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陵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诵读案:祭十二郎(二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474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建陵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诵读案:祭十二郎(二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建陵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诵读案:祭十二郎(二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建陵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诵读案:祭十二郎(二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建陵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诵读案:祭十二郎(二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课题诵读案材料诵读案材料 20 姓名姓名 一、词语积累:一、词语积累:1、无出其右:指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能超过他的。出,超出;右,上位。误用:当初她做节目主持人时,在综艺女主持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左右。2、情同手足:形容彼此之间感情深厚,如同兄弟。误用:周氏兄弟情同手足,记得周作人刚到北大上班不久,突然得了麻疹,高烧不退,鲁迅以为得了猩红热,虚惊一场。3、 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比喻欲除恶人而有所顾忌,不好下手。误用:全球各地引发更大规模的反战浪潮,给美英当局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如美英联军不惜一切敢于投鼠忌器,将有引火烧身众叛亲离的可能。(这句话意思是说全球

2、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浪潮,如果美英联军为了“推翻萨达姆政权”而出兵伊拉克,则有可能引火烧身。然而,美英联军决心开展, “投鼠”而不“忌器” 。句中说“敢于投鼠忌器” ,恰恰把意思说反了。4、 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误用:韩剧大长今热播,随后一轮又一轮的“韩潮”入侵,于是便是这样一个结果:中国都市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在韩流面前显得相形见绌。 二、名篇背诵:二、名篇背诵: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左传僖公五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三、诗文赏析三、诗文赏析 草的沉思草的沉思草是卑微的,平凡的。与高耸的大树相比,草是如此微小;与姹紫嫣红的鲜花作伴,草是那样平淡。所以,草常常被人看不起,人们在提起所鄙视的事情时,总要加上一个“草”字:草民、草根、草莽、草芥然而,鲁迅却热爱草,讴歌草。他在百草园长大,在野草丛中歌唱,最后又归于碧绿的青草。我常常冥想幼年的鲁迅在百草园时的情景。我注意到,鲁迅从幼年起,眼睛就是向下看的,他不是向上仰望巍峨的大树,而是向下观察荒园中的野草,琢磨草间的油蛉、蟋蟀,断砖下的蜈蚣、斑蝥和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的叫天子

4、。他在野草丛中长大,感到了无限趣味。“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当青年鲁迅留学东瀛,酝酿中国人的精神革命时,他怀念的也是故乡浙东“沿海十八村”的海草。而在他登上“五四”文坛,挥舞起如椽大笔勾画历史波澜时,他所刻画的仍然是被压在沉重的巨石下痛苦挣扎、呻吟的草民孔乙己、阿、祥林嫂鲁迅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去为民请命;坚韧不屈的硬骨头精神,激励着一群又一群战士反抗黑暗在结集野草时,他终于给野草赋予了评语:“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他爱他的野草,为它大笑,为它歌唱。最后,自

5、己也化作了青葱的野草。每到 10 月他的忌日,人们都要在他的墓前祭拜。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每当看到他墓边的青草,都要想起帕斯卡的名言:“人是能够思想的苇草。 ”是的。不必把鲁迅夸大为树。他不会接受这种夸大。他自喻为草,说他吃的也是草,而挤出的却是浓浓的牛奶。用草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了。鲁迅就是一棵草,一棵能够比常人深刻思想的野草。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鲁迅的全部价值也在于思想。他是为草民而思,为像小草一样卑微的阿而思,为像阿那样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人民而思,为了中国人能够摆脱奴性、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思。他作为“精神界之战士” ,对中华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为民族的复兴

6、、国民性的改造苦苦奋斗了一生。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鲁迅是伟大的,他又是有缺点的。对此,他从未隐讳,他坦然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尽管有些人抓住鲁迅的一些缺点,拼命诋毁他,但是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价值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草以死命。而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认识到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为自己可悲,总认为自己多么伟大,可以永存。一朵花也难于认识自己可悲,总认为自己多么美丽,可以永生。草,却知道自己的卑微,明白自己是要死亡的。鲁迅总说自己不过是进化链子上的“中间物” ,他像野草一样等着地下的火烧。 然而只要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我愿做一棵小草,在鲁迅的野草丛中自知自觉,自生自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