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680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丰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 选修四(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高二历史(选修班)一轮复习学案(高二历史(选修班)一轮复习学案(4 4)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时课时2课课 题题复复习专题习专题二二 东东西方的先哲西方的先哲儒家学派的儒家学派的创创始人始人孔子孔子主备人主备人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复习要求复习要求1.了解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2了解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探探讨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方

2、法讲练结合、问题探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法指学法指导导【课前诊断课前诊断】1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成为各国变法的政策依据 B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c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出身布衣、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 )A其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缓和社会矛盾 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C “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 D “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3孔子说“仁者,爱人” , “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意思是( )A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B仁是一种道德规范,正身律己才能取得百姓信C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要以仁爱之心,使人人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这种思想()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 包含了民本思想 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在当时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A. B. C. D. 5.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有()“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A. B. C. D. 6. 我们现在提倡“以德治国” ,而孔子在春秋时期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

4、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A. 不管时代怎样,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B. 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C. 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肯定或否定D. 德治将要取代法治7. 对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倾注了孔子主要的政治理想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A. B. C. D. 8孔子在世界思想史的地位主要取决于( )“有教无类”的思想 在鲁国的政治成就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仁”的思想渗透着社会和谐的光芒A、 B、 C、 D、9、下列对于“仁”的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

5、人际关系;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主张“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 B、 C、 D、10、孔子周游列国,但备受冷漠,造成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 )A、孔子社会地位低下 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C、受到其它学派的打击 D、其思想具有很大的消极性12345678910【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本专题主要介绍了东西方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提出了“礼” 、 “仁” 、 “仁”与“礼”的关系等思想;其次开创私学;其学说对中国、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柏拉图是西方古典哲学家的代表,提出了著名的哲学观点:

6、理念论;设想并实践其“理想国”思想;创办柏拉图学园。他的思想和活动,影响了世界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有继承又有突破。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兴建“吕克昂”学园,提出“中庸之道”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基础知识回顾基础知识回顾】一、孔子的生平1、在鲁从政管理内政;外交胜利;改革碰壁;失意去鲁2、周游列国55 岁起孔子开始了 14 年的周游列国生涯,他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

7、主张,但终未被采纳。3、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68 岁时孔子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公元前 479 年,孔子病逝,享年 73岁。其言论由弟子记载在论语中。二、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创立儒家学说(一)思想观点1、核心思想:仁与礼。2、礼的含义及孔子的主张含义:礼就是周礼,是周人的典章制度等,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就是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次是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尊尊表明的是等级制与君主制的原则,亲亲表明的是宗法制的原则。周礼把君主制与宗法制、政权组织与家族组织结合在了一起。主张:a孔子对违反周礼的行为及改革旧制度的举措持反对态度,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为维护周礼,孔子提出“正

8、名”思想,主张用周礼规定的人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言行与名分一致,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仁的含义及孔子的主张含义:首先是“爱人” 。其次是行“忠恕” 。主张:a孔子主张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亲,最爱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他人。这种爱是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的。b孔子主张人在社会中要尽量帮助别人,成人之美。 “忠恕”之道是建立在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基础之上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3、仁与礼的关系只有仁与礼结合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另一方面,社会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这样的社会是一

9、个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二)政治主张要求施行“仁政” ,而施行仁政的关键是“举贤人” ,而理想贤人的标准是“内圣外王”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三、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对中国: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 ,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3、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

10、启发【典型例题典型例题】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论语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 论语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 韩非子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1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相同点: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不同:孔子重视“德”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韩非子重视刑法,以重刑来镇压人民的反抗。(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鲁迅指出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法家思想,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实质上是一致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其思想实质是( )A、主张在社会上形成重教风气 B、建立贵族垄断文化的机制C、主张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D、通过教育途径选拔治国贤良2以下孔子的思想中突出体现了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为政以德 B和而不同 C苛政猛于虎 D克己复礼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 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4在孔子看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是A礼 B 仁 C过犹不及 D和而不同5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