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5982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提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树状分类法 :对每一步进行细分 二、交叉分类法: 所采用的分类标准不唯一三.胶体 1、分散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外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2)组成: 分散质: 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 作用的物质。 2、将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类: 溶液、胶体、浊液。 3、Fe(OH)3胶体的制备: 。 化学方程式: 4、胶体和溶液的区分方法: 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 进行观察是否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进行 实验,有无 。 5、胶体的净化: 利用 可以把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进行分离,该过程叫做 。 6、胶体、溶液、浊液的比较7

2、、电泳:由于胶体中的胶粒带电,当连上电源正负极后,在电流的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 Fe(OH)3胶体:阴极附近颜色 ,阳极附近颜色 。 8、聚沉:胶体粒子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结合成直径大于 100nm 的颗粒而沉积下来的过程称为胶体 的聚沉。这就需要破坏胶体的介稳性。常用的方法如下: (1)加入 。如由豆浆做豆腐时,在一定温度下,加入 CaSO4(或其他电解质溶液) ,将豆 浆中的胶体粒子带的电荷被中和,其中的微粒很快聚集而形成胶冻状的豆腐(称为凝胶) 。再如河 海交界处易形成沙洲。 (2)加入 ,使胶体相互聚沉。不同的胶粒吸附带不同电荷的 离子,如 、 吸附阳离子,使胶体带正电荷; 、 的胶粒

3、吸附阴离子,使胶粒带负电荷。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也会因胶粒所带电荷发生 中和,而使胶体凝聚。如把 Fe(OH)3胶体的胶粒加入硅酸胶体中,两种胶体均会发生凝聚,说明 两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反电荷。 (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硅酸胶体胶粒带负电荷) 。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巨大分子数目的集合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 外观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鉴别无丁达尔现象静止沉降或分层有丁达尔现象 实例氯化钠、乙醇的水溶液泥水、油水Fe(OH)3胶体、淀粉溶液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 合 物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钠盐钾盐碳酸盐硫酸

4、盐 (3) ,能量升高,胶粒运动加剧,它们之间碰撞机会增多,而使胶核对离子的吸附作 用减弱,即减弱胶体的稳定因素,导致胶体凝聚。如长时间加热时,Fe(OH)3胶体就会发生凝聚而 出现红褐色沉淀。 四、电解质、非电解质 1、物质导电的原因:1.溶液: 2.金属: 2、电解质: 3、非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 ,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有一定外界条件: (食盐水溶液能导电,食盐固体 导 电) (3)电解质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SO2 CO2溶解于水得到的水溶液也能导电, SO2 CO2是 ) (4)某些难溶于水的物质,由于它们的溶解度

5、小,所以测不出它们的导电性,但是由于它们溶解于水 的部分能电离,所以属于电解质.(CaCO3是 ) (5) 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 . 五、电离方程式: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 的过程 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例如: Na2CO3 =2Na+ CO32- 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 。 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 。 盐的定义:电离时生成 七、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定义: . 2、离子方程式: 用 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 写出反应 拆: 把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物质(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 ,在溶液中 主要以固体或分子形式存在的物质

6、仍用 表示。 删: 删去 ,同时将系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查: 检查方程式的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 ,而且可表示 。. 例如 Ag+Cl-=AgCl 表示: 5、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规定: (1) 一律写化学 式. (2)固体之间(一般没有在 中进行)反应一般不写离子方程式. (3)浓 H2SO4、浓 H3PO4写 ;浓 HNO3、浓 HCl 写 形式 (4)微溶物生成物写 ,反应物为浊液时写 、为澄清溶液时写 八、离子共存(强调是离子大量共存):指离子间不发生反应, 1、离子反应条件: (1)复分解型:生成 、生成 、生成 。 (2)氧化还原型: 2、

7、离子不共存 (1)生成生成 物质而不共存;例如:H+与 CO32- 、SO32- 、S2- 、HCO3-、HSO3- 、HS- 等 (2)生成生成 而不共存;如: Ag+与 Cl-、I-、Br-等 (3)生成生成 而不共存;如: H+与 CH3COO-、ClO-;OH-与 NH4+ (4)发生 而不共存;如: Fe3+与 I-、S2-. (5)注意题干条件: A 无色透明:不含 等 B 强酸性:原溶液中含有 C 强碱性:原溶液中含有 注意某些特殊的离子的共存问题: H+与 OH 及弱酸根离子(如 CO32、SO32、S2、CH3COO、SiO32-等)和多元弱酸酸式根离子(如 HCO3、HSO

8、3、HS、H2PO4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OH与 H+及弱碱的阳离子(如 NH4+、Al3+、Mg2+、Fe3+、Al3+等) 和多元弱酸酸式根离子(如 HCO3 、HSO3、HS、H2PO4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九、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独立进行. 分析反应 CuO+H2=Cu+ H2O CuO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H2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1、得失氧的角度CuO:失去氧即发生还原反应、 H2 :得到氧即发生氧化反应 2、化合价变化角度化学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是 、化学反应无元素化合价 变化为 。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断标准)是 。 CuO失氧还原反应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剂、结论

9、: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 H2 得氧氧化反应氢元素化合价升高还原剂、结论: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 3、电子转移角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剂(CuO)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变为 产物 还原剂(H2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变为 产物 从电子转移角度给下列概念下定义: (1)氧化还原反应有 的反应. (2)氧化剂得电子, 化合价 元素的物 质. (3)还原剂失电子, 化合价 元素的物质. (4)氧化产物被 的元素对应的 产物. (5)还原产物被 的元素对应的产物. 十、单线桥、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1、双线桥:表示 的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结果.“谁变成了谁”

10、. 书写注意点:(1)标出变价元素化合价、(2)双线桥以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起止在变价的同种元素 之间,不指明电子转移方向、(3)桥线上标明电子得失数目,化合价升降,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由 指向 ,注明转移电子的数目.“谁给了谁” 书写注意点:(1)线桥从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2)箭头表示电子转 移方向、(3)数字表示某元素失电子也是另一元素得电子的总数。 十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据价态判断:最高价元素只有 、最低价元素只有 、中间价元素 2、据反应条件来判断:在用多种氧化剂氧化同一种还原剂时,氧化剂氧化能力越强,所要求的反应 条件 .因此,

11、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条件来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 还原性: 十二、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F2、Cl2、Br2、I2、O2、O3 等;高价元素含氧酸:浓 H2SO4、HNO3、HClO3等;高价含氧酸盐:KMnO4、K2Cr2O7、 KClO3等;某些(过)氧化物:nO2、Na2O2、SO3等; 高价或较高价金属阳离子:Fe3+、Cu2+、Ag+等。 、常见的还原剂: 活泼金属:K、Na、Ca、Mg、Al、Fe、Zn 等;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S 等; 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CO、H2S、HI、HBr、SO2及亚硫酸盐、等。 十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相等规律: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