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1219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集训试题 苏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一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族元素,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I1逐渐增大 B通常情况下,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电离能 I1I2I3 C同周期元素,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I1增大 D通常情况下,电离 能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答案】A 2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 17、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左上角应是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37,应是3717Cl,故 A 说

2、法错误;B、氯离子质子 数大于电子数,其结构示意图:,故 B 错误;C、氯原子最外层 7 个 电子,每个氯原子都达 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C 正确;D、氯乙烯结构简式:CH2=CHCl,而题 目中是氯乙烷,故 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 的电子式:CN2的结构式::NN: D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的氧原子:O18 8【答案】D 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PCl5 CHCl DCF2Cl2 【答案】D 5已知元素 X 的原子序数小于元素 Y 的原子序数,X、

3、Y 间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表示 为 X2Y、X2Y2。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A16 B17 C18 D19【答案】D 2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A由元素 X 和 Q 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X、Z、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彼此反应 CY半径比 Q2半径大 DM(OH)2的碱性比 XOH 的碱性弱 【答案】A 7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同 D所有的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 【答案】B 8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 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B.SiH4的沸点高于 CH4,推测 H2Se 的沸点高于 H2O C.Fe 与 Cl2反应生成 FeCl3,推测 Fe 与 I2反应生成 FeI3 D.NaCl 与浓 H2SO4加热可制 HCl,推测 NaBr 与浓 H2SO4加热可制 HBr 【答案】A 9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化学变化可实现16O 与18O 间的转化D标况下,1.12L16O2和 18O2均含 0.1NA个氧原子 【答案】

5、D 10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 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XYZ 【答案】A 11aXn和b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XY Ban=b-m CY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YOm DX 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nX 【答案】C 12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或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A 族与A 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氧化物对应的

6、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沸点越高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主族序数越大,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答案】A 13 根据下表所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周期族3AAAAAAA0 二 三 四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 , , 。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 ,最活泼 的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5)在与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在与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

7、活泼的 是 。 【答案】 (1)N、Si、S、Ca;(2)F、K、Ar; (3)HClO4、KOH、Al(OH)3;(4)F;(5)Na、Cl2。 14 (16 分,每空 2 分)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 M 和 Ca,并含有 3.5%(质量分数)CaO (1)Ca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 (2)Ca 与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A 形成化合物 D,D 的沸点比 A 与 Mg 形成的化合物 E 的沸点 _(填“高”或“低” ) (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P+FeO+CaOCa3(PO4)2+Fe(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 N

8、aOH 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M(OH)n,则金属 M 为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颜色变化_,检 测 Mn+的方法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5)取 1.6g 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应,生成 224mLH2(标准状况) ,在溶液中通入适量的 CO2,最多能得到 CaCO3_g【答案】 (1)第四周期A 族,;(2)低;(3)2P+5FeO+3CaOCa3(PO4)2+5Fe;(4)铁,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Fe33SCN=Fe(SCN)3;(5)1.1g。 15 (共 9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

9、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 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 。 (2)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 。 (3)学生内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 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4()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

10、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 A 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 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 塞后,C 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A 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 ,B: 。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 (1)方案二(1 分) (2)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2 分) (3)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 Al(OH) ,溶解,而 Mg(OH)2则不溶。 (2 分) () 、 (1)HNO3;CaCO3(2 分) (2)CO2+SiO32-+H2O=H2SiO3+CO32- 或:2CO2+SiO32-+2H2O=H2SiO

11、3+2HCO3- (2 分) 16 (11 分)为探究 Na、Mg、Al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 记录的实验现象有:实验 现象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请帮助该小组同学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1)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实验1234 实验现象(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实验结论是_。 (4)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原子

12、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 渐_,因此_逐渐减弱。5【答案】 (共 11 分) (1) (每空 1 分,共 4 分) (2)2Na2H2O2NaOHH2(2 分)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NaMgAl(共 2 分)(4)减小 减弱 金属性(各 1 分,共 3 分) 17(11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 规律:1、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实验方法()实验现象()1钠与冷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A产生白烟2向新制的 H2S 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反应不十分剧烈,产

13、生的气体 能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与酸反 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且可以燃烧3镁带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燃烧C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燃烧4NaI 溶液中加入溴水和 CCl4D下层溶液变橙色5镁带用砂纸打磨后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 液中滴加酚酞。镁带用砂纸打磨后与 2mol/L 盐酸 反应。E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 四处游动,溶液变成红色6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F下层溶液变紫色7NaBr 溶液中加入氯水和 CCl4G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 质8铝片用砂纸打磨后与 2mol/L 盐酸反应H生成淡黄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 从上表()中选择实验方法,从()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

14、地填写符 合要求的答案在空格中(有几个填几个,不一定把空格填满) 。探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 的递变规律探究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 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结论(用元素符号表示具体的强弱顺序): 元素的金属性: ,元素的非金属性: 。 (3)上表()中实验方法 8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上表()中实验现象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上下必须对应才得 1 分,共 5 分)探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 的递变规律探究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 属性的递变规律15847EBCFD (2) NaMgAl (1 分) ClBrI (1 分) (3) 2Al+ 6H+ = 2Al3+3H2 (2 分) 6(4) Cl2 + 2Br- = 2Cl- + Br2 (2 分) 18周期表中相邻的 A、B、C 三元素中,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