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2852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二)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 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时提出了一下意 见,其中正确的是 ( )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 政策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都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A. B. C. D. 2.某实验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 的主题展开活动,可以采用的相关史料有 ( ) 张骞通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 岳飞抗金 郑成功收复台湾A. B. C. D. 3. 我国的科举制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这一转

2、变始于( )A.进士科的设置 B.明经科的设置 C.开始考诗赋 D.“八股文”的出现来源:学科网 4.1992年1月19日上午9时,邓小平乘专列驰骋2441公里后,抵达深圳,这次完全意义上的私 人之行,却让中国改革开放国策得以延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他的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 5. 某学者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你认为文艺复兴

3、的实质应是( ) A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B古典文化的复兴 C封建思想的兴起 D宗教领域内的斗争 6. 一次座谈会上,朱老师说“我刚从但丁和 莎士比亚的故乡回来。”朱老师去的地方是( ) A.意大利和英国 B.英国和法国 C.意大利和法国 D.英国和俄国 7. 打破地区间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8. 14 17世纪,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搭 配不正确的是( ) A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但丁B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C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

4、为中心文艺复兴 D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 9 “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 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园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 心。”打破这一观念的关键性历史事件是(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郑和七下西洋 C.文艺复兴 D.新航路的开辟 10小红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B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等 C重大事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 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 11、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

5、有密切关系(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文艺复兴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12.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3. 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敌 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寇开始了一次规模最大、持 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次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4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

6、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15“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 二非选择题1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来源:Zxxk.Com探究一 制度篇(1)(2分)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 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分)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

7、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 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探究二 经济篇(3)(1分)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耕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4)(2分)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列 举典型一例来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大变革。探究三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

8、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17.(9分)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 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什么?(2分)材料三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 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2)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机器上

9、”“制度上”“文化根本上”的不足,进行了哪 些探索?(3分)材料四 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节选):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 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 材料五 1868年4,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 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 方法 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 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3)根据材料五分析日本社会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俄、日社会改革 的共同影响。(2分)材料六 英国在

10、17世纪40年代爆发了一场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又发生了 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 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4)读材料六,“一场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和“和平变革”分别是指什么?(2分 )18.(9分)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在屈辱与 抗争中奋起,在艰难与探索中前进。来源:学#科#网Z#X#X#K材料一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他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学科网ZXXK材料二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

11、下共击之。 革命方略(1)20世纪初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材料二说明了这一事件 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分)材料三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2)下列时间、地点、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请补充完整。1921 上海 【 】 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6 遵义【 】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分)(3)从上面中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1分)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

12、整的工业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4(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五 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 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我国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是哪次会议?(1分)请你用两项具体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2分)1919、九年级2班组织一次活动,主题是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请你参加。(9分) 步骤一:走进三次科技革命步骤一:走进三次科技革命 (1)请你列举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分)来源:学。科。网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

13、断增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生 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1分)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 (4)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英国用他 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请问,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1分)(5)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 中国的狂潮。20世纪初,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请问该条约中 什么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

14、廷”?(1分)(6)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作出 了无数探索,请写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次探索。(2分)(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我国为 了跟踪世界先 进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制定了“八六三计划”。实施这个计划后,我国 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例。(1分)步骤三: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步骤三: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8)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1-15.ABDDAABDDCBCDBA 16.(1)秦朝:郡县制 ; 元朝:行省制度(2分)(2)C(1分)(3)水稻 或 粟(1分)(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分)17(1)(2分)商鞅变法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3分)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3)(1分)原因:上下一心,锐意改革;进行全面改革。 (1分) 共同影响:有利于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增强了国力;成为两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任两点即可)(4)(2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18(1)(2分)辛亥革命 说明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2)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 遵义会议 北京(3)(1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