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8094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 2017 年 7 月 1 日 课题1、观潮课时2 课时课型精读课文学习 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感情。 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学习 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影像资料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

2、为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观看钱塘江大潮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引导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 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 “潮 来时” “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 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检查交流。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 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 段?为什么这样分?4、教师总结。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 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 江大潮的?对新课兴趣浓厚。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 前” “潮来时” “潮来后”的

3、景象,尝试 给课文分段。学生先组内交流,后班内汇报。学生自由回答。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二)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 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 作者看到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 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 画句子。 3、 “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 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三)讲读第三段。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 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 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 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

4、线”?理解词语 “横贯” 。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 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 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 明什么? (5)指导朗读。(四)讲读第四段。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 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 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指名读句子。结合上下文体会人们的心情,并尝 试用恰当的语言回答问题。学生自学。 交流讨论。师生评议。体会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 壮观。交流讨论。学生自由发言。预

5、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听写词语。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 方法。1、 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 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 身发展变化的特点。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 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巩固生字新词。五、课堂练习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练习背诵第三段。6、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 抄写下来。准确书写出词语。认真观看图片及资料。学生自由发言。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 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学写剩余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教师指

6、导的方法或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背诵课文。认真完成作业。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 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声 形潮来前 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1 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 2017 年 7 月 2 日 课题2*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时1 课时课型略读课文学习 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了解雅鲁

7、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学习 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 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 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 大峡谷。 (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2、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 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 3、教师小结。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 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

8、么印象? 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 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 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 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 的理由。对新课内容充满兴趣。生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 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 遍,读通顺。 2、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学生根据课 前收集的材料自由交流。画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文,同组互讲,说明理由。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3. 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适时板书) 4. 指导朗读:美读 4、5 自然段。5、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四、

9、拓展实践。请你结合课件中的图片,来当一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吧。五、尝试运用。1尝试练笔。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你见过的一处景观吗?生练笔,师巡视学情。2班级交流。六、作业:继续完成小练笔。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生思考后,认真书写小练笔。积极交流,互评互议。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 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

10、时间 2017 年 7 月 3 日课题3.鸟的天堂课时2 课时课型精读课文学习 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并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7、8 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 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重点 难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习 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1、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11、自由读课文。 2要求: (1)读正确; (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3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 的认识。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 部分新词。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 齐读课题。正确朗读,读通顺。学生自由发言。正确认识和书写生字。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 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 2检查反馈。 3.教师总结。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 5、7、8 自然段, 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

12、句段中,有那些你 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 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 7、8 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背诵 7、8 自然段。自由读文,划、思。 先小组讨论,后班内汇报。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自由提出不懂的问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积极背诵。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 5、7、8 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13、2自由读课文第 12、13 自然段。(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B有感情朗读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认真朗读。自由发言谈看法。积极尝试。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并体会在文中表达 的作用。认真朗读,用心比较。有感情诵读课文。有关句段。 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

14、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12、13 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积极交流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升华感情。认真完成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 2017 年 7 月 4 日课题4*.火烧云课时1 课时课型略读课文学习 目标(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难点抓

15、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学习 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图片。 教师准备课件。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尝试题(一):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背诵这一段。(2)学生尝试练习。(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 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 纲。(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 三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 背、齐背)(6)小结学

16、法,并用一个词来说 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明确学习任务。认真读课文,找到火烧云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积极展示背诵。总结背诵方法,为以后学习储备经验。预设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教学流程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尝试题(二)自由朗读第 4-6 自然段;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3)交流学习过程: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马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 狮子 (静态动态)(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