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1585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馆声光电设计方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X 体育馆体育馆 声光电系统设计方案声光电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设计单位:XXXXXXXX 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地地 址: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电电 话:话:XXXXXXXXXXXXXXXXXXXX目目 录录第一章:音响系统2 一、基本情况说明2 二、建声环境说明3 三、混响时间5 四、设计思想7 五、设计方法8 六、主要设备参数简介11 七、计算机辅助设计14 第二章 舞台灯光系统21 一、设计综述21 二、设计原则22 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24 第三章、舞台机械幕布系统27 一、设计依据27 二

2、、舞台基本工艺指标28 三、舞台机械幕布工艺设计说明28 四、主要设备技术参数35 第四章:体育馆建筑声系统36 一、 工程的特点与难点36 二、 标准规范及设计依据36 三、体育馆建声设计的基本参数36 四、设计目标36 五、建声处理措施36 六、本工程设计预计效果36 七、主要声学材料的性能要求36 八、案例图片36 第五章 LED 大屏显示系统.36 一、显示屏通用技术特点36 二、显示屏工艺特点36 2.1、材料控制工艺.36 2.2、屏体结构设计工艺.36 三、显示屏系统扩展技术优点综述36 3.1 软件兼容性强36 3.2 多种视频信号输入接口36 四、显示屏功能描述36 第六章:

3、系统设计图36第一章:音响系统第一章:音响系统一、基本情况说明一、基本情况说明体育场馆音质的评价包括主观,客观两个方面,但最终要看是否满足使用者的听音要求。这种要求对语言和音乐是不尽相同的,各有侧重点。现在一般认为,良好的音质感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合适的响度、合适的响度响度是厅堂听音的最基本要求。语言和音乐都要求有足够的响度,它们应高于环境噪声,使听众既不费力,又不感到过响而吵闹。对于音乐,比语言的响度要求更高些。与响度密切相关的客观指标是声压级。对于语言声,一般要求 60-70dB,信噪比10dB,如房间大部分座位处的声压级达不到此要求,就要考虑用扩声系统来弥补声压级的不足或提高信

4、噪比。对于音乐声,一般要求声压级在 75-96dB 之间。2 2、视听一致性、视听一致性亦称声像一致性。就是要求舞台上的演讲者或演员的视觉方向与从扬声器听到的声音方向一致,保持着自然状态。3 3、在混响感(丰满度)和清晰度之间有适当的平衡、在混响感(丰满度)和清晰度之间有适当的平衡语言和音乐都要求声音清晰,但语言要求更高些,音乐则要求有足够的丰满度,而丰满度对于语言则是次要的。与此密切相关的物理指标是混响时间。如果房间的混响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清晰度下降;但混响时间过短,就会影响丰满度。因此,以音乐为演出主的厅堂,丰满度占有重要地位;而会议、报告用的厅堂则以语言清晰度为主。一般来说,对以听语言声

5、为主的房间,比如教室、演讲厅、话厅堂,混响时间不可过长,以 1s 左右为宜;对以听音乐为主的房间,如音乐厅,则希望混响时间长些,如 1.5-2s。最佳混响时间还与音乐的类型和题材有关。4 4、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具有一定的空间感与此有关的物理参量主要是早期侧向声能对早期总声能之比以及双耳听闻的相干性指标。对于音乐厅就是要求观众厅的侧墙距离不要过大,侧墙宜修建成坚硬的声反射面或布置专用反射板。最好使反射声在垂直于听众两耳连线的中面成 5520的角度范围到达听众。对于室内聆听立体声,由于这时立体声的空间感是由扬声器组经立体声效果处理后提供的,故对室内声学的要求有所不同。5 5、具有良好的音色、具有良

6、好的音色具有良好的音色,即低、中、高音适度平衡,不失真。与此有关的物理参量主要是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的。一般用于语言清晰度为主的厅堂应用较短的混响时间,并采用平(或接近平直)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用于歌剧和音乐演出的厅堂,混响时间应选用较长的值,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应中、高频平直,而低频高于中频 15-20,这样,可使演唱和音乐富有低音感,起到美化音色的作用。6 6、低噪声、低噪声室外侵入的噪声和建筑物内的设备噪声,其中特别是空调制冷设备的噪声,都对听音有妨碍。连续的噪声,尤其是低频噪声会掩蔽语言和音乐;不连续出现的噪声会破坏室内的宁静气氛。因此,必须尽量消除干扰,并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现在新

