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385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学案:《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学习目标】1.把握主旨,深入思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了解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课前学习】1.作者作品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德国作家。他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市卡尔夫的一个 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 年,他通过“邦试” ,考入毛尔布隆神学 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了许多城市,从事 过许多 102 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 年,

2、黑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 青 ,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 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 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 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创作了长篇克努尔普 德米尔 荒原狼 等。 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法西斯在德国猖獗,黑塞陷入怀疑的绝望之中,他的东方之 行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

3、漫主义诗歌影响。 他想念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探索。他的作 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而细腻。 1946 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 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 本文是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 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修养。 2.赫尔曼 黑塞的中国情结黑塞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东方哲理情有独钟,易经、老子、道德经等 让他意乱情迷。黑塞一生致力于东方或中国研究。从 1907 年

4、他为贝特格的中国笛所写 的书评算起,到 1959 年发表的中国传奇为止,52 年间,他对中国研究的成果不仅见 于诗歌、小说、童话创作,而且还反映在传奇、寓言、成语故事以及为中国哲学、文学的 德译本所写的诸多书评或小品文中。1911 年 9 月至 12 月,他游历了印度、锡兰(今斯里 兰卡)、新加坡和苏门答腊等地,由于“辛亥革命”他未能实现访问中国的宿愿。虽然与 中国 擦 肩而过,但他自认为,“亚洲之行最主要的、也许可以 说最强烈的印象是中国人” ,“和中国人比较,印度人的世界虽然色彩斑斓,却一切全都分崩离析。在东方,唯一令 人钦佩的是中国人”。他的小说席特哈尔德讲的是一名印度佛教贵族的儿子是怎

5、样超 然地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和人生道路的故事。黑塞知道如何在凡尘世界中找到有价值的东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西。在一个存在各种可能性的社会中,人很容易迷失自己,因此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 极限,毫无畏惧地走自己的路。他写的是印度婆罗门教社会,但最后却“跑到中国”去了。 他在作品快结束时写道:“那人穿着印度服装,他启程时是婆罗门和佛陀,却结束于 道。”有的西方评论家认为,黑塞在席特哈尔德中所写的不仅是老子的学说,而 且也向读者展现了老子本人。玻璃球游戏里的中国长老是公认的黑塞自画像,而那音 乐大师更是老子的化身。 然而,中国东方化毕竟只是黑塞的一种寄托,而黑

6、塞始终是德国 人,西方人。 3字音 狭隘( ) 跋涉( ) 沉溺( ) 慰藉( ) 戕( )害 赤 裸裸( ) 麻痹( ) 恢( )宏 消遣( ) 时髦( ) 符箓 ( ) 4多音字shu 钥 藉 数 sh sh 5.分辨字形径 销 彩 蓬 胫 消 茶 篷 6.质疑【课堂学习】1第一部分第一段中,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 ,对 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 书人” ,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 、 “人格” 联系在一起?3第二部分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

7、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 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你有过 这样的体验吗?这些体验说明了什么?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4下列有关“杰作”的论述,表明了黑塞的阅读主张。请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话 题,说说它们的含意。(1)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2)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 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3)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

8、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课堂小结】【课后巩固】1选出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A幻象凤魔时候视而不见 B消谴戕害慰籍望洋兴叹 C恢弘班斓共鸣举一反三 D痴迷闲瑕时髦气象万千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 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_,生存于永恒之中。 (2)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步 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 品。 (3)有_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宁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A共鸣 熟悉 修养B. 共振 熟习 教养 C共鸣 熟习 修养D. 共振 熟悉 教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9、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B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 独特性和个性。 C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费者慷慨解囊。 D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 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B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的完

10、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 有意义。 C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 D读书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高尚、充实,越来越有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58 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 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 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 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

11、养,是戕 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 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 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 “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 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 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 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 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

12、阅读的, 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乏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5第一段文字阐述的中心是 ( ) A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的。 B获得教养不一定要读很多书。 C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 D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 6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7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 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8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著(经典) ,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 文学?(联系全文回答)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选做)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 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