灭。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才能使社会关系稳固。抛弃礼,社会发展将失去平衡。近些年来,社交礼仪、家礼、开笔礼、婚礼等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婚礼,中西合璧,花样繁多。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并没有一部现行的官修礼仪文本如汉仪 大唐开元礼般让人们参考或

2、效仿,以至于很多礼仪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含义,甚至成了娱乐、哗众取宠的噱头。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 礼记将之视为“礼之本” 。古代国君在迎娶夫人的求婚辞中写道:“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 ”除传宗接代以外,婚礼更多表达的是夫妇一体、相扶相携、尊卑等同的含义。婚礼仪式中“御布对席” “合卺而饮”“共牢而食”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古代婚礼中还有“拜见公婆”这一礼节,即新娘要在婚后的第二天向公公婆婆见礼,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由此可见,婚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场正视夫妻关系的启蒙教育。然而,在现代社会,如此神圣庄严的时刻竟被一些人视为儿戏,甚至演绎为一场闹剧。尤其表现在那

3、些荒唐而野蛮的闹婚陋习方面,闹公婆,闹新郎,闹新娘,手段粗俗卑劣,甚至威胁到当事人生命安全。礼仪等同于文明。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周代时始制定礼制,这一时期制定了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到后来才延伸出士人之礼。从孔子以仁释礼开始,经过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政府和官员几番做出“礼下庶人”的尝试,专门制定了“庶人之礼”供民间通用,但均未得到普及。主要原因是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贵族阶层予以阻挠。具体而言,礼仪和礼制是门阀贵族彰显身份、维护特权的工具,根据等级品阶的不同,他们所穿的服装的样式、所用的器物

4、、乘坐的车辇等各不相同,庶人用礼,2损害到贵族阶层的威仪和利益。甚至有些官员认为,庶人只可施用刑罚。所以,老百姓通用的大都是流传于民间、不完全符合礼制规范、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的“礼俗” 。历史发展到今天,等级制度和等级差别趋于模糊,官员亦是百姓,百姓亦可为官, “礼”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品。普通百姓行“礼”不再受诸多限制,只要有意愿,皆可以“礼”修身。可以说, “礼”具备了普遍应用的条件,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前进了一大步。在这种情况下,对“礼俗”进行引导和提升,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摘编自李文娟礼仪非儿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礼、义、廉、耻构成“

5、四维” ,它们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其中,礼是最重要的。国家推行礼制法度,才可能强大起来。B以礼制法度治理国家,这是家庭成员各得其所、社会关系保持稳固的重要前提,关系到社会的平衡发展,应给予高度重视。C本文作者认为官修礼仪文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应模仿汉仪 大唐开元礼出一本官修礼仪文本,供人们参考、效仿。D由于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和贵族阶层阻挠,我国多个封建王朝做出的“礼下庶人”的尝试均未成功, “庶人之礼”未能普及。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三段中引用古代国君求婚辞中的内容,反映了古代国君求婚的礼仪,论证了我国古代重视婚礼的观点。B第三段先指明婚礼的重

6、要性,再论述古代对婚礼仪式的态度,接着批判现代社会中存在着的闹婚陋习。C第四段通过阐述古代礼仪、礼俗的相关情况,论证礼仪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这一观点。D文章论证礼仪,思接古今,论据充分,既让读者对古代礼仪有所了解,也引导读者反思当下礼仪存在的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周代开制定礼仪制度之先河,为后世礼仪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周代的礼仪制度适用的对象十分广泛,上至天子,下至士人。B在古代中国,门阀贵族的等级品阶越高,他们的服装样式、所用器物等就越高级。门阀贵族能借助礼仪和礼制彰显身份、维护特权。3C在古代中国,百姓通用的不是礼仪和礼制,而是“礼俗”