7、型的体育场馆越来越偏向多功能形式的扩声系统,除了满足场地扩声外,还需满足节目演出及节目录制,转播等需求。在使用功能上要求音响系统还原性好、音色优美、有大动态范围、声压覆盖要均匀外,还要求设备的功率要大并留有余量,因此我们在方案设计及设备选型上以满足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主,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 体育馆的扩声系统设计包括建声和电声两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是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后者则要保证馆内有足够的声压级,均匀的声场分布以及不同功能时所要求的声学效果。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相互密切配合才有可能使合理的投资而获得良好的艺术和音质效果。二、建声环境说明二、建声环境说明建筑门窗、吊顶、

8、玻璃、座椅、家具、装饰物等摆放位置的不同,都能够造成建筑声学特性的不同。不同厅堂声学特性的差异会直接影响音质效果,但建筑声学专业性较强,涉及很多相关的学科和较深的数学理论.这里,仅扼要地介绍一下影响体育场馆建筑听音的声学特性。不管采用怎样的电声系统,建声环境好坏对扩声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建声的内容主要包括场地的形体、容积和装饰材料的吸声量,它们直接影响到这个场所的混响时间、声音的响度等音质指标。所以建声的好坏是一套音响系统成败的关键。房间的扩散特性房间的扩散特性室内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密度变化(如:平面、斜面、曲面及凸弧面等)时,就会有声反射、声折射、声衍射、声扩散、声吸收、声透射等现象

9、,进而破坏了房间的声音均匀性。当房间内需要扩散声波频率,可在剧场的顶棚、侧墙及后墙的表面设立圆柱形、三角形、半球形、多面体、棱锥形等不同几何形状的声扩散体;也有装修成立体浮雕图案形式。在进行声扩散设计时,应注意采用大尺寸的扩散体,以便增加对低音的扩散能力。驻波驻波驻波是驻定的声压起伏。驻波会引起低频声的共振,造成声染色(声音中的某频率加强或减弱,破坏房间内声音均匀性) 。在设计中,应避免房间任何两面的尺寸相等(正方形):避免房间的一面是另一面的两倍(长宽比为 2 的房间) ;应避免装修过程中采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的地坪和落地大玻璃;应避免摆放室内物品的对称布置及吸声材料的适当分布等。早期反射声早期

10、反射声在直达声以后到达的对房间的音质起到有利作用的所有反射声,称为早期反射声(时间范围取直达声以后的 50ms) 。早期反射声能与混响声能之比称为明晰度,明晰度50%,音节清晰度就可达 90%以上。但侧向早期反射声过强,又会形成虚声源,造成移位错觉的不良后果。如:矩形观众厅,当宽度30 米时,观众厅前、中区缺少侧向早期反射声及早期反射声易被观众面吸收,音质效果变差。解决的方法之一:反射及扩散式天棚;空间声反射体形式的天棚声能比和等效混响声能比和等效混响混响声能密度与直达声能密度之比,称为该点的声能比。声能比越小,引起的混响时间越短,这种情况被成为等效混响。它发生在声能比很小的区域,离声源越近,

11、这种效应就越明显。因此,对与大型歌剧的舞台扩音或录音应采用整体式远场拾音,不宜采用多点式近场拾音,传声器的指向性不可太锐,以充分拾取到剧场空间自然混响声,使音乐更趋于完美。环境的噪声声级环境的噪声声级环境的噪声声级是指室内没有声源时的噪声声压级。噪声由空气传播的,称为空气声,解决的方法:采取隔声、隔振等方法或室内铺设一定的吸声材料(海绵吸声材料,木质穿孔吸声板,硫酸钡填料纸面石膏板等) 。噪声是由建筑结构传播的机械振动称为固体声,固体声传播的较远。解决的方法是:在楼板面层上或地面板与承重楼板之间设置弹性层;在机械设备下面设置隔振器,用来减弱振动。综上述,改善建筑的听音环境,应着重改善室内声波的

