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4322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题汇编实验题汇编一、物态变化 20 (2015 连云港) (8 分) 用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 。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一组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 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 因为 ;另一组同学在烧瓶口上放置一乒乓球,继续加热,发现乒乓球 被顶起,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 答案 (8 分)84 不变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内26、 (2015 盐城) (8 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1)甲图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 (2)实验时,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直至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3)当水温上升到 80时.每隔 0.5min 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 , 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4)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温度并记录数据,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且每隔 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 6s.在同一坐标标系中,将小红和小华所测

3、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发现,小红的图像在小华的 (左/右)边.答案:(1)89.5 (2)变大 (3)99 先快后慢 温度升高,加快了汽化;与环境的温差变大,加快散热 (4)左9080甲乙第 20 题图216. (2015 南京)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l)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 3min 时,物质处于 态(4)图乙中,物体在 A 点时具有的内能

4、 (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在 B 点时的内能【答案】(1)较小 (2)晶体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3)固 (4)小 于二、光现象14 (2015 南京)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 A、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 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 【答案】 同一直线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倒立 27 (2015 苏州) (4 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

5、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 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 论: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 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 片上是否有A的像 第 27 题图3(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 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答案】 (1) 较薄 (2)像与物大小相等 (3)后(4)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关于镜面对称22 (2015 淮安) (3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取完全一样的蜡烛 A、B,点燃蜡烛 A,在玻璃板的另一

6、侧移动蜡烛 B 只某一位置时,B 与 A 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用光屏替换蜡烛 B,光屏上接收不到 A 的像,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像。(2) “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试验方案_(选填序号)绘制光路图来分析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 【答案】 (1) 相等 虚 (2)14 (2015 扬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 ON 向前、向后折的纸板 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 AO 射到 O 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 究,

7、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 ;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 ON 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 的纸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 。 答案: (1)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不能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多次 实验三、光的折射 透镜 30(2015 南通)(5 分)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 的 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 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2)小华测焦距 f 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 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

8、光斑时,测得 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 l,将白纸再远离透 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序号12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4小的光斑,则 l f(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 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 l 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 纸上的光斑大小将 。 【答案】 (1)缩小、漫、右 (2)小于、逐渐增大 29(2015 常州)(9 分)2014 年 7 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而形成的_像,真正

9、的虾在水中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 A 点向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上下)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 A2cm B7cm C9cm D10crn 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左/右)移(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答案】 (1)折射、虚、E、B (2) 下 B 硬度大24 (2015 镇江) (6 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

10、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的,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如图 1 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 A 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 的 方:筇 24 题图 I 第 24 题图 2(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 B 处(图中未标出) 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 、 “缩小”或“等大” )的像: (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 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 A 间的距离为/L,如图 2 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

11、、 “F右,则木 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匀速拉动木板。 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 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 MN 左右两侧的 P、Q 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 MN 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 MN 后滑行的距离 x1和 x2。 小明想根据 x1和 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为能根据 x1和 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

12、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简述改进方法: 。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 至 MN 过程中的速度 v 和时间 t 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 ) 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 (1)左、不需要 左 (2)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 MN 时的速度相同,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 MN 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 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 x1 和 x2, b b 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20 (2015 扬州)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

13、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B) A滑块的质量 m1 B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 m2 (2)根据 可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i= 。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3)小桶落地后,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i f2。 () (4)实验中难以判断滑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对上述实验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2 分) 答案: (1)B (2)二力平衡 m1g (3)=(4)拉动木板向左运动,使滑块保持静止状态,测出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即可

14、。 (2 分)甲 乙 丙10七、压强和浮力24. (2015 南京) (3 分)利用吸管可以做物理小实验(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a用手指封住管口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c将吸管插入水中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字母) 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的存在(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 B 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 A 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填序号) 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答案】 (1)cabd 大气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