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23702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第四章,计算机机房设计要求以及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计算机机房安全分类 场地的选择 供配电系统 机房设备安装与布线 其他防护与安全管理,引言,一、造成计算机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的不可靠; 环境干扰及自然灾害等原因; 无意识的工作失误、操作不当; 认为破坏及病毒侵入。,二、计算机房技术条件和安全要求相关的标准或规范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工业部;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机械电子工业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电

2、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安全分类,一、安全项目包括:场地选择、防火、内部装修、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防水、防静电、防雷击、防鼠害、电磁的防护。,二、计算机房的安全分类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计算机房的安全分为A类、B类、C类三个基本类别: A类:对计算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房安全措施; B类:对计算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房安全措施; C类:对计算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房安全措施;,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要求详见表1。,表中

3、符号说明: :无需要求;:有要求或增加要求;:要求,根据计算机机房安全的要求,机房安全可按某一类执行,也可按某些类综合执行。注:综合执行是指一个机房可按某些类执行,如某机房按照安全要求可选:电磁波防护A类,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C类。,第二节 场地的选择,一、机房场地选择安全要求(B类),1)、设置于建筑物的安全区;(信息系统机房位置的选择),2)、避开易发生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区域;3)、避开有害气体来源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4)、避开低温、潮湿,落雷区和地震频繁的地方;5)、避开强扰动源和强噪音源;,6)、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7)、避免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4、;8)、避开重盐害地区;9)、避开有鼠害和虫害的地区。,二、位置要求,1、 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为了改善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环境,减少无论来自建筑物上空的云际闪,或是来自邻近的云地闪及建筑物本身遭受直接雷击造成的电磁感应的侵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 、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

5、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宜选择在大楼低层的中心部位,并尽量远离建筑物外墙结构柱子(用作防雷引下线的结构内金属构件)等可能的雷电泄放通道。,、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重要程度,设备机房宜设置在LPZ区以上区域,最好在LPZ2、LPZ3及更高的区域内。 、栅格形大机房计算机机房的系统使用空间应远离栅格。,三 面积要求,、计算机房面积的确定,1)、S=(57)Sb式中:S计算机房的面积,m2Sb与计算机系统有关的并在机房平面布置图中占有位置的设备的面积,m2Sb机房内所有设备占地面积的总和,m2,2)、S=KA 式中:S计算机房的面积,m2 A A 机房内所有设备台(架)的

6、总数K系数,取值(4.55.5)M2/台(架)机房的最小使用面积20 m2,四、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等环境要求,第3.2.1条 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 第3.2.2条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第3.2.3条 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第3.2.4条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第3.2.5条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3

7、.2.6条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五 机房的其它要求,、机房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A类机房),、机房对尘埃浓度的要求机房对尘埃浓度有严格的要求,一般粒度0.5um,浓度10000个.dm-3、网络机房对腐蚀性气体的要求对大气含量较高的SO2、H2S等腐蚀性气体有所限制,SO2气体浓度0.15,H2S气体浓度0.01,、机房对振动和冲击的限制 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和水平间的振动加速值a0.5m.s-2、机房对噪声的限制 中国70dB以下,美国为5261dB,日本4565dB,前苏联6575dB,、机房照明要求机房照明应无眩光,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Ix

8、,应设事故照明,距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5Ix。,、防静电要求机房地面敷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其系统电阻介于1.01051.0108之间。 机房防静电可从两个方面着手,机房角度:主要是降低静电产生的几率;设备角度:提供设备本身抗静电的能力。,第三节 供配电系统,一、 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庆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二、关于配电设施,机房应设专用配电室,并由专用线路供电.机房专用配电室内应设置低压()进线配电柜及二次配电柜,其他动力设备及照明应另设专用配电箱。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由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机房专用配电室应装设空调设备 电子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应按设

9、备的要求确定。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主机房设备。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设备应该由专用电源(变换设备加蓄电池)供电,或者由供电。,三、电源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伏。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采用TN交流配电系统时,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或TN-C-S的接地方式。,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注:一般额定容量要求 1)、在额定电压下,计算机系统总容量或总电流是供电量的50%70%; 2)、各分机所要求的工作电流,即设备稳定工作时的额定值,对有较大启动电流时,提供的电流应大于额定电流的35倍,单

10、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四、电源分极及积极供电要求,、 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可划分为A、B、C三级(见表6.1.2)。,表6.1.2 供电电源质量分级,、对于安全防护为类型机房,给机房专用配电室供电应由二路市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另加柴油发电机供电系统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对于类机房,应由二路市电或一路市电另加柴油发电机自动切换互为备用;对于类机房,可由一路市电供电。,五、专用电源及不间断电源(),当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和隔离防护措施

11、。,当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可选用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蓄电池机械贮能电机型不间断供电装置或柴油机不间断供电装置。 )、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启动方式等仍不能满足要求时: )、一般稳压稳频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 )、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时; )、电子计算机系统实时控制时; )、电子计算机系统联网运行时。,当采用表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现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采取限制谐波分量措施。 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及一般照明除应急照明及安保

12、系统外,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为主机供电的专用电源或,其容量应留有足够裕量。,第四节 机房设备安装与布线,一、布线的一般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 、配电柜(箱)输出路数应满足各用电设备要求,并留有备份,各条线路应有独立保护开关,并应标明负载。 配电柜或箱内应设专用线端子排,导线及端子应排列整齐、牢固、导线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机房内不同电源的配电系统应安装互不兼容的固定插座,各插座应有明显区别标志。 机房内配电线路的保护应符合GB50054的规定,线路应选用难燃型电线电缆或采用防延燃措施。

13、 布置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的路由走向时,应尽量减小由线缆自身形成的感应环路面积。,线路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进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 电源线路应穿金属管(槽)或采用铠装电缆,管(槽)应互相电气连通并良好接地。 在室内应沿专用的信号电缆槽布线,避免沿大楼结构柱或紧贴外墙敷设;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主干线的金属线槽宜敷设在电气竖井内。强弱电电缆不宜同槽敷设,以减小干扰 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

14、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二、计算机机房各项目间的距离要求,、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的净距宜符合下表:表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名 称 最小净距(m) 配 电 箱 1.00 变 电 室 2.00 电 梯 机 房 2.00 空 调 机 房 2.00,、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它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5.3.3-1的规定。 表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它管线的

15、净距,注:如线缆敷设高度超过6000mm时,与防雷引下线的交叉净距应按下式计算:S0.05H 式中:H 交叉处防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mm); S交叉净距(mm)。,4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规定。 表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力电缆的净距,注:1、当380V电力电缆的容量小于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即两个不同线槽或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且平行长度小于等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以是10mm。 2、电话线缆中存在振铃电流时,不宜与计算机网络在同一根双绞线电缆中。,表格: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净距;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力电缆的净距,分别引自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三、网络布线注意事项,、同轴粗缆 粗缆铺设不应绞结和扭曲,应自然平直铺设; 粗缆弯角半径应大于; 安装在粗缆上各工作站点间的距离应大于米; 粗缆接头安装要牢靠,并且要防止信号短路; 粗缆走线应在电缆槽内,防止电缆损坏; 粗缆铺设拉线时不可用力过猛,防止扭曲; 每一网络段的粗缆应小于米,数段粗缆 可以用粗缆连结器连接使用,但总长度不可大于 米,连接器不可太多;每一网络段的粗缆两端一定要安装终端器,其 中有一个终端器必须接地;同轴粗缆可安装在室外,但要加防护措施,埋 入地下和沿墙走线的部分要外加钢管,防止意外损 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