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6741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省马鞍山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理(含解析)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N-14 O-16O-16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444 分)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22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44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反应 C(s) + 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2、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CCH3COOH、Cu(OH)2、BaSO4、NH3都是常见的弱电解质D常温下就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可知,G=H-TS0,该反应中S0,所以H0,正确;B、强电解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如浓度不一定,错误;C、BaSO4是强电解质,NH3是非电解质,错误;D、Ba(OH)2.8H2O 与 NH4Cl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却是吸热反应,错误。考点: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强弱电解质等知识。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

3、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C考点: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碰撞理论的相关知识。-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 AlCl3溶液和 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B配制 FeSO4溶液时,将 FeSO4固体溶于浓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 KCl 溶液中的 Fe3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将 AlCl3溶液加热,铝离子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盐酸浓度增大,盐酸易挥发

4、,水解进行到底,蒸干、灼烧,得到氧化铝;将 Al2(SO4)3溶液加热,铝离子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硫酸浓度增大,硫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为硫酸铝,所得固体成分不相同,错误;B、配制 FeSO4溶液时,为抑制 Fe2的水解,常将 FeSO4固体溶于稀硫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溶于稀盐酸会引入杂质离子氯离子,错误;C、盐类的水解为可逆过程,不能用加热的方法除尽 KCl 溶液中的 Fe3,错误;D、升高温度促进碳酸钠的水解,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增大,去污效果好,故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正确。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4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有如下实验方

5、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室温下,测 0.1 mol/L HX 溶液的 pH,若 pH1,证明 HX 是弱酸B室温下,测 1 mol/L NaX 溶液的 pH,若 pH7,证明 HX 是弱酸C将等浓度、等体积的 HCl 和 NaX 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 pH(逆),故 C 正确;D 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故压强越大,A 的转化率应该越低,又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温,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500达到平衡时 A 的转化率应该偏低,故 D 错误。综上,选 C。9常温下,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CO32、Al3+、Cl、NO3

6、B无色溶液中:NH4+、K+、CH3COO、ClCpH=1 的溶液中:Fe2+、NH4+、Mg2+、NO3D水电离的 c(H+)=10-12 mol/L 的溶液中:Fe3+、SO42、K+、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无色溶液中:CO32、Al3+会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3CO32+2Al3+3H2O= 2Al(OH)3+ 3CO2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无色溶液中:NH4+、CH3COO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正确;CpH=1 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Fe2+、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H+3Fe2+NO3=3Fe3+NO+2H2O,不

7、能大量共存,错误;D水电离的 c(H+)=10-12mol/L 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碱性溶液中,OH-与 Fe3+会发生反应形成 Fe(OH)3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10在一定条件下,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 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0.8 mol D,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0.2 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6 -Ax1 B2 min 内 A 的反应速率为 0.3 molL1min1CB 的转化率为 50

8、% 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平衡时生成的 C 的物质的量为 0.2molL-12L=0.4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0.4mol:0.8mol=x:2,解得 x=1,A 正确;B、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3A(g)+B(g)C(g)+2D(g)起始浓度(mol/L) 1.5 0.5 0 0变化浓度(mol/L) 0.6 0.2 0.2 0.4平衡浓度(mol/L) 0.9 0.3 0.2 0.42min 内 A 的反应速率为 0.6mol/L2min0.3molL1min1,B 正确;C、B 的转

9、化率为100%40%,C 错误;D、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反应物化学计量数变化不为零,已知 Mm/n(总),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气体总量不再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平衡状态的判断等11为了使 K2S 溶液中 c(K+)/c(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适量 HCl(g);适量 NaOH(s);适量 KOH(s);适量 NaHS(s);适量的水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S2-+H2O=OH-+HS-,S2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的比值变小。氢离子浓度增大,使水解平衡正向

10、移动,错误;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正确;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但 K+浓度增大,错误;HS-浓度增大,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正确;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都减小,平衡正向移动,S2-数目减少,/的比值增大。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 - 7 -12已知温度 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L 的一元酸 HA 与 b mol/L 的一元碱 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 = b B混合溶液的 pH = 7C混合溶液中,c(H+) = mol/L D混合溶液中,c(H+) +c(B) = c(OH) + c(A)

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酸、碱的强弱不能确定,因此若 a = b,混合后溶液不一定显中性,错误;B由于温度不一定是室温,因此混合溶液的 pH = 7 时不一定显中性,错误;C由于Kw=c(H+)c(OH-),如混合溶液显中性,则,c(H+) =c(OH-)=mol/L,正确;D在任何物质的溶液中都存在关系:c(H+) +c(B+) = c(OH-) + c(A-),与溶液是否先中性无关,错误。考点:考查溶液显中性的判断的依据的知识。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后,B 的浓度是原平衡的 60%,则 ( )A

1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a 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容器的体积增加一倍,则压强减小,各物质的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平衡移动,到新平衡后,B 的浓度是原平衡的 60%,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减压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则 aT2。选项 B,b 点 Br2(g)的浓度比 a 点Br2(g)的浓度大,反应速率也大,正确。选项 C,降低生成物 HBr(g)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r2(g)的转化率提高。选项 D,体积不变时,在 Br2(g)的物质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平衡时 HBr 的体积分数可能减

13、小。15强酸溶液 A 与强碱溶液 B,在常温下其 pH 之和为 15,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 pH 恰好为 7,则 A 与 B 的体积比为A1 : 1 B2 : 1 C1 : 10 D10 : 1【答案】D【解析】考查 pH 的计算。设 A 的 pH 分别为 a,则 B 的为 15a,。所以 A 和 B 的浓度分别为 10amol/L 和 101amol/L。反应后溶液的 pH 等于 7,说明二者恰好反应,所以有,解得。答案是 D。1625时,10mL0.1molL-1的一元酸 HA 溶液,在水中约有 0.1%发生电离(每 1000 个 HA只有 1 个 HA 电离),下列叙述不正确

14、的是 ( )A该溶液的 pH 约是 4 BHA 一定是一种弱酸C恰好中和时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是 10-6 mol - 9 -D与足量 Mg 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可能是 11.2 mL【答案】C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7在 10 L 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体系;某温度时,A、B、C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一,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 ) ( ) ( )c CKcA c BB04 min 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 mol/(Lmin)C由T1向T2变化时,v正v逆D平衡后升高温度,K 值增大【答案】D【解析】A 项,由图一可得,A 和 B 为反应物、C 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41.6):(1.61.2):0.4=2:1:1,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A+B C,故 A 正确;B2( ) ( ) ( )c CKcA c B项,04 min 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 = 0.01 mol/(Lmin),0.4 1040minmol L故 B 正确;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