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1729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克与克的认识千克与克的认识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的认识 。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 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 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 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千克和克质 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三、学习目标三、学习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 几

2、克和 1 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2.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 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 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与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 克和 1 千克的关系;难点: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五、教具学具五、教具学具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设计就立足 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 4 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 若干;500

3、克食盐 2 袋、1 千克洗衣粉 4 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 五角硬币若干枚。六、教法学法六、教法学法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 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 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 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 ,目的是丰 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4、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 2 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 字母表示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猜一猜。(1) 出示 2 包大小不一的物品。这是小红陪妈妈逛超市时买的两样食品, :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2) 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 种好办法。(3)介绍生活中的秤。(4)用盘秤检验。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 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 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 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 3 步来实施。第一步:认识克。1、掂一掂 ,感受 1 克。 教师拿出 1 枚五角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 1 枚, 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 1 克,初 步建立 1 克的质量观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 1 克的物品(纽扣, 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

6、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 步建立起 1 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第二步:认识千克。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 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 1 千克洗衣粉有多重。2、数一数,说一说 1 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1 千克果冻大约有( )个; ( )瓶矿泉水约重 1 千克;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 1 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 1 千克物品, “掂”是对“1 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 “说”是对“1 千克”的进一步体验。 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

7、学生对“1 千克”的体验。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1、算一算,一包盐重 500 克,2 包呢?(1000 克)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 1 千克洗衣粉重?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 千克=1000 克)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 1 克硬币与 1 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 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 、 “有序

8、” 、 “多样” 、 “有度” 。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1、基本练习: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材第 89 页第 4 题)这 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 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 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2、深化练习:改错题: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村长,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 9 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 50 克,每天早上吃一个 60 千克的蛋,一袋 250 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 3 个 100 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 1 克的

9、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 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 生活中要准确使用。3、课外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 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 。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 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 发展。(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 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 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 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八、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克和千克一枚 2 分硬币:1 克两袋食盐:1000 克一袋洗衣粉:1 千克1 千克 = 1000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