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33145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答案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中考回放一、中考回放1(2013岳阳)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答案】C;【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在不断运动。【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分子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闻到某些物质的味道与分子在不断运动有关。2 (2014杭州)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分子总数增加【答案】B;【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隙。【点评】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气态分子的

2、间隙液态分子的间隙固态分子的间隙。3 (2014黑龙江)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来源:学*科*网 Z*X*X*K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闻到物质的味道,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造成的;故 A 答案正确;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分子的体积是固定不变的,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之后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隙

3、增大,乒乓球内的气压随之增大,使压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故 B 答案错误;2【考点】分子的特性。【点评】熟悉常见的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2013广州)通过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方案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网 ZXXK实验实验实验结论来源:Zxxk.ComA空气 人呼出的气体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2COB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3D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AA BB CC DD【答案】C;【考点】检验二氧化碳、燃烧条件、分子的特性、铁生锈的条件。【点评】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要看实验控制的变量。5 (2014青海

4、)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BCD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常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用于镶嵌在玻璃刀头上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酒精溶液是混合物,说明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用无色酚酞溶液可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软化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AA BB CC DD【答案】A;4【考点】酸和盐的反应、乳化剂、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分子的特性、纤维的检验方法、酸碱中和反应、水资源的保护、可燃性气体

5、的验纯。【点评】这种题目考察知识点较多、较细、较广,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积累这些比较零散的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很好的答题。56(2013庆阳)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毒副作用大的有 、尼古丁和焦油,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 ;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 (选填字母)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一氧化碳、分子总是不断运动、C、把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考点】分子的特性。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点评】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的时候应注意结合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7 (2014德阳

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3NH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是 _ (2)利用 A 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 _ (选填装置编号) (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 D 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_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 2 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

7、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 _ (填字母编号) 6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 3) ,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 _ (填字母编号) A水和浓硫酸 B水和氯化钠固体C水和硝酸铵固体 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答案】 (1)试管;(2);422322=22Ca OHNH Cl CaClH ONH(3)C;(4)把红色石蕊试纸放在 D 装置 m 导管口,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5)ABD;(6)

8、AD。7因此答案选择 AD【考点】气体的制取、分子的特性。【点评】制取气体的实验题为常考题型,解题的关键点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以及从气体的性质出发,选择适合的收集装置。8(2013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氯化氢()气体显酸性吗?HCl【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 1 的三个实验:实验现象:和中小花不变色;中小花变红色【查阅资料】图 2 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交流反思】(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

9、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拓展应用】(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 3 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

10、学方程式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 100g 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2);2NaOHHClNaClH O(3)红;(4)B;【拓展应用】(1)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玻璃管内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34NHHClNH Cl(2)解:设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 x。222HClHCl2 73100g x273 100gxx=3 650g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 3650g。9【拓展应用】(1)白色

11、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玻璃管内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反应物是氨气和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34NHHClNH Cl(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 100g 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解:设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 x。222HClHCl2 73100g x273 100gxx=3650g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 3650g。【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分子的特性。【点评】在实验探究题里考察分子的特性,最常见的就是涉及到分子不断运动这一知识点。二、二、1515 年中考考点解读年中考考点解读近几

12、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有关分子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成为必考的重点知识,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试题的题型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运用分子的特性解析生活中某些现象。注重从知识立意命题向能力立意命题的转变,尤其注重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三维目标的实现。使化学教育真正能“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 ,让学生能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学化学用化学的原动力。10三、三、20152015 中考应考策略中考应考策略;分子的特性包括分子总是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及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

13、同这四点。常见的宏观现象有闻到气味、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物质热胀冷缩等。在解题过程中,着重理解这些宏观现象背后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与分子的那种特性相 对应,就可以做到迎刃而解。四、四、20152015 中考应考演练中考应考演练1 (2014雅安)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答案】C;【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隔。【点评】考察分子的特性很少出现这种涉及到气压变化的题目,在解题的时候应分析压强变化带来的影响。2 (2014重庆)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

14、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答案】D;【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隔。【点评】微粒的质量和体积在一定条件下是不会发生改变的。3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 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答案】D;【解析】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不同的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间隙,使得物质体积之和出现不相等的现象。【考点】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隙。【点评】掌握分子特性是解题关键。114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事实解释A在窗外闻到妈妈煮菜的味道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2CO分子很小2COC往瘪了的篮球里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答案】D;【考点】分子的特性。【点评】掌握微粒的特性,学会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就能解答这种题目。5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红墨水迅速溶解在水中 -分子在不断运动B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体积改变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