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31522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939、91945、5,第一阶段:战争的初期(1939.91941.6)(第4课) 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 (1941.61942.6)(第5课) 第三阶段;大战的转折 (1942一1943) (第6课) 第四阶段;大战的结束(1943.5-1945.9) (第7课),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 (1941.61942.6)(第5课),第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941.61942),第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941.61942),扩大的表现:,1、苏德战争爆发(1941.61945.5),2、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1945.8),3、反法西

2、斯同盟的建立(1942.1),第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表现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我的奋斗,1、背景,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希特勒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具备哪些有利条件?,(1)必要性: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2)可能性: 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又迫使匈、罗、保三国加入轴心国。 德国进军巴尔干,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腊,以确保其右翼和后方安全 初期全部或部分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使德国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

3、勒,2、经过: “巴巴罗萨计划”,3、结果,(1)苏军初期失利,损失惨重;,(2)苏军仍坚持抵抗,思考,结合教材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德军:经济军事势力强大,准备充分,且采用闪电战术,苏联: 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 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 19361938年肃反运动) 苏联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 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兵力部署过于分散,武器装备落后于德军;反坦克作战无方,对德军坦克集群闪电进攻束手无策。,三、结果,(1)初期失利,损失惨重;,(2)苏军仍坚持抵抗,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苏军步兵在

4、严冬恶劣条件下行军作战,结合材料思考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思考,苏共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 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4、影响,我们曾估计敌人大约有200个师。现在已经查明仅有番号的就有360个师他们的武器和装备不如我们,战术指挥官的素质也很差。但是如果我们消灭十几个师,俄国人就会又投入十几个师时间对他们有利,他们靠近自己的资源,而我们却一步步远离自己的资源。(德)哈尔德将军的战地日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入侵苏联的影响?,对苏: 对德:,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

5、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整个战局:,使二战进一步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从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 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直到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敌人消灭为止任何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援,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过去25年里,没有谁比我更加始终如一地。凡是我过去谈过的话,我决不收回。摘自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6) 材料二:我希望看到德军葬身于坟墓之中,而且希望看到俄国躺在手术台上 .-丘吉尔的广播讲话(

6、1941.6),1.材料一反映了丘吉尔的什么立场?,2.材料一中丘吉尔为什么宣称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3.根据材料二,丘吉尔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拓展训练,珍珠港,第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表现之二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的扩张政策及美日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2)客观因素: 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等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3)直接原因 :战争经济的需要。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美英对日实行的贸易禁运的打击,使日本决心对美战.,(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

7、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表现之二太平洋战争爆发,丘吉尔:美国好像是“一只巨大的锅炉。一经在它下面生起火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当我去睡觉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并且洋溢着感情与感想,所以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心怀感激的人所睡的觉。,戴高乐将军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现在,战争肯定无疑地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成粉末。”,中国蒋介石抑制不住心间的喜悦,口里哼起了一段京剧的唱腔。,丘吉尔,戴高乐,蒋介石,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他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在美国下面生起火来是指什么事件?丘吉尔、戴高乐、蒋介石与山本五十六为什么有不同的反应?,

8、山本五十六,思考,因此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思考,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战略指军事上指挥全局的计划和战略,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手段和方法,是战略一部分,服从于战略。,同意。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 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说它是战略上的失误(1)增强反法西斯力量。 是因为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了大战,加强了对手的力量,为日本法西斯失败埋下祸根。(2)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昨天,1941年12月7日,将成为我国的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有预谋的

9、突然袭击。昨天,日本政府还发动了对马来亚的袭击。 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香港。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菲律宾群岛。 昨夜日本部队袭击了威克岛。今晨日本人袭击了中途岛。 这样,日本就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动了 全面的突然袭击。昨天和今天的情况已说明了事实的真相。美国人民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这是关系我国存亡安危的问题。无论需要多长时间去击败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正义在手,有力量夺取彻底的胜利。胜利必定 属于我们。罗斯福总统致国会请对日宣战咨文(节选),对日:,对美:,整个战局,对亚太:,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损失重大,对日宣战,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二战达到最大规

10、模(美国的加入)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2、影响,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类似的总战略指是什么?分析总战略形成的原因、经过、标志,第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表现之三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原因: 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2、经过及标志,1939年,美国新中立法(内容、作用)美政策的重大转变 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内容、作用)经济基础 苏德战争后,美英大西洋宪章; 政治基础 1941年,

11、美英苏签定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的第一个协定书。 1942年元旦,26国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标志,3、影响,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 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信心, 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4、同盟成立后相互配合与矛盾,目标:打败法西斯 配合(1)军事上相互配合:中国战场抗日主力,拖住日军主力,配合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是主战场,为配合苏军,英美盟军从西欧北非登陆;重大军事行动:北非战争的胜利;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攻人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2)经济互相支持:美国租借法案作为经济合

12、作基础 (3)政治互相协作:先后举行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协调对德、日法西斯作战的行动。 矛盾: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冲突。有矛盾,但协调、配合占主导地位。,认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对外政策的演变。材料1 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中立法”,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 1936年2月,该法进行修改,增加禁止贷款给交战国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 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三个“中立法”,使武器禁运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 1939年10

13、月底至11月初,通过了新中立法,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款自运”。,(1)1939年前美国的三个中立政策与1939年后的中立政策有何不同?,思考,原因不同(前:孤立主义影响、经济利益、外交需要。后:遏制反对法西斯侵略) 实质不同(前:绥靖政策。后:反法西斯) 作用不同(前:纵容侵略,推动二战。后:支援英法,促进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对外政策的演变。材料2 罗斯福说“假如我的邻居房子着了火。而我有一节花园浇水用的皮带管,我不会在救火前对他说:老兄,这根水管花了15美元,你将按价付款才能使用。” 1940年12月国会演说 材料3 二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

14、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质约为1600 万吨,总价值102亿美元。,思考,(2)“假如我的邻居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什么?为什么要用邻居来比喻?“皮带管”喻指什么?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什么?,喻指英国遭到法西斯德国侵略。邻居着火威胁自家指法国灭亡,法西斯侵略英国直接威胁美国。“皮带管”指武器、弹药等战争工具。目的是要争取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向“对于美国防务至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物品。,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面临巨大压力,法西斯势力日益嚣张。 根本动机:为了美国自身安全。,(3)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动机是什么?,走向战争1938,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

15、捷克斯洛伐克,全面爆发1939,突袭波兰,控制欧洲,扩大1941,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亚洲战场,欧洲战场,专题总结,前三个 原因:忙于恢复经济,无暇顾及(同英法)孤立主义思潮,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驱动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三股 力量互相牵制削弱。 实质:是美国的绥靖政策,有利于法西斯的侵略。,1939年 原因:二战爆发后,美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为了遏制和反对法西斯的侵略 作用:实际上为海上力量占优势的英法提供军火打开了方便之门(现款自运),它的通过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即在不直接参战的前提下尽可能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