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经济第1单元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28839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经济第1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三经济第1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三经济第1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三经济第1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三经济第1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经济第1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经济第1单元(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 与 消费,货币,揭开货币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纸币与货币、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与汇率,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对生活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消费观,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判断以下物品是否是商品: A、瓶装天然矿泉水B、在超市待售的瓶装天然矿泉水,1、商品:用于_的_。,交换,劳动产品,(不一定,看是否用于交换),(,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只需要生产目的是用于交换),2、商品的 基本属性:,价值:用于凝结在商品中

2、的_。,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商品能_某种需要的属性,满足人,(卖方为实现商品价值),(买方为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产生:货币是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交换,2、含义: 从_中分离出来_地充当_的_,商品,商品,一般等价物,固定,(特指_ ),3、本质: _,一般等价物,对货币描述正确的有( ) A 货币和一般等价物都是商品 B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C 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与商品是孪生兄弟 E 货币都是历史范畴,商品是永恒的概念 F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也不会同时消失,货币与以往的一般等价物区别在于它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和

3、一般等价物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A,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注其他职能: _、 _、 _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_和_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购买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货币_其他一切商品的_ 的职能 (原因:货币也是商品,也有_ ),货币充当_的职能,只需用_的货币,必须用_的货币,观念上,现实,表现,价值,商品交换媒介,注: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叫_,价格,价值,退出流通,当作财富保存时行使,支付债务、工资、利息、地租等时行使,超越国界时行使,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中国建设缺资金,为何不多发行纸币?,1、纸币的含义:,_发行的

4、、并_使用的_ 。,2.纸币本质是价值符号。无价值,无价值尺度职能 。 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执行价值尺度。,国家,强制,价值符号,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过多会引起_,过少会引起_,3.纸币的发行量应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原因:由于纸币发行量_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表现:引发的纸币_ 、物价_的现象,【注】物价个别短暂上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实质:社会总需求_社会总供给(经济过热) 通货膨胀危害: _。 措施:,超过,贬值,持续全面上涨,经济混乱,影响人民生活,减少纸币流入市场,抑制过旺需求,【比如】减支、增税、减发国债、提利率、提存款准备

5、金率,【注】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还可以决定纸币发行量, 但发行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标准 ; 但国家无法规定纸币的购买力,(2007年广东文基单项选择1)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 A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B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就天然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A,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11月28日发行2009版熊猫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0枚,其中金币7枚,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熊猫金银纪念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其本质是( ) A一般等价物 B等价物 C价值符号 D商品,A,(2005

6、年全国高考单项选择24)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B,(广东)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 A 铸币 B 商品货币 C 纸币 D 黄金,C,(05辽宁)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一般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 ) A物价上涨 B生产投资增多 C失业增加 D收入上升,C,(2007上海.多项)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出现( ) A商品普遍滞销

7、 B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C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D物价全面持续上涨,BCD,(上海) 当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社会总需求远大于 社会总供给。以下可以减缓恶性通货膨胀程度的 措施是( ) A 提高利率 B 降低利率 C 减少财政支出 D增加财政支出 E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F 加速货币回笼 G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 H增加货币的流通速度 I 增发国债,ACFG,36(26分) 材料一: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国CPI、PPI走势图,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1)根据材料一,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作出简单判断。,2009年11

8、月2010年11月份我国的物价指数,三看二化,透过现象看本质,(1)材料一反映,2009年11月2010年11月份我国的物价指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9月11月,物价指数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4分) (如能答“材料显示, PPI增幅明显高于CPI增幅,说明推高总体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来自生产领域”加2分),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材料二:2007年以来,央行11次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

9、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2007年7月2008年6月物价指数,答案: 1、(1)材料一说明,一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高速上涨,2008年4月起呈回落态势,但通胀压力依然较大。(4分)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物价过快上涨是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的直接经济背景。近几个月物价指数的回落显示国家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4分),(广东) 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 A 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 商品价格水平成反

10、比 C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 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C,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1)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比; (2)与货币流通次数成比),正,反,流通中所需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速度),1、外汇:用_表示的用于_的_手段。 ( 外币。外汇包括外国的股票、债券、外币等),2、人民币可换到更多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_ (人民币_ ) 即:美元对人民币汇率_ ( 美元_):,国际间结算,外币,支付,升高,升值,跌落,贬值,03年10月100美元的现钞买入价是821元人民币,如果某一天100美元的现钞买入价是842元人民币,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美元升值 B人民币升值 C

11、美元汇率升高 D人民币汇率跌落,B,4、(广东卷)8、右图(人民币元/100美元)表明 ( ) 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 B C D,A,B,C,D,(08重庆卷)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 000万元 D.9800万元,B,【关键】:本币升值(本币汇率、购买力提高),则: 本币可换到外币(买

12、到外国商品) (1)出口数量 (因用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 (2)进口数量 (因用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更多,更多,提高,降低,减少,增多,(08广东) 1、材料1: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单位:亿美元),(1)材料l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2: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从初期的1:8.11变化至2008年4月1日的l:7.02,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34。 材料3:近年来,某些国家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除个别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怀有抵触情绪。 材料4: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553项“高能耗、高污染、

13、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导致珠三角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转移或者关闭。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如果你被聘为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请根据以上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2)产生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高,通货紧缩,有利于,外来旅游,吸引投资,不利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增多,便宜,减少,变贵,税收,逆差,改革,冲击,失业,降低,降低,更多,2、人民币能 换到更多外币 (汇率升高),3、人民币能 买到更多外国商品 (购买力增强),供求_价格,价值_价格,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因素通过改变_或_从而改变_来影响价格(间接原因),考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使价格: 围绕_上下_,_规律的_,同一商品价格为何时高时低?却又不能无限涨无限跌?,决定,影响,供给,需求,供求关系,价值,波动,价值,表现形式,4、其他原因:,国家的宏观调控;,生产经营者的价格策略;,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货币的价值变化;,纸币的发行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