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1980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研究ppt培训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伦理学专业:张俊菊,第二章 认识论和思维方式问题,第二章是从近代(17世纪20世纪)哲学和现代(20世纪下半叶)哲学的契合点上来研究认识论和思维方式问题,以问题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哲学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深化和扬弃,从而描述出西方近现代哲学运动的基本走向。,前言,研究的主要问题,(1)心智哲学是如何解答笛卡尔的心身关系问题的? (2)心智哲学是如何分析心智的本质的? (3)近代的经验论如何发展成为现代的经验论,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证实原则如何面对证伪原则和整体论原则的挑战? (4)因果必然性的知识是如何得来的,休谟是如何将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关联起来的?现代哲学对于因

2、果问题的解决又怎样和归纳问题再一次发生了关系?,(5)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是怎样在事实的真理与推理的真理这种区分中产生出来,而后又受到现代哲学的批判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否真的存在?必然偶然,分析综合,先验后验这三组概念能够相互等同吗? (6)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和理论主张是什么?它和现代主义哲学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得失?以上问题不是有关认识论和思维方式的全部问题,但却是持久与现代哲学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些问题。,1 心智哲学与心身关系,心智哲学是研究意识的本质、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心身关系是心智哲学中的根本问题之一,对于心身关系问题的研究构成了心智哲学理论的基础性部分

3、。1、1 笛卡尔的心身难题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把西方哲学中古老的心身关系问题尖锐地提到了哲学家们的面前,从而开启了近代以来的心智哲学,构成了当代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其心身问题分为心身区别问题和心身统一问题,从其对这两问题的论证过程来看,它决定了近代心智哲学基本的理论取向。,笛卡尔认为心身区别问题是要解决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并且把对其区别的论证看作是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他进而认为,除了自伽利略以来的机械唯物论把世界看作是由必然性支配的决定论体系外,还应该有自由存在,人的灵魂、心灵或意识所属于的自由的领域。因而世界被分为两个平行的方面,一方面是由机械规律支配的物质自然界或物体;另一方面是自由的

4、精神领域即心灵。笛卡尔的二元论最显著地体现在人身上:人是心灵和肉体的复合体,是有理性和意识的动物,它的全部本质是心灵;而人的肉体则像其他动物一样,不过是一种复杂的、无意识的机器,它服从于机械运动的规律。他试图将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然和人类心灵独立性的自由结合在二元论中。,心身区别问题,笛卡尔对心身的区别给出了三种证明:,第一,从普遍怀疑来证明。为了给科学寻找坚实的基础,他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东西,决不把未发现其真实基础的东西作为真的加以接受。通过普遍的怀疑,笛卡尔发现唯一不可怀疑的真理就是“我思故我在”。在这个普遍怀疑的过程中、他证明了心身有如下三点区别:(1)肉体,一切有形事物和外部世界的存

5、在都是可以怀疑的,而心灵或灵魂的存在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我不能怀疑作为一个思想者的我自己的存在。(2)形体可分,思想与我一体不可分离,我的全部本性或本质就在于思想。(3)心灵或灵魂比身体更容易认识。对灵魂的认识是对自我意识的一种直接知识,而对于外物实体的知识是一种间接知识。,第二,从本体论来证明。笛卡尔断言,心灵和形体在本体论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各实体的本质、属性和样式各异。心灵的本质是思想,而物体的全部本质是广延,思维和广延之间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它们是不相容的。形体总是可分的,而心灵绝对是不可分的。我们的物质活动不依赖于心灵,相反,精神活动也不依赖于物体。身体是可死灭的,心灵却是不朽的,可

6、以保持它自身的同一性。,第三,认识论的证明。笛卡尔对于心身区别的认识论证明的基本思路是,只要我能清楚分明地理解到两个事物是有区别的或不同的,它们实际上就是有区别的或不同的。因为上帝是全能的,他能创造人能够想象的一切,并使它们成为真实的存在。“上帝能够把我们清楚地感知到的东西产生出来,并且与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完全一致。但是我清楚地感知到心灵是一个思想的实体,它与身体、与有广延的实体是分开存在的。相反,我能清楚地感知到身体是与心灵分开的。所以,心灵至少可以通过上帝的力量离开身体而存在,与此相似,身体可以离开心灵二存在”。,(1)笛卡尔的难题,笛卡尔认为心灵和身体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而实际上他们是统一的

