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5300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城区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本试卷共 8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3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7 题。材料一材料一在俄罗斯,年轻人结婚时,新郎新娘会身穿礼服,到烈士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他们对英雄的景仰,这几乎成为俄罗斯年轻人举行婚礼的传统;在美国,到处可见以英雄命名的公共场所,为英雄修建的纪念塔或纪念堂景仰英雄,崇尚英雄,这是人类的一种美好天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说起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会想起尧、舜、大禹这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英雄,而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

2、英雄,同样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董存瑞、黄继光、杨靖宇每当我们怀想起他们当年的英雄壮举,神圣与崇敬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一种小说为我们认识英雄、解读英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它就是“红色经典”。“红色经典”也被称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般指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七年”间创作的、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一批作品。其中一批长篇小说,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代表作品有红旗谱红岩创业史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这些作品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色经典”对我国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作

3、品大多出自亲历者之手,作者亲身经历过作品所反映的那些重大事件,因此有有为历史和英雄“立传”的责任感。作品中许多重要的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精神追求和革命理想,具有很强的感召力,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作品出版后倍受瞩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多种文学形式。“红色经典”小说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在汲取我国传统小说艺术方法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林海雪原的作者就借鉴传统通俗小说手法,在情节安排上,曲折动人,一波三折,以奇制胜。书中活捉一撮毛、打虎上山、舌战小炉匠、会师百鸡宴、打破四方台等故事,惊险感人又富有生活气息,让人读来爱不释手。(取材于走

4、进“红色经典”)1.“材料一”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油然而生 B.倍受瞩目 C.以奇制胜 D. 爱不释手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色经典”小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的作者是作品反映的重大事件的参与者。B.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真实地反映了时代背景。C.小说出版后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D.很多小说借鉴了我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材料二很长时间以来,红色经典思想教育在学校渐趋空白,学生学习革命烈士爱国精神和了解共和国成立史已经不如以前浓烈。同时社会影视改编中出现一股改编红色经典的热潮和风气,但其内容却与原著出现很大差距,一般都趋向于娱乐性、低俗化,爱情取代了

5、革命而成为中心,反响也并不尽如人意。于是,有人提出“红色经典”改编必须遵循“尊重原著”的原则。如何尊重原著?尊重原著的什么?这又是摆在改编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一提到尊重原著,很多人就会把它等同于“还原原著”,即按照原著的本来面目进行改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所谓的“尊重原著”,决不是唯原著是从,而是对原著核心精神、思想内涵的忠实继承,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所创新,也应该有所创新。对“红色经典”自身而言,其核心的思想内涵就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革命理想、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戏剧理论家郭汉城说:“现在的一些改编者把人性卑微化,认为只有七情六欲才是人性,英雄的人性就是七情六欲,这是对文化

6、遗产的破坏,是自毁精神长城。”作为审美意识的某种反映,并非改编一定不行,而是得把握一个度。红色经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它不仅仅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还承载着整整一代人的生命经验,包含着一种质朴的、丰厚的道德情感。因此,每一个改编,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是一次历史意识、道德信心和生活趣味的考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把红色经典小说进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表现。文艺研究杂志社的陈剑澜认为,“红色经典”改编热持久不衰,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它抓住了当代人的怀旧情绪。虽然这个年代日趋个性化,灵动化,不固守一个或几个成规,但红色经典中那种爱国精神还是不应遗忘的。

7、我们没有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仍然存在甚至更加激烈,我们仍需全民一致的爱国精神来保卫自己的热土,国家的强大才有自己个人的荣耀。(取材于杨利景“红色经典”改编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李思红色小说接受的现状及意义)3.根据“材料二”属于“红色经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经典”的理由的一项是(3 分)A.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 B.承载这一代人的生命经验C.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 D.常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4.根据“材料二”对改编红色经典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必须按照原著的本来面目进行改编。B.应该在继承原著思想的基础上创新。C.反映英雄的七情六欲是低俗的倾向。D.改编

