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乐器戏服舞台装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23821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乐器戏服舞台装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音乐乐器戏服舞台装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乐器戏服舞台装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乐器戏服舞台装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器文畔乐器:弓弦类:潮州二弦、椰胡、提胡、中胡、大胡、板胡、大提琴、倍大提琴等吹奏类:潮州大中小唢呐(俗称“的禾”或“ 大、中、小吹” )、潮阳笛套等弹拨类:扬琴、秦琴、月琴、三弦、大三弦、琵琶、中阮等武畔乐器:皮革类:大鼓(又称战鼓) 、低音鼓、中鼓、哲鼓、苏鼓木革类:潮州手板、低音板(木鱼板) 、中音副板、高音副板铜质类:深波、曲锣、斗锣(又称战锣、撑锣) 、苏锣、月锣、钦仔(又称空仔) 、九仔锣、铜钟(现已少用) 、铜磬、深波钹、苏锣钹、钹仔、吊钹、号头(吹奏类) 椰胡俗称冇(怕)弦 ,史称潮提,又称辅弦,是辅助主弦的意思,它是闽南以至潮州地域音乐文化的代表深波潮州大锣鼓打击乐器之一,

2、为潮州音乐与潮剧特有的打击乐器音乐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清代中叶以后,它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显得灵活多姿。潮剧中有传统曲牌二百多支,乐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伴乐部分,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又不断吸收了潮州大锣鼓乐、庙堂音乐、民间小调乐曲等,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善于表现感情的变化。潮剧音乐和潮州音乐的音律,一般为相对的七平韵律或是混合律潮剧伴奏音乐和潮州音乐虽为不同的两个范畴,但它们互为补充,互相融合。潮剧的伴奏中少不了诗弦乐、潮阳笛套音乐、庙堂音乐等,而潮州音乐中的潮州大锣鼓,则是从潮剧的戏台锣鼓中演化得来。戏服潮剧戏服,

3、是舞台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官阶区别和等级区别,并反映在服装的式样(款式) 、颜色和图案花纹上。(皇帝穿龙袍,朝臣穿蟒袍,地方官(州县府官)穿官袍)其次是实行衣箱规制,全部戏服以明代的生活服饰为基础,参用其他朝代的一些服饰,按其基本式样,归为35类左右,这35类,通过图案、色彩的变化,组成100多套常用服饰,适应于上起秦汉,下至宋元明各个朝代的不同人物的穿戴。一般戏班的衣箱里,只具备100多套服饰,便可应付所有剧目人物穿用(清装戏除外)第三,舞台上的戏服无寒暑四季之分,一年四季均可穿戴.戏台广场戏戏台潮剧初时的演出规制是席地而演的“涂脚戏”,经过在田野

4、搭台演唱的“摔桶戏”阶段以后,才出现“竹帘戏” 。广场戏的戏台有固定和游动两种。固定戏台一般建在关帝庙、妈宫前或私人庭园中,如揭阳北门关帝庙古戏台、澄海莲阳古戏馆和潮州廖厝围卓兴庭院戏台等。游动戏台却真正是潮汕的“土特产”, 现收藏于潮州市博物馆的清康熙年间潮州画家陈琼所作修堤图中的“演戏庆功”画幅中便可以看到这样的六柱戏棚。舞台装置潮剧演出的舞台装置,从初期到现代,由简单陈设到布景灯光的运用,经过多次变革的漫长历程。早期(清末民初) ,台中挂竹帘,台前摆一桌二椅.1952年开始改为布幕镜框式舞台形式,台前逐渐增加一些半立体景物及木制现实桌椅。1960年以后,开始采用天幕布作幻灯投影,台前普遍用射灯。挂竹帘棚面这种挂竹帘演戏的古老舞台装置,有元明南戏的遗风。绣帐幔台面绣帐幔台面,是20年代至30年代潮剧班时兴的舞台装置,俗称三门四柱 式绣棚面。布画台面布画台面装置,在时装文明戏兴起后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