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4.2-4.3《海洋资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6234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4.2-4.3《海洋资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4.2-4.3《海洋资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4.2-4.3《海洋资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4.2-4.3《海洋资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4.2-4.3《海洋资源》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4.34.2-4.3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以及开发利用情况。 2.具体了解渔业生产和油气开发的现状以及yvX未来开发状况或前景。 3.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4.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5.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德育培养:德育培养: 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状况,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 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单元学习了有关海水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质,了解了海水的基本 概况。从中知道,海洋作为地球的大环境

2、之一,对我们人类来说,意义非凡。当今社会, 人类与海洋已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托,相互影响,海洋将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 新的空间。从本节课开始,我们用两个课时来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 1.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由鱼、虾、贝、藻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鱼类是海洋生物资源的主体,数 量巨大的海洋生物资源,为海洋环境增添了巨大的活力。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 我们还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利用。例如,除食用、药用外,还可作饲 料、肥料,或提取化学物质,用于生产纸张、化妆品、纺织和金属加工等等(见图 4.2)。 海洋生物

3、资源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第一是海洋渔业捕捞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近中海作业强 度高,而极地海域、广大洋区和远洋中下层的生物资源尚未开发;第二,酷渔滥捕和环 境污染造成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为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力,提高可捕资源的丰 度,应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增殖、养殖技术。 2.海洋渔业生产 渔场的形成和分布: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见图见图 4.3),也就是从海 岸延伸到水下大约 200 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 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 海洋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因而这也是温带海区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海洋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因而这也是温带海区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 因之一。因之一。在温带地区温带地区,由于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 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温带温带海区 易形成大渔场(见图见图 4.4)例如秘鲁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非洲西南海岸地区)、北太平洋 渔场(包括日本 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以 渔场为主)、东北大西洋渔场(包 括 渔场)。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尽管大陆

5、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 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 量的量的 90%以上。以上。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温带地区,中国和日本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 多的国家。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二、海洋权益和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洋法:国际海洋法:1982 年 4 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并于 1994 年 11 月 16 日正式 生效。根据公约,全球 144 个沿海国家除拥有 12 海里的领海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 200 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在此享有勘探、

6、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 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1 海里=1.852 公里)。由此可知,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 473 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 1/2,因此,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日益重要。领海领海:是沿海国从海岸基线向外伸展 12 海里,并处于该国主权管辖下的海域。 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算起,其宽度向外延伸不应超过 200 海里的范围(如图 4.6)。 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一切自然资源拥有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但允许其他国家在该 区进行正常的航行和飞越,以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三、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三、海

7、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 海底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 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此外,在多 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和含金属泥质沉积物(如图 4.7)。 海水运动能源: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无污染,虽能量的总量大 但密度小。现在主要利用潮汐和波浪发电,但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海洋油气开发:海底油气的开发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进入 80 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刺激下,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形成了崭新的近海 石油工业。 勘探: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

8、利用地震波地震波的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 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的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开采:海上钻井平台(图 4.8)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 气开发技术的水平。海上钻井平台一般有固定式与移动式两类。 输送:海上油气运输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船舶运输,包括油船和天然气船,另一 种是管道运输,即在油气田和海岸间架设油管和气管。 海底油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 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四、洋空间利用四、洋空间利用 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海洋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

9、杂性和 特殊性:近海和海洋表面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 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 高、风险大。 凡是在陆上进行的产业活动,都有可能在海洋中进行。例如,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 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 五、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五、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先行官集。集装箱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 革命,海洋交通运输飞速发展。 港口港口是指位于江、河、湖

10、、海或水库沿岸,具有一定的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往来停靠、 办理客货运输或其他专门业务的地方。海港是建筑在海湾边上的海岸港。它一般利用海 湾、岬角等自然屏障,或建造防波堤等水工建筑物构成港区水域;或利用河口段的有利 条件辟筑。港内有锚地、码头等一定的设备条件,可供船舶停泊,上下客货,补给燃料、 淡水,躲避风浪,或办理其他专门业务。港口腹地港口腹地指为港口城市提供出口物资和销售出口商品的该港口的背后内陆地区。腹地 面积和经济潜力大小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 自由港自由港也称“自由口岸” 。指划在一国关税国境以外的港口或海港地区。全部或绝大多 数外国货物可以免征关税进出该港,一般可以进行加工、贮藏和销售等

11、。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性质与自由港相同的特定区域,一国划在关税国境以外的部分,可以是 海河港口或其附近地区,也可以是国内其他任何地方。对该区的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 并准许在区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等。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称“对外贸易区” 。 我国的保税区实际上就是自由贸易区。六、围海和填海造陆六、围海和填海造陆 围海造陆围海造陆 。荷兰有 1/5 的国土是从 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 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设备。 填海造陆填海造陆 。人工岛是在近岸浅海水 域用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通过海堤、栈桥或者海底隧道与海

12、岸连接。目前,世 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神户人工岛) 、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已建造了人工岛。 了解澳门地形轮廓的变化及其历年来土地面积的变化(图 4.12 及表 4.2)。七、海洋环境保护七、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 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 破坏。 海洋生态破坏海洋生态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的围垦、滥捕现象),以及自 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有 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

13、岸带生态系统。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倾倒废物和港口 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在海洋污染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在海洋污染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 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除了工业污染物外,核电站和 工厂排出的冷却水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时,往往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施入农 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泥,最终进入海洋。偶发性 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等等,都会造成海洋污染。 特点是:污染源广

14、,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 大。 材料:材料:1、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石油泄漏, 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 的重点。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实影响和长期影响表现为:(1)破坏海洋生态;(2)危 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参照表 3.4,了解其防治措施:(1)分散(2)沉降(3)吸收(4)围栏(5)放任(6)燃烧。为 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很多国家正在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有些国家还配备了除污船, 用来清除港口水面垃圾和污油。 2、赤潮是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 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发生有自然因素的作 用,但是,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导致海水中营养物质过剩(海水富营养总结:化)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