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190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课 学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综述本单元共三节课的内容,分别概述了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9 世纪中叶的俄国,仍然实行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矛盾日益激化。俄国农奴制是俄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新思潮的涌动是俄国工业发展要求冲破农奴制束缚的表现,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改革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亚历山大二世顺应了历史潮流,在这场改革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应该予以肯定。改革内容涉及政治上农奴获得自由,但是却受到村社制度的约束;经济上农奴可以赎买分地,但是赎金远高于实际地价。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2、改革后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包括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国资本依赖程度严重,发展不平衡等等。政治改革是经济基础改革的必然,它推动了俄国政治的近代化。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是社会各种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结果。新沙皇终止改革表明了改革的曲折性,但是俄国的近代化并没有终止。知识网络1480 年,莫斯科公国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的控制而独立1547 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确立:17 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发展:18 世纪后沙皇加 对农民控制,农奴生活贫困,生产效率低下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增多,声势日益扩大地主农

3、民农民的划分 宫廷农民自由农民背景: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俄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工人中有 40%是农奴,劳动生产率低。自由劳动不足,国内市场受限。工商业、铁路、水运落后西欧,机器靠进口19 世纪初,俄国贵族青年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农奴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兴起概况俄国的农奴制步履艰难的 工业发展背景 在农民的反农奴制斗争的推动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争论十二月党人起义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知识分子派别的划分 改革派: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激进派:无条件给农民自由与土地原因: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及转移国内矛盾1853 年,俄

4、国发动侵略土耳其的战争,俄土战争爆发,11 月,土战败。1854 年 3 月,英法对俄宣战,史称“克里米亚战争”结果:1855 年,俄战败结束,1856 年 2 月,双方订立和约性质:俄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俄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影响 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俄国在六十年代的改革宗旨: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历史基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克拉一世均颁布过改革法令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组织基础: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个人力量:亚历山大二世吸取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1861 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 3 月 3 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历史概念 废除农

5、奴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又称“解放法令”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经济上:A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B 份必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时限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性质: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地位: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作用: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欺骗性

6、: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原因:1861 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解体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农村社会分化加剧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和扩大的市场概况新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表现进步性局限性主要内容改革的酝酿“二一九法令”进步与局限农业生产的发展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方针沙皇政府进一步加紧侵略活动改革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情况: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评价:在卫生、教育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行政废除按等级进行审理

7、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军事: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教育:鼓励办学,引进西方书籍问题:改革后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变革愿望日益强烈推动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加快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局限: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社会贫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沙皇遇刺:1881 年 3 月,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被刺身亡第 1 课

8、 十九世纪中叶的俄国情境资料工定的迅速发展问题政治体制政治的缓慢变革内容 情况 司法制度军事教育意义作用改革评价社会矛盾亚历山大 二世遇刺烈日炎炎下,11 个衣衫破烂的纤夫正吃力地拖着一只大木船。他们已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它反映当时的俄国正处在农奴制下,农奴过着悲惨的生活。 课前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识记理解运用俄国的农奴制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新思潮的涌动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克里米亚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

9、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探究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基础达标】万丈高楼平地起,请你夯实地基一、俄国的农奴制1、农奴制发展历程确立: 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强化:18 世纪以后,包括彼得一世在内的历代沙皇采取措施强化农奴制。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不断。2、农奴制下的阶级关系地主占有 和 ,公开出售 ,甚至用农奴作贷款抵押。农奴是地主的 ,被迫为领主无偿劳动后才耕种自己的份地,承担沉重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1、表现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的 中出现了机器工

10、厂。俄国处于 阶段工业生产各个部门明显落后于 等国。 与英法等差得很远。2、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 、工业投资,更不能提供必要的 。3、后果:废除 的呼声日益高涨。三、新思潮的涌动1、十二月党人起义原因:19 世纪初,俄国一些 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不满。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 。结果:起义失败,但影响很大。2、知识分子的争论目 标内 容时间:19 世纪四五十年代。焦点: 和未来发展。四、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俄国为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 及转移 。2、结果:1855 年俄国战败,1856 年双方签订和约。3、影响俄国的 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俄国耗费了大量

11、的人力、物力和 ,激化了阶级矛盾,各地农民纷纷暴动。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课堂合作探究【本课探究】一、俄国的农奴制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 世纪上半期农奴暴动的次数“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回答:当时俄国农奴制下的农奴处境怎么样?这种制度会带来怎样的危机?你有何认识?思路引领:思路引领: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看农奴的处境,而农奴的反抗直接危及沙皇的统治。回答提示:回答提示: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经济: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危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反抗,19

12、 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越来越多,农奴制陷入危机。认识: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二、俄国的工业发展探究一、背景材料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千米)制 度俄国71261606农奴制和封建专制英国32338514603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法国1501089160资产阶级共和制德国17540.210065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材料二 资本主义发展的六个条件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回答:俄国社会经济与西欧其它国家比较情况咋样?俄国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有何认识?思路引领:思路引领:第 1 问阅读材料一获取信息,第 2 问

13、结合课本史实,对照材料二提供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基本条件逐项分析说明。答案提示: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六个条件:自由劳动力: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人身自由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技术:手工工场阶段。原料: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市场: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总之俄国工业发展步伐维艰雄厚的资本充足的自由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市场的扩大良好的环境技术知识认识: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新思潮的涌动探究一:背景材料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

14、祈祷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 14 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请回答: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怎样的人物?他有哪些基本主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思路引领:第问再现十二月党八起义被沙皇政府血醒镇压的史实。第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况说明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和赫尔岑等人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活动。答案提示:十二月党人推翻沙皇专制的起义被镇压。是俄国历史上著名

15、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他的基本主张是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主要活动: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更多的人为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四、克里米亚战争探究:背景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俄国 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 300 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 281 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 24 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国家枪支战舰运输工具运输通道军用物资俄国滑膛枪木帆船牛车马车泥路缺乏英法来复枪汽船火车铁路充足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 克里米克里米 亚半岛亚半岛恩格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斗?这场战争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