12、传播途径和接受条件。建筑声学设计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涉及领域广的学科,她涉及声波传播、声学测量等物理问题;还涉及到建筑、结构、材料、暖通等工程问题和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问题。因此,在设计时,应同相关的专业密切配合,以便获得完美的听音环境。作为体育场馆对扩声系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也就对建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就更好地建造出一个建声环境提出几个要素,以供与有关装修单位参考。三、混响时间三、混响时间混响时间通常我们用 RT60 来表达。所谓 RT60 即当声源达到一个稳态时突然切断,房间内声压级衰减 60dB 所需的时间。混响时间是评价厅堂音质的重要参量,它的

13、长短直接影响到语音清晰度及声音丰满度。混响时间越短,声音越清晰,但会显得干涩,听感不舒服;混响时间越长,声音越丰满,但会显得浑浊,听感也不舒服。混响时间有一个简便的公式可以计算:T T6 60 0= =0 0. .1 16 63 3V V/ /S Sa a这个 公式称为赛宾公式,式中:V 为厅堂的体积;S 为厅堂表面积;a 为各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混响时间与厅堂的体积成正比,与厅堂的总吸声量成反比。混响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那么它应该达到怎样的一个值才是最佳的呢?很早以前就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一个 700m3和 2800m3的安静房间中做混响时间与清晰度之间关系

14、的实验,结果是两个房间都是当混响时间在 1s 左右时语言清晰度是最高的。作为会议和演艺类厅堂,对于人声要求有很高的语言清晰度,所以多功能类场所的混响时间设计为 1.2s1.4S 最佳。歌唱等表演的混响时间要求长一点,可通过效果器来调节。这个最佳混响时间是只对于中频 500Hz 到 1000Hz 而言的。对于 125Hz 到 250Hz 低频的混响时间往往允许比中频提升 20%,甚至 50%,这样可以使声音听起来浑厚温暖。2000Hz 到 4000Hz 的高频由于听众和空气对高频的吸声作用相当大,往往会有所下降,一般要求控制在下降 10%-20%左右,对音质不会有明显影响。良好的建声环境是扩声工

15、程成败的首要条件,所以我们非常希望能与装饰设计单位共同协作,相互交流配合,尽可能建造一个高质量的声学环境。混响时间是厅堂音质或称室内音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从混响时间的长短,大致可以判断厅堂音质的好坏。在建声设计中,由于能对室内的混响时间进行定量计算,To=0.16V/A(s),式中,V 为房间容积(m3),A 为室内总吸声量(1112)。而且混响时间的测试方法简单,因此仍为音质设计最重要的内容。 事实上,房间混响是否适当,不仅仅关系到声音的清晰度,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声音是否真实、自然的程度,是否动听悦耳。主观听音评价的丰满、温暖、清晰、空间感等都与混响是否适当密切相关。要把混响控制到适当的程度,首

16、先要知道适当的混响时间是多少,又受什么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厅堂音质及其混响时间的大量测试、统计分析,以及主观听音评价,声学家提出了“最佳混响时间”的概念,语言清晰度的高峰段就是最佳混响时间的范围。最佳混响时间是对大量音质效果评价认为较好的各种用途的厅堂,如音乐厅、歌剧院、电影院、报告厅、会议室、录音室、演播室等实测的 500Hz 和 1000Hz 满场(指实际使用状态,如座椅坐有观众)混响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因为厅内音响的生气感主要取决于500-1000 Hz 的中高频混响时间。对于低频的混响时间比中频允许长一些,一般在 20%-50%,特别是音乐用途的房间,可以提升得更多一些,使声音听来更感浑厚丰满。而对2000Hz 以上高频的混响时间最好与中频基本相同,但由于室内常用材料及听众的高频吸声都比较大,加上空气对高频的吸声作用,特别是大型厅堂如体育馆等,空气吸声与其容积成正比,所以高频混响时间会有所下降。一般允许比中频(500-1 000 Hz)下降 10%20%,对音质不会有明显影响。1 1、决定最佳混响时间的因素、决定最佳混响时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