8、热持久不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材料三由徐克执导的 3D 电影智取威虎山讲述的是侦察英雄杨子荣假扮土匪打入威虎山,赢得座山雕的信任之后,与战友们里应外合一举剿灭了顽匪的革命传奇故事。影片上映两周之后票房便轻松突破 7 亿元。影片在情节和人物设计上并没有过多的改编,甚至保留了当年样板戏中的很多经典台词,让老年观众看到了历史和记忆的影子,同时,徐克以出色的特技效果和纯熟的叙事手段把老故事拍出了新味道。在“打虎上山”这一场戏中,突然出现的猛虎将路边小憩的杨子荣惊醒,也惊吓到银幕之外的观众。这只 3D 特效制作的老虎,体态威猛,动作迅捷,它的步步逼近带给观众一种“步步惊心”的感觉。影片中的杨子荣立即往树上

9、蹿,在树上与老虎展开周旋,在最后的危机关头,他迅速从树上冲下去,捡起猎枪,快速击毙了老虎。整个段落拍得干净利落,氛围拿捏得精准到位,给观众从视觉和心理上带来双重的冲击。在“守卫夹皮沟”这场戏中徐克充分利用了 3D 技术所营造的立体感,以几个主要人物,203 首长、白茹、高波、栓子为视点,展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斗,让许多观众为之热血沸腾。在“攻克威虎山”这场戏里,徐克大胆地将坦克、飞机、大炮等元素与原有故事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他把威虎山“变”成一个军火库,给飞机、大炮、坦克的出现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体现出威虎山守卫森严,难以攻入的特点。与之对比,解放军的装备则及其简单,只不过是一些寻常的枪支弹药

10、和粗制滥造的小土炮。于是,这便给“智取威虎山”提供了一个背景。随后,通过杨子荣智斗座山雕、巧除栾平、与解放军的里应外合拿下威虎山等戏份,将“智”的成分发挥得淋漓尽致。影片在惊险刺激的特技场面之中安插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不仅有解放军战士之间浓浓的战友情,有小白鸽和 203 首长之间悄然生发的朦胧爱情,更有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视觉的刺激与情感的激荡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深为动容,欲罢不能。此外,在故事结构上,影片一头一尾设置的两段现代戏码也颇有新意。韩庚饰演的留美学生姜磊作为故事的讲述人,担负起了让历史与当下观众建立对话的职能。影片以他的视角和口吻展开一个关于前辈的传奇故事。这样的叙述方式,也让导演有机

11、会充分施展想象力,能够把诸多商业片元素运用到影片之中。在演员阵容上,智取威虎山也体现出商业片的特质,不仅启用了梁家辉、张涵予等实力派演员担纲主演,林更新、佟丽娅、于男、陈晓、韩庚等新一代偶像明星也加盟其中,使得该片星光熠熠,引得众多粉丝前来捧场。5.“材料三”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剿 音 jio B.憩 音 q C.蹿 音 cun D. 悄 音 qio6.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电影智取威虎山能吸引大批观众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留了很多当年样板戏中的经典台词。B.使用现代化电影技术(如 3D)手段。C.结构上增加“故事讲述人”这一角色。D.选用大牌实力派

12、演员和新一代偶像明星 。7 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成功对红色题材电影的改编有哪些启示?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作答。(6分)二、本大题共七小题 ,共 25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8-14 题。材料一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

13、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悉师欤?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

14、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节选自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8选出成语中的加点词与列句中的加点字意思最接近的一项 (4 分)来源:学科网 行且求中以益也A. 延年益寿 B.多多益善 C. 精益求精 D. 受益匪浅 穷文辞以为师A. 理屈词穷 B. 穷凶极恶 C. 穷家富路 D. 穷原竟委9在横线处填入原文语句 (2 分)“材料一”中作者说自己“外不足当”这种压力来自于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韩愈师说中对此也有描述: “彼与年相若也。_,_。”10. 下列“其”字的用法以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A.仆之所避者名

15、也,所忧者其实也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其也11请把“材料一”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 分)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材料二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

16、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 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12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画线内容,写出一个四字成语。(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