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课时)》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8192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课时)》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课时)》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课时)》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课时)》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课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课时)》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寄语:教师寄语:树的方向是风给的,人的方向是自己给的。树的方向是风给的,人的方向是自己给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说出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2. 知道湿地的重要价值和作用【问题导学问题导学】7 7 洞庭湖湿地的主要作用?洞庭湖湿地的主要作用?8 8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湿地是什么?作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湿地是什么?作用?问题六:问题六:9 9、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影响?问题七:问题七:1010、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问题八:问题八:1111、有人说,、有人说, “湿地水

2、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 气候的作用。气候的作用。 ”你赞成这种说法么?为什么?你赞成这种说法么?为什么?补充材料:补充材料:1 1 红树林定义红树林定义: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的木本植物群落。由于涨潮时红树林被海水部分淹没仅树冠露出水面,故被称为“海上森林”;有时完全淹没,只在退潮时才露出水面,也有人称之为“海底森林”。红树林其实“心红表不红”,因其树皮富含单宁酸,遇空气氧化后呈红色而得名。2 2 红树林的作用红树林的作用(1).(1).生态和社会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2)(2) 防浪护堤功能防浪护堤功能

3、:红树林的防浪护堤功能十分显著并很早就被人们认可。早在一二百年前,海南东寨港、清澜港海岸居民就认识到红树林在抵抗自然灾害、保护村庄方面的重要性,立碑保护红树林。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有华侨从东南亚带红树种苗到漳州的九龙江口海岸滩涂种植,以保护海岸。国内 20 世纪 5060 年代所进行的红树林造林活动几乎全是以海岸保护为目的。据估算,我国红树林防浪护堤的效益每年达 10 亿元人民币。保护红树林而保护了村庄农田,破坏红树林而造成居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事例不胜枚举(表 2-1) (3)(3) 促淤造陆功能促淤造陆功能:通过网罗碎屑的方式促进土壤的形成。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减缓了流速,促进了颗粒物质的沉积

4、,尤其是一些细颗粒物质。测定结果表明,红树林滩涂淤积速率大大高于邻近裸滩 23 倍。因此,红树林可加速滩地淤高和向海伸展,使海滩面积不断扩大和抬升,从而达到巩固堤岸的作用。红树林的促淤造陆功能在防止因全球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方面有独特的作用。红树林又有“造陆先锋”之称。(4)(4)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整个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却远远高于无红树林区。凡是有红树林分布的地区,均保持了较高的鸟类物种多样性。红树林湿地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食物为水鸟提供了歇息、觅食和繁殖的理想场所。我国东部鸟类迁徙路线既是东亚澳洲迁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水鸟迁徙的最重要的路线。我国的红树林正好处于该

5、路线上,是迁徙鸟类的“加油站”、“歇脚点”,具有特殊的作用。据统计,红树林湿地记录到的水鸟种类占我国水鸟种类的 80。(5)(5)天然养殖场天然养殖场:红树林是维持高渔业产量的主要因素。对于鱼类来说,理想的摄食环境应该是:丰富的食物和尽量少的敌害。在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从初级生产力和枯枝落叶总产量来看,红树林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岸河口地区,多数近海鱼类都与红树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美国佛罗里达、印度和斐济,60以上的经济鱼类把红树林区作为其生活史中某些关键阶段的活动场所)。与附近的海草场相比较,红树林及林缘滩涂的鱼类独有种远高于后者,渔获量是后者的 410 倍。

6、从鱼类种类来说,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红树林鱼类有 200 种之多。我国仅东寨港红树林区鱼类就有 115 种之多。红树林区的鱼类不仅种类多,而且栖息密度大。(6)(6) 净化功能净化功能:红树林的净化功能包括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大气 CO2浓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 10 倍。因此,红树林在防止气候变暖方面可以起到消减 CO2排放量的积极作用。保护和发展我国红树林,对于净化海水、预防赤潮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 年前,泉州湾每年都发生几次规模不等的赤潮,自 2001 年大规模人工造林以来,赤潮在泉州湾销声匿迹。(7)