7、。但是,心灵和身体是如此不同的和有分别的,他们怎么能够统一到一起呢?虽然他从未否认过二者实际的统一、事实的统一,然而它们彻底的区分不可避免地招致说明它们统一的困难。 笛卡尔最大的困难就是证明已经被自己彻底的区分开的心身二元论中心身的统一。他努力地先后提出了以下四种理论来论证心身的统一。,a、相信自然。在沉思集的第六章中,笛卡尔提出了“自然信念”理论。他把自然等同于上帝和上帝的创造物。他拿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来论证二者的紧密结合。他说,实在的身体受了伤,心灵就感觉到痛,无需中介。笛卡尔特别指明,心身结合并不是指心灵与身体的所用部分结合,而只是与大脑结合或和大脑的一个小部分结合,每当这个小部分处在一个

8、特定状态中,它就会给大脑发出信号。但是,无广延的心灵到底怎样和有广延的身体结合为一个整体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b、重力比喻。笛卡尔把心身关心的结合比喻为重力与物体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回答波西米亚公主伊丽莎白对心身关系的质疑。他认为,重力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并且有与物质存在不同的存在。它与物体的结合时是散布在整个物体中,与物体具有同样的范围。以此来类比解释心灵和身体的关系。重力不同于物体但与物体有紧密的联结,正像心灵不同于身体但与身体紧密联结一样。但是他的这一类比是有缺陷的。首先,重力是一种把物体推向地心的物质力量,而非非物质的心灵,因而不同质的物体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非物质的心灵怎样能

9、够推动一个物质的身体。其次,他在这里的类比解释和前面自己的论证有矛盾之处,因而这一比喻理论遭到了伊丽莎白的反驳。,c、神经网。为了避免重力比喻的理论缺陷,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又回到了沉思集中的观点,但作了重要的修改。进而指出,神经如同一张网散布全身,它们是身心同一的媒介。他的心身统一以感觉为媒介,变成了心灵、大脑、神经和身体的每一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变成了心身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d、松果腺。为了解释无广延的心灵怎样能够推动身体以及心灵从何处获得推动身体的力量,笛卡尔在讨论心身关系的专著灵魂的激情中发展了“动物元气”的思想,认为动物元气是心灵推动身体的物质力量或工具。,在心灵和身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10、上,他认为灵魂和身体的结合不是全部身体,而是一部分,灵魂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那个部分完全不是心或整个大脑而是大脑最深处的部分,它是位于大脑实体中间的某个非常小的腺体,悬在动物元气从大脑的前腔流到后腔的那个通道上。故而,动物元气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心身相互作用的中心松果腺的变化。但是由于神经生物学水平的限制,他的“反射弧理论还不能对心身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可见他的心身相互作用的理论是以生物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解释,而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解释。,笛卡尔的相互作用理论实际上和他的二元论是相矛盾的。,笛卡尔在心身关系问题上的难题是二元论的两分法和相互作用论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将身心如水火不相容的区别开。另一方

11、面他又无法否认日常经验告诉他的心身之间的统一。一个无广延的思想是无法和有广延的身体相互作用的。即使是利用松果腺这样的小实体中介来促使心身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再小的松果腺也是有广延的物质,所以心身关系问题在笛卡尔哲学中是不可解决的难题。,1.2、心智哲学对于笛卡尔心身难题的消解 笛卡尔的哲学难题即二元论和相互作用论的矛盾是心智哲学的出发点。近代以来的心智哲学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笛卡尔给他的后继者留下的两种可能性:或者消解二元对立,或者修订相互作用论。,斯宾诺莎提出实体一元论来取代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试图消除二元对立。但是,实际上他的唯一实体仍然 保留着两个对立的属性,并未消除二元论。他的这一观点被人