7、 , “礼俗”虽不完全符合礼制规范,但适合百姓的生活方式,在民间广泛流传。D在当今中国, “礼”具备了普遍应用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用“礼”修身,而民间的“礼俗”有待引导和提升,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母亲的高粱周振华母亲生前稀罕高粱。她喜欢吃高粱米饭,擅长用高粱秆穿盖帘儿,70 岁后每天都要抿一口纯高粱酿制的白酒。母亲对高粱有一种特别的情结。老家太行余脉的山脚下,曾经有一片属于母亲的高粱地,她一种就是 8 年。母亲对待那些高粱胜似她的儿女。她风里雨里,为它们锄草施肥,白天黑夜地精心伺候它们。有一年,父亲对母亲说:“今

8、年咱家的高粱地换换茬儿吧!来年再种你的高粱,成不?”父亲的话音未落,母亲就还了他一句:“不懂,别瞎掺和!”母亲什么心思,当时我们都不懂。母亲出身地主家庭。那年头,时时处处事事都讲成分,讲出身。地主随时都会被揪出去批斗。那些年,母亲总认为自己做错了事,特别是“文革”刚开始那阵子,她觉得自己犯下了滔天罪行,不知道怎么赎罪才好。于是,除了每天好好劳动,认真扫街,虔诚请罪,低头改造外,对待身边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不光吃的喝的慷慨于街坊四邻,使的用的,也常想着房前屋后。比如给人家端去一碗刚出锅的压饸饹,送去一副她亲手纳的千层鞋垫什么的。起初人们都不敢接,怕受牵连,但母亲真情真意,心好心诚,终于打动了乡亲

9、们。为此,母亲知道了什么是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幸福。母亲每次下地收工了,总不急着回家,再渴、再饿、再累,也要到那片高粱地里去侍弄侍弄高粱,拔拔草,培培埯儿,扯扯干叶子。母亲在意那片高粱的长势和谷穗的形状,期盼老天保佑它们有个好收成。收成好,谷穗的形状自然好,绑出来的炊帚和扫帚就漂亮。那时,农村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炊帚和扫帚,用它们刷锅、刷碗,扫炕、扫地。每年收获的时候,母亲像个总指挥,一个劲儿地嘱咐:“我的小祖宗们,千万小心,可别扳折了它们的穗和杆儿,给我妥妥地拿,轻轻地放!”高粱,在所有的庄稼里,长得最漂亮。它们的颜色、身姿、气质都没说的。记忆里母亲的那片高粱,看上去非常抢眼,红白相间,整个原

10、野数它们不一般。高粱给人的感觉4和其他庄稼不一样,如果把玉米比作铿锵硬汉,那高粱就是一位柔情的姑娘。高粱喜欢迎着秋风舞蹈。体态轻盈的它们,从左至右,从前到后,不停地变换摇摆的角度,在阳光下尽情展示青春活力,而叶子则哗啦啦汇成一首动听的歌。它们光鲜的穗子更是招人喜爱。但,这只是它们的外表,谁又晓得它们内心世界的苦楚?其实,它们比其他庄稼要艰辛得多,一生里承受着太多的不容易。在分蘖的日子里,它们每天要承受疾风的推搡,群鸟的啄食,有时贪吃的牛羊也会闯进它们的领地,给它们带来莫大的压力。它们没有玉米那样魁梧的身段,没有小麦那样密密匝匝的阵容,没有大豆相互围拢的互助,它们细细的高挑的柔弱的身板,支撑着与

11、负荷不协调的硕大穗子,稍有闪失,就会夭折。到了收获时节,母亲把收割回来的高粱打成捆,罩上竹帘子,晾晒起来。这样做,是防止麻雀啄食,不然就会影响高粱穗的质量。等完全风干后,母亲再用木棍轻轻地敲打来脱去穗上的籽粒,剩下的就是捆绑炊帚和扫帚的上好材料了。整个冬天,每天晚上母亲都不闲着,她从供销社买来麻皮子,用水泡软、理顺,然后在自己的腿上搓成麻绳。即使用水泡过,麻皮仍很硬,以至母亲的腿常被搓出血来,但母亲为了追求她所理解的幸福,全然不顾。麻绳搓好了,就开始用脱去籽粒的高粱穗绑炊帚和扫帚。一冬的时间,母亲要绑上百把炊帚和扫帚。再看看母亲的手,哪像女人的手啊,又糙、又黑、又硬。父亲心疼母亲,抢过来绑,但

