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22课时(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 必修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51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22课时(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 必修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22课时(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 必修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22课时(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 必修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22课时(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 必修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22课时(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 必修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中数学学案:第22课时(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 必修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 课 题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总课时 第 37 课时分 课 题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类型分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常见数列的求和方法: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 分组法,裂项法,并项法等 2培养学生化归思想。重点难点数列求和的求法。 一、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3、) 12)(1(6112nnnkSnkn例 1、已知是一个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naa(01)qq2222* 123()nnSaaaanN二、倒序相加法求和二、倒序相加法求和将一个

2、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 ,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 n 个)(1naa 例 2、已知函数,点,是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且线 Rxxfx241111, yxP222, yxP xf段的中点的横坐标为 ()求证:点的纵坐标是定值; ()若数列的通项公21PPP21P na式为求数列的前 m 项的和。nnafm,1,2,mN nm namS三、分组法求和三、分组法求和将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例 3、(1)求数列的和11111111,1,1,1224242n(2)已知数列的通项,求其前项和na65()2()nnnnan 为奇数为偶数nnS四、错位相减

3、法(乘公比)四、错位相减法(乘公比)主要用于求数列的前 n 项和,其中、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nnab na nb例 4、求和2235721 2222nnnS五、裂项法求和五、裂项法求和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通项分解(裂项)如: )() 1(nfnfan例 5、设定义在 R 上的函数对任意实数满足对正整数令( )f x12,x x1212()()()2,f xxf xf x, n且,设,求数列的和( ),naf n11a 1nnnba a1nbnS六、并项法求和六、并项法求和针对一些特殊的数列,将某些项合并在一起就具有

4、某种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求数列的和时,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nS例 6、求和 11 357121n nsn 七、探索周期规律求和(小题)七、探索周期规律求和(小题)例 7、 数列:,求 nannnaaaaaa12321, 2, 3, 12002S巩固练习1、 设,求的最大值._*123,()nSn nN 1)32()(nn SnSnf2、 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求的值_。569a a 3132310logloglogaaa3、 求之和_ 11111111111个n 4、使数列的前 n 项和_。 ,11,321,211nn的最小值nSn, 34、 在数列中,又,求数列的前 n 项的和

5、 na112 11 nn nnan21nnnaab nb_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设,则 ) 1( 2n nna10S2已知等差数列中, nannnSSS3210025,3已知,则= ;32nann1n3221aa1aa1aa14、求和:=_111112123123nSn 5、如果函数 f(x)满足:对于任意实数 a,b 都有 f( a+b)=f (a)f (b),且 f(1)=2,则。 )1225(f)1274(f )10(f)14(f )6(f)9(f )3(f)5(f ) 1 (f )2(f6证明()bababbabaann nnnn 11 221baa, 0b且、7、在数列a n中,若,求数列的前 2n 项的和;11a n 1nn4aa8、已知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实数,都有,且。 xfyx, yfxfyxf211 f(1)求的值; 3,2ff(2)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 )f n(3)设,,求证:. (1)nanf n Nn123na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