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344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重组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1 1.已知某物种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B、C、D、E 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 可使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 已知的染色体状况 解析:据图分析选项 A、B、C 分别由染色体变异中缺失、增添和易位造成,没有新基因产生,而选项 D 中 c 出现的原因既可能是基因突变(基因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又可能是交叉互 换。 答案:D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都叫二倍体 B.单倍体就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多倍体在植物界中比较常见,几乎全部的动物都是二倍体 D.在育种过程中单倍体肯定可育,其优点是稳定遗传,后代不

2、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故 A 项错误;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不论含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故 B 项错误;单倍体一般是不育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C3 3.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 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点,下表 表示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变异 情况基因顺序变 化a123-476589b123-4789c1654-32789d123- 45676789A.a 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B.b 是染色体某一片

3、段缺失引起的 C.c 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d 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析:将 a、b、c、d 分别与正常的基因排列顺序 123-456789 分别作比较,可知:a 是5、6、7 这三个基因所在片段的位置颠倒引起的;b 是 5、6 这两个基因所在片段缺失引起的;c 是 2、3、4、5、6 这五个基因所在的片段颠倒而引起的;d 则是增加了 6、7 这两个基因所 在的片段而引起的。 答案:C4 4.2如右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 1、2、4、5 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 3、6 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

4、1 号染色体上 D.单倍体果蝇中可包含由 1、2、3、6、7 组成的一个染色体组 解析:1、3、5、7 或 2、4、6、8 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 3、6 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形中的易位。 答案:C5 5.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 32 条染色体,32 条染色体有 8 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解析: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每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推断一个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数目,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可推断染色体的组数。 答案:B6 6.下图和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和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重组和易位B.

5、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D.重组和重组 解析: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变化正确区分变异的类型。中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交换,属于易位。 答案:A7 7.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 AaB,乙为 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 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 D.可能是男性 解析:缺少一个基因可能是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没有与 X 染色体上相对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也可能是染色体的缺失,还有一种可能是该细胞中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基因 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类型而不能改变基因的数目。

6、 答案:C8 8.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3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解析:制作装片时细胞已被杀死,不可能观察到动态变化。 答案:C9 9.导学号 52240058 下列各图为不同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 C.丙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

7、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丁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解析:甲、丙可能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四倍体生物产生的单倍体;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不可能是二倍体,故 A、B、C 三项均错误。 答案:D1010.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解析:单倍体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故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所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一般不能结出米粒。 答案:D

8、111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图乙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 染色体变异 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 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B. C.D.4解析:由图甲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序变化可知,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该变异既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图乙表示在有丝分裂后期,因染色体没有 平均分配而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均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到。 答案:C1212.下列植物可以确定为单倍体的是(

9、) A.高度不育的植株 B.无性繁殖生成的植株 C.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 答案:C能力提升 1313.下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无子西瓜不结种子的原因是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C.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进行快速繁殖 D.二倍体西瓜的花粉诱导可与三倍体西瓜发生受精而产生无子西瓜 解析: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三倍体西瓜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因联会时紊乱而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是高度不

10、育的;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能够保留 亲本的性状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个体;三倍体西瓜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 配子,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只是起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而获取无子西瓜的作用。 答案:D1414.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发生变化。下面的甲、乙两图 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图丙、丁、戊分别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况。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和戊两种情况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解析:图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从而实现基

11、因重组,因此产生的结果中不会出现 f、K 基因;图乙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 产生的结果可能出现 f、K 基因。 答案:D51515.下图表示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图 ,它是由 倍体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图 ,判断的理由是 。 (3)如果上图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图 。 (4)如果图 C 中的植株是由某植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它是 倍体,形成 它的那个植物是 倍体。 解析:A、B、C、D 四图中依次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3,2,2,1,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一定是单倍体。染色体组数大于等于

12、 3 的多倍体植株茎秆较粗壮,染色体组数成单,减数分裂时会 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也就不能产生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 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所以图 B、C 表示的是二倍体细胞。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 的是单倍体,单倍体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则原体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是四倍体。 答案:(1)D 二(2)A 含有 3 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紊乱而不能形成正常生殖细胞,不能 产生种子 (3)B、C (4)单 四 1616.(2016 全国高考丙理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 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

13、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为单 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 AA 和 aa 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 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 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 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发生在基因内部,是个

14、别碱基或部分碱基的变化,所涉及的碱基数目往往比较少;染色体变异往往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 列顺序,所涉及的碱基数目比较多。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又包括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发生的变异。 (3)发生显性突变时,子一代个体(Aa)由于具有了显性基因 A,可直接表现突变性状,其 自交后,在子二代会获得基因型为 AA、Aa 的两种显性个体,但无法确定哪一个为纯合体,只 有让两种显性个体再分别自交,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才是显性突变纯合体。发生 隐性突变时,子一代个体虽然具有了隐性基因 a,但由于基因 A 的作用,子一代不能表现隐

15、性 性状,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的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才可表现隐性突变性状,具有该突变 性状的个体即为隐性突变纯合体。所以,最早在子一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 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AA); 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aa)。6答案:(1)少(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1717.导学号 52240059 四倍体大蒜比二倍体大蒜的产量高许多,为探究诱导大 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特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显微 镜、体积分数为 15%的盐酸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2)实验步骤: 取 5 个培养皿,编号并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 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 、0 、 、 、 的恒温箱中 1 h; ; 分别取根尖 cm,放入 中固定 0.51 h,然后用 冲洗 2 次; 制作装片:解离 制片; 低倍镜检测,统计 ,并记录结果。 (3)实验结果:染色体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佳低温。 (4)实验分析: 设置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对染色体染色还可以用 、 等。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