12、母亲看不上父亲的大糙活儿。母亲说还是我来吧,你那双手打算盘、拿笔杆子行,哪会干这个。瞧绑得松不拉几的样子,根本拿不出手,怎么送人家呀!母亲绑的炊帚和扫帚,每年除留几把自家用,其他的都送人了。 “文革”期间,母亲为什么没挨过斗,我经常想这个问题。以她的身世,在那个风风火火的年代,毫发无损,算是奇迹。(摘编自文艺报)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由“她风里雨里,为它们锄草施肥” “再渴、再饿、再累,也要到那片高粱地里去侍弄侍弄高粱”等句子可见,母亲对高粱有一种特别的情结。B母亲希望获得更多粮食,希望获得绑炊帚和扫帚的好材料,因而特别关注高粱的长势和谷穗的

13、形状;收割后,母亲对高粱的搬运也很谨慎。C高粱的外表招人喜爱,但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苦难却少有人知,疾风、群鸟、牛羊,甚至它们自身的穗子,都给它们的成长带来挑战。D “高粱”是全文的线索事物,文章围绕“高粱”记叙了母亲侍弄高粱、收获高粱、5绑炊帚和扫帚等故事, “高粱”象征中华女性坚强的性格。5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答:_6为什么地主家庭出身的母亲在“文革”中没挨批斗、毫发无损?请结合全文探析原因。(6 分)答: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寻找沙漠和绿洲的“最大公约数”王景烁吴向荣和他的团队住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白天

14、头顶烈日,拎着铁锹,背上树苗出门,晚上回到仅有床、桌椅的屋子凑合休息,每天相互陪伴的只有 7 个人。就是这 7 个人,造起了长 20 公里的防沙治沙灌木锁边林,将企图越过贺兰山脉的沙漠成功地拦截下来。1997 年,在日本留学的吴向荣带着日本友人大俊夫回到家乡阿拉善,正赶上当地最干旱的时期。他们走进牧区,看见羊群满山,却不见一丁点儿绿草,感慨良多。回到日本,他们成立了世界沙漠绿化协会 NGO 组织。2003 年,吴向荣本科毕业,回到家乡。他和他的团队直接住进了荒漠。第一批树苗到位后,他们从早到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天黑了,就在树旁边挖坑睡觉,一干就是几个月。没水、没电,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跟不上,

15、最初种植的小树,在纯粹“靠天吃饭”的方式下大量死亡。怎样种树才能最有效地治沙?吴向荣一直在思索。阿拉善每年降雨量只有 100 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 3000 多毫米。针对这种情况,吴向荣大胆地提出采用滴灌,当时团队的人都认为这“不可想象” 。“在有水井的情况下才会采用滴灌。没有水井我们就用运水车加压,后来一试,果然可以。 ”采用滴灌后,浇完 1000 亩地,只要一个人花一周时间。而在过去,采用管道浇灌,即使团队全员上阵,一个月也浇不完 1000 亩地。2005 年,在给当地政府的报告中,他首次提出了“锁边”的概念沿着沙漠的边缘6植树,造起“绿色围墙” ,抵抗沙漠肆意扩张。他们一年年地制订计划,在公路的周围造起一条细长的防护带。吴向荣说:“我们不仅要种树,还要植心 。荒漠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荒漠化。”2006 年,吴向荣开始发动牧民种树。蒙古族牧民格日勒图一家最先被说服,与吴向荣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今,格日勒图家周围的 200 多亩地被绿色填满。其他的牧民也陆续加入志愿种树的行列。不少日本志愿者期望实地走入这片沙漠。每年,吴向荣统计好日本志愿者的名单,再去镇上找当地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