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1309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春学期七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 文 试 卷一、积累与运用。 (40 分)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然后能才。 ,千朵万朵压枝低。横眉冷对千夫指, 。 油蛉在这里低唱,。 ,乾坤日夜浮。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写静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8 分) 不经意间,白天鹅公园褪掉了枯黄的外衣,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垫, rngrng( )春色之中,便到处有桃红柳绿的倩影。走着看着感概着,任那丝丝暖的风 轻吻着脸颊。这里的天空,是那么的蓝,蓝的明亮 t 透,深邃悠远; 给人一种变换莫测的感觉。 (1)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褪掉( ) rngrng( ) 脸颊( ) t 透( ) (2)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2 分)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内容。 (2 分)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星期天上午,我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常。B.千岛湖里,沉没了一座古城,那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C.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辅相成,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D.今天的荧屏,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

3、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月迹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文章所写的“月迹” ,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B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俄国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 ,本文在写 作上显著特点是从“我”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C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使百草园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与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内涵是和谐的。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深刻地批判了全城最严厉的书塾先生。D 一面的作者抓住特征描写外貌,表

4、现人物性格。全文对鲁迅作了三次肖像描写,由近及远,由细到粗,由详到略,由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5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3 分)一提到根的作用首先想到 (1)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2) ,这种最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3) ,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6名著阅读。 (10 分)(1)鱼鳞瓦采用了的手法,呼吁人们保护老北京的历史,乃至中国古老的文化。 (1 分)(2)雷雨的作者是 ,他

5、的女儿万方透露他曾想当 。(2 分)(3) 童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 结束。 (1 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他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非常流利。他的绿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红头发抖动着,嗓音粗重起来:“啊,我说,你可是坐轮船来的,坐蒸汽来的。 ”“我年青的时候得用肩膀拉着纤,拽着船往上走。船在水里,我在岸上,脚下是扎人的石块儿!第四个年头儿上,我终于当上了纤夫头儿!”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有的时候还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么拉纤、怎么排掉船里的水。听外公讲述自己的童年之

6、后,他对外公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1 分)为什么会发生变化?(1 分)外公为什么要向阿廖沙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 分)7.综合性学习。 (7 分)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我调查】射河春韵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阅读内容认同率玄幻武侠351%时尚娱乐325%文学经典150%时事先锋174%(1)根据表格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2 分):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请你向学 校提一条建议: (1 分) 【我倡议】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的一段内容,请你阅读,完成题目。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与

7、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 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 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 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2)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 (2 分)第 句,修改意见: 【我推荐】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 射河春韵将开辟专栏介绍名著,请你任 选一部名著,写一句推荐词。 (不超过 20 个字) (2 分) 备选名著: 童年 繁星 春水 格列佛游记 (3)推荐词: 二、阅读理解。 (40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一)阅读

8、下面诗歌,回答 8-9 题。题。 (4 分)分)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李白曾有一段时间在碧山闲居,有人问他为什么住在山里,他就写了这 首诗算作回答。 “碧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 8 “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笑而不答”值得玩味,请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2 分) 9 诗的三、四两句描绘了“碧山”怎样的景色?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题。 (共(共 12 分)分)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 户启

9、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 论语二十 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 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 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 可教矣。后五日平明,

10、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 会。 ”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 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 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 分) (1)普少习吏事 ( ) (2)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 (3)阖户启箧取书( ) (4)与老人期 ( )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

11、的用法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其老,强忍 B. 良大惊,随目之 家人发箧视之 C. 父曰:“履我!” 有郑人欲买履者 D. 虽多忌克 虽乘奔御风 12.翻译句子。 (4 分)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2)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13.当赵普面对宋太祖和张良遇到“老父”时,他们两人表现出了许多优秀品格,结合文 章来谈谈。 (4 分)(三)阅读(三)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1416 题。题。(7 分分)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 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

12、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 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 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 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

13、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4 “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一句中的“也”有着怎样的效果?(2 分)15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不常用”?(3 分)16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呢”、 “噫”、 “嗬”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2分)(四)阅读包利民(四)阅读包利民花开的方向花开的方向,回答,回答 1716 题。题。 (15 分)分)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