12、们称为“心身平行论”。巴克莱抛弃了物质实体,认为“物质是无”,只存在一个实体即灵魂,因此,他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者,笛卡尔的二元对立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关系是灵魂和灵魂之中的观念的关系,而灵魂中的观念并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里则与巴克莱相反,他把灵魂或心灵还原为物质的属性或功能,还原为完全没有实体性的心灵,把人的意义且意识活动解释为人的身体的某种复杂的机械运动,因此不存在心物矛盾,他用机械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来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现代哲学家们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揭露笛卡尔二元论区别标准及他对心身定义的不恰当性,从而达到消解二元论的目的。特别是20世纪6

13、0年代来的把精神现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现象的“唯物主义”,以其当时的主导地位来消解笛卡尔的二元论问题。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些理论:,a、物理主义和逻辑行为主义,卡尔那普认为物理语言是一种能够表述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的普遍语言。它具有客观性、主体间性、普遍性。卡尔那普还认为物理方法能够对这个世界作出绝对完全的描述,每一个心理学的命题都可以译为仅仅包含物理概念的表述。一切事件都可以翻译成为可以用时空坐标来表示的物理事件,如社会事件可以归结为人的身体中发生的物理现象;人的行为状态和表情都是在一定时空中的事件,都可以观察的,因而都是可以用物理语言表达出来的。这样卡尔那普就把“心的”、心理的东西变成

14、了物理的东西,从而消除了二元论的对立,取消了心物问题。,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赖尔(1900-1976年)对笛卡尔的二元论也进行了分析批判。他认为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是一种“范畴错误”,即把概念放进本来不包含它们的逻辑类型当中去了。赖尔认为,真正发生的只有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一切表面上关于精神的叙述实际上都是关于身体行为的叙述,因此不存在什么只有本人才知道的隐秘的内心世界。二元论的错误如同一个去参观大学的人,当他看完图书馆、运动场、实验室、教学楼、实验室等之后,问:“大学在哪里”,他把大学当成图书馆、实验室同属于一类的东西,把大学错放进一种本来不包括它的范畴之中。进而认为,其实并没有“精神”

15、这个东西,通常表示精神行为的那些词只是指精神活动,而不是指精神实体。,卡尔那普和赖尔的观点都和逻辑行为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逻辑行为主义认为,不存在一种幕后发生的精神现象,心理语言事实上只是和人的行为有关。为了克服物理主义和行为主义否认意识经验的实在性这一缺点,许多哲学家又另辟蹊径来解决笛卡尔的问题。,b、同一理论,“同一理论”是唯物主义论点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认为心理状态就是大脑的生理的状态,每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在绝对值上等同于大脑神经系统中的某种生理状态和过程。因而这种观点也被称作“还原论唯物主义”。 澳大利亚哲学家阿姆斯特朗(1926-)提出的“中枢状态唯物主义”是一种典型的“同一理论

16、”。它把“心”、精神、心理状态等同于大脑、等同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这一理论有两条理论前提:,第一,心灵是某种内在分离的、在行为之后的东西,因此它承认了确定的非行为的心理事件的存在,因而避免了行为主义否认心理东西的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承认心理状态在行动中是具有因果有效性的;第二,心理的述语是根据它们所指的心理状态的行为结果来获得它们的意义的,或换言之,心理的原因是根据它们与行为模式的联系而得名的。因此中枢状态理论实际上仍然是心身因果作用论,因果作用论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在人之中是什么与作为心理状况的表现的行为有因果关系。,该理论认为,大脑和它的附属物是身体的重要部分,行为完全可以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事件来解释。心灵是物质有机形式的一种特殊排列,它不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把心理的状态和过程等同于大脑神经系统中的状态和过程,它通过这种方式消解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实际上,持“每一心理状态都等于某种身体状态”这种等同论观点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被称作“类型同一理论”的认为每一种心理状态的类型等同于某种生理状态的类型。另一种方式是“记号同一理论”,心理状态的一个例证等同于某种类型或其他类型的身体状态的一个例证,即一个类型中的一个具体的事例与另一种类型中的某一特殊事例之间的特殊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