7、(7) 其他作用其他作用:除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外,红树林的经济利用不容忽视。目前主要的经济利用方式有:木材、药用价值、养殖业种苗来源、养蜂、食用、水产养殖等等。同时,红树林还有重要的科普教育、旅游和科研等功能。3、三江平原沼泽之成因、三江平原沼泽之成因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分布率高达 20,面积约 11300km2 多,沼泽化土地约有 13300km2,占东北平原沼泽和沼泽化土地总面积的 2/3 以上。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表过湿或积水是沼泽形成的关键。地表过湿或积水是沼泽形成的关键。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

8、活动的影响。(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土壤表层经常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土壤表层经常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决定于气候。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 500600mm,虽不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多集中于夏、秋两季两季,各地 610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585。至至 10 月末或月末或 11 月初,气温下降,大量水分来不及月初,气温下降,大量水分来不及排除,被冻结在地表或土壤层中,水分以固体状况保存下来,致使翌年春季解冻,导致地表积水或过湿,加排除,被冻结在地表或土壤层中,水分以固体状况保存下来,致使翌年春季解冻,导致地表积水或过湿,

9、加之冻结期长,冻层厚(深达之冻结期长,冻层厚(深达 1.5) ,土壤粘重,不利水分下渗,地表经常过湿,沼泽广泛发育。,土壤粘重,不利水分下渗,地表经常过湿,沼泽广泛发育。(2)地质地貌条件地质地貌条件 三江平原是新构造运动长期下沉的地区,造成三面环山、中间低洼平坦的地形。周围山区降水量多,丰富的径流向平原汇集,而平原区地势极为低平地势极为低平,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总比降为1/10000,所以区内发育一些中小河流,多无明显河槽,属典型的沼泽性河流,泄水能力低。泄水能力低。在长期下沉过程中,地表堆积了第四纪河湖相粘上沉积物,厚度一般达 317m 左右,这种粘土的粘粒含量较高,粘土的粘粒含量较高,

10、并富有铁铝氧化物、次生氧化硅、蒙脱石与水云母等胶体矿物,在浸水膨胀的情况下,增加了土壤的持水性,阻塞了土壤的孔隙,构成了深厚的不透水层,从而减弱或阻止地表水向下运行,积存起来形成沼泽。(3)水文条件水文条件 一个地区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及地貌条件所制约。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切割微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网密度小。除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外,有些河流发源于完达山或小兴安岭而穿行于平原沼泽之中,而有些河流则发源于沼泽洼地又流经于沼泽之中,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性河流的特点,如别拉洪河、挠力河中下游、浓江、穆棱河等,由于河流比降小,河道弯曲,狭窄平淡,河漫滩多,导致一河流比降小,河道弯曲,狭窄平淡,

11、河漫滩多,导致一些河流无明显河道,泄水能力低,排水不畅,些河流无明显河道,泄水能力低,排水不畅,大量水分补给沼泽。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 2030km,最长达 70km。由于洪水项托,提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4)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类经济活动对沼泽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并且人为因素对沼泽的影响,比自然演化要快得多,人们开挖运河、进行农田灌溉、修建水利工程等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在这些区域就会抬人们开挖运河、进行农田灌溉、修建水利工程等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在这些区域就会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地逐渐

12、沼泽化。高地下水位,使土地逐渐沼泽化。总之,由于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粘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地势低平,土质粘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致引起土壤过度潮湿,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沼泽。 4、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我们可以把高一地理必修二里面学习的农业区位农业区位的知识运用到这个问题的分析中:从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说:自然条件又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又包括:市场、交通、工业、科技、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学们只要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循着这个思路去分析即可。具体分析如下:自然方面: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黑土广布且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大量湿地分布。 社会方面: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大适合大规模机械耕作;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提供机械,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