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72368 上传时间:2017-04-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2003车产业增长速度之高、形势之好出乎许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预期。但在一片叫好声中,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三大问题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一、汽车企业仍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虽发展很快,但去年上市的数十款新车大部分是合资公司通过散件组装)和 散件组装)的方式快速推向市场的,汽车特别是轿车的新产品开发和推出的重要环节基本上被外商所控制,我国汽车企业有沦为跨国公司附庸的危险。在各方面对我国汽车工业应采用韩国模式(产业主导型即自主开放型)还是巴西模式(产业依附型即外资主导型)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国汽车工业已不自觉地转向了巴西模式。德国大众公司宣称其去年在中国

2、销售了 50 万辆汽车,就包括旗下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这两个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企业;广州本田和上海通用也成为日本本田和美国通用在全球赢利最高的子公司。在汽车企业的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购买外方的汽车零部件和付给外方的技术开发费用;在汽车企业所赚取的巨额利润中,外方还要再分走一大块。在目前政策上不允许外方控股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全球战略和占领我国汽车市场的考虑,有意削弱合资企业中我方自主开发汽车新产品的能力,并控制技术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取得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一旦政策松动,几乎所有外方都谋求控股或独资,在基本上没有轿车整车开发能力的情况下,汽车合资企业中我方处于尴尬境地,国内汽车市场已成

3、为世界几大跨国公司角逐的天下,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二、汽车产业散乱局面仍未改观汽车工业是规模效应比较突出的行业。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看,汽车企业数量不断减少并向寡头企业集中是一个发展趋势。1964的 36 年间,世界上轿车和旅行车整车制造企业的数量从 52 家骤减到 10 家,目前,已初步形成六大跨国集团和三家独立的汽车公司,即“6+3” 格局,这六大跨国集团的汽车年产量均在 400 万辆以上。但目前我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却多达 100 多家,全国有 27 个省(市)生产汽车,有 17 个省(市)生产轿车,有 23 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不少地方政府都把汽车工业作

4、为本地区支柱产业,在汽车工业赢利效应的示范下,新的汽车项目纷纷上马。由于整个汽车工业竞争不充分,汽车项目赢利过于容易,导致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仍存在较高的成本,政府主导型投资行为和地区间封锁仍较为严重。三、汽车消费环境仍有待改善近两年国家将“鼓励汽车进入家庭”作为扩大内需的政策之一,先后出台了汽车信贷消费政策、放开汽车价格、清理各种汽车收费项目等多项利好政策,使汽车进入家庭的时间明显提前。但汽车消费政策酝酿多年仍未出台,在“鼓励汽车进入家庭”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税费过高和搭车收费及不合理收费等现象仍较为严重。抑制汽车暴利、与国际惯例接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汽车召回制度在汽车业界的反对下一再流产。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阻力重重。汽车产业政策摇摆不定的情况时有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