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二十二讲 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70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二十二讲 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二十二讲 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二十二讲 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二十二讲 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二十二讲 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二十二讲 分散系 胶体 溶解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2 讲:分散系讲:分散系 胶体胶体 溶解度(两课时)溶解度(两课时) 一、考试说明:一、考试说明: 1、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胶体的 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2、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 (一)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1)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 。 (2) 组成: 分散质 分散剂 (3)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分为: , , (4)分散系的比较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种类水溶液非水溶液粒子胶体分子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离子或分子分

2、子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大分子巨量分子集合的颗粒巨量分子集合的液滴举例食盐水碘酒Fe(OH)3胶体淀粉溶液石灰乳牛奶分散质粒子直径 1n m1nm100n m 100n m均一性 稳定性久置沉降久置分层能否通过滤纸 能否通过半透膜 有无丁达尔效应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1: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例题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淀粉溶液 食盐水 烟水晶 云 牛奶 碘酒 A、 B、 C 、 D、 2胶体 (1)概念: 。 (2)胶体的分类 气溶胶举例: 按分散剂状态分 液溶胶如: 胶体 固溶胶如: 按分散质分 粒子胶体分散质微粒是很多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如 Fe(OH)3胶体分子胶体分散质

3、微粒是高分子,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3)胶体的制备 常用的方法有: A 如氢氧化铁胶体、碘化银胶体、硅酸胶体的制备。 B溶解法如 C研磨法如碳素墨水等;Fe(OH)3胶体的制备: ,发生 主要反应 , 胶体的提纯基本方法: 。 例题 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 D、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解质微粒带有电荷 (4)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现象 布朗运动 电泳现象 胶体聚沉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2: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是什么?例题 3:将某溶液逐滴加

4、入 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则 该溶液是( ) A、2mol/L 的 H2SO4溶液 B、2mol/L 的 NaOH 溶液 C、2mol/L 的 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二)溶解度 1、饱和溶液:一定 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 的溶液。溶液 是否饱和是相对的,改变 、 、 等因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可 以相互转变。 2、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g 里形成 时所溶解溶质的 。 溶解度通常用 S 表示,单位为 。(气体溶解度如何?)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3:(1)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影响很小,如 ;极少数

5、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 (2)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升高而 ;随温度升高而 。 3、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 ,溶液所处的状态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 状态。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 溶液,且该溶 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 相等。 4、计算:必需掌握溶解度 S、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计算公式外,还必需掌握饱和溶液中, 溶解度 S、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c 之间的换算关系:例题 4:60时,将 450 g 某 CuSO4溶液

6、恒温蒸发掉 310 g 水后,溶液恰好饱和;此温度下 另取 45 g 该 CuSO4溶液,加入 25 g 胆矾,完全溶解后溶液亦恰好饱和。60时 CuSO4的溶 解度为 A. 62.5 g B. 51.6 g C. 40.0 g D. 29.6 g 三、感悟高考:三、感悟高考: (03 上海)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 100 g 相同浓度的 KCl 溶液,现将甲烧杯 中的溶液蒸发掉 35 g H2O,析出晶体 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 45 g H2O,析出晶体 10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 C、20 D、25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分散系分散系 胶体胶体 溶

7、解度溶解度(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等第等第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 3 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 是一种混合物 2、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 1 nm100 nm 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溶液 A溶液 B溶液 C蒸发 10g 水无晶体析出蒸发 10g 水析出 5g 晶体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粒子大小在 1 nm100 n

8、m 之间 C.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4、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 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 A2 molL1 H2SO4溶液 B2 molL1 NaOH 溶液 C.2 molL1 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5、右图是 M、N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t1时,N 比 M 的溶解度大 B温度从 t1升高到 t3时,N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 CM 比 N 的溶解度大 DN 中含有少量 M 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N6、在一定温度下,b g 固体 A 能完全溶于水形成(ab) g 溶液(

9、固体 A 不含结晶水,也不与 水反应),则该温度下,固体 A 的溶解度肯定不可能是 A.g B.g C.gD.gab100 ab200 bab 100 aba)(100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同温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浓度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D.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8、在相同温度下,将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钠溶液 a(300 mL)和 b (200 mL)各蒸发掉 20 g 水后所得两溶液的关系为 A.a 溶液浓度一定等于 b 溶液浓度 B.a 溶液浓度一定小于 b 溶液浓度 C.a 溶液浓度一定大于 b 溶液浓度 D.a 溶液浓度可能等于也可

10、能小于 b 溶液浓 度 9、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 K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 Na2SO4可以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 d 点变到 c 点 Cd 点无 BaSO4沉淀生成 Da 点对应的 Ksp大于 c 点对应的 Ksp 10、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 A 经过以下变化;则下 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 B 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 B 可能是饱和溶液 C溶液 C 一定是饱和溶液 D将溶液 C 再蒸发 10g 水,析出的晶体不

11、一定是 5g1234567891011、在 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 HI 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色沉淀,原因是 。 (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用稀盐酸代替 HI 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填写上面各题序号) 。 12、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对其 鉴别。 13、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 98) 中含有 Ca2+、Mg2+、Fe3+、Cl-和 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2) “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 1 种) 。 (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 (5)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H2=+473.63 kJmol-1写出 Na2CO3H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