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117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学案岳麓版必修1第27课《新中国的外交》(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岳麓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课标解读课标解读】应该掌握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方针和基本原则;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

2、法席位的恢复,多角度分析恢复的原因;掌握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表现和历史意义;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史实和影响以及中国为促进世界发展而采取的措施。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认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政治经济地位提高的前提,同时高明的外交手段、正确的外交策略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同时认识到现代中国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是以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的。【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1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外交活动【知识梳理

3、知识梳理】一.我国五十年代外交成就 1.原因: (1)政治基础: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2)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力量日益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3)直接原因:中国提出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平外交原则 2.方针、政策方针:奉行 外交方针。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 2.成就: (1)1949年10月, 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底,签订 ,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 、 、 、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4、了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1955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 的方针,促成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请思考1: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原则与就中国有什么不同?二、二、20世纪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年代外交突破: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70年代,美国 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 的作用大为加强,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 、 上取得的成就,说明国际地位的提高。(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上通过了 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意义: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使中国外交的的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会更大作用;表明联合国

5、中第三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2中美正式建交(1)原因:美国:美国国际地位的衰落;守势;遏制中国破产。中国: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成就;苏联威胁;台湾问题。 (2)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 ,在经历了多年的 和 后,终于重新走到了 的起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发表 ,正式建交。3中日邦交正常化(1)背景: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冲击 (2)过程: 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访华,签订中日 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中美、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4许多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请思考2:第三世界在联

6、合国席位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致使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三、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外交调整:世纪八九十年代外交调整: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四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 ,并按照“ 、 、 、 ”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 。2表现: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同“七十七国集团”的合作关系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2001年,正式加入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0世纪80年代,我国坚定不移的反对 (2)我国注意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与 . . . 等

7、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3)维护地区(中亚)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六国在上海签订 ,正式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4)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与各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 。请思考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展外交工作遵循什么原则?有什么历史意义?【思维拓展思维拓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 (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特点:“一边倒”。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8、。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2)20世纪70年代: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3)80年代起: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

9、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家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1)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 (2)他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家争霸,争端的有效途径; (3)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4)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哪些?调整后的对外

10、政策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哪些?调整后的对外政策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1)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变化:由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奉行不结盟政策。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走进高考走进高考】例例 (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2)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 ”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11、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对日内瓦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掌握,在日内瓦会议的第二阶段,参加国家达成了协议,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取得了一致,这正是体现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与原则。例例 (08年广东单科,1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 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 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C 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解析:D 在美苏两极争霸的背景下,毛

12、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明了两个超级大国是当时造成世界不安和动乱的主要根源,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而激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支持第二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干涉和控制的斗争。中国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主义政策。例例3 (08江苏,1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解析:B A 项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13、设新时期我们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不符合2001年时中国的外交政策;C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国际上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封锁政策;D 项1950年时没有涉及,只能选 B 项。【课时训练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与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达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3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打扫平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主要是指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4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亚非国际会议 B.日内瓦国际会议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会议520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