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723351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糖药周1011幻灯片(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INSULIN AND ORAL HYPOGL YCEMIC AGENTS,中南大学药理学 涂江华,糖尿病概况,11月14日 为世界糖尿病日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预计到2025年可达5亿,新增加的约2/3或3/4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3级跳,1994年为2.5%,2002年为5.5%,到2008年达9.7% 2011年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00万人,糖尿病前期患者达1.24亿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糖尿病大国。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患病率不断增加的同时,患者血糖达标率却不到30%。,流行病学,糖尿病概况,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 患2型糖尿病的日本人和中国人3

2、0%肥胖 北美人6070%肥胖 Pima印第安人和南太平洋的Naura和Samoa人全部肥胖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的(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及体力活动不足,易导致肥胖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概况,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因素有持续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等。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越多,自我保健越好,寿命就越长,除医生以外,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代谢紊

3、乱性疾病 从胰岛B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 ,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在这一整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异,均可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概况,糖尿病概况,分型 1型: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 2型: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为主)及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所致,治疗: 综合治疗原则: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所分泌的蛋白激素,由A、B两条肽链组成,借2个二硫键相连。 1921年由Banting和Best分离。 1965年由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

4、胰岛素 1982年后应用重组DNA技术成功地合成人胰岛素 目前,药用的主要是从动物(猪、牛)胰腺中提取,图31-1 胰岛素原结构示意图,胰岛素化学结构,胰岛素生理药理学作用,血糖下降,胰岛素生理药理学作用,2.脂肪代谢:,脂肪酸的转运,脂肪合成,分解,游离脂肪酸与酮体生成 3.蛋白质代谢: 氨基酸的转运,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分解,胰岛素生理药理学作用,胰岛素对肌肉、脂肪、肝脏组织的物质代谢作用,图31-2 胰岛素受体模式图,受体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胰岛素受体模式图,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单位上酪氨酸激酶,并使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细

5、胞内活性蛋白的磷酸化级联放大,导致生物效应产生,胰岛素作用机制,细胞分子水平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PTP1B: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 IR:胰岛素受体 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 PI3K:磷脂酰肌3激酶 PIP2: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PDK1:3磷脂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 PIP3:三磷酸磷脂酰肌醇 AKt:蛋白激酶B;PKC:蛋白激酶C;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4,胰岛素体内过程,口服无效、皮下注射,与组织结合,肾排,肝、肾灭活 谷胱甘肽转 氨酶还原后蛋白水解酶 水解或胰岛素酶直接水解,为延长时间,用碱性蛋白与之结合,再用少量锌使之稳定,注射后沉淀缓慢释放吸收,胰岛素制剂,通过重组DNA技术

6、合成类似物 将氨基酸顺序颠倒,将原链中28位脯氨酸变为赖氨酸,29位赖氨酸变为脯氨酸 具有明显的胰岛素类似物生物效应,但减少胰岛素二聚体和六聚体的形成,易吸收,为速效类制剂 防低血糖反应。,赖氨酸脯氨酸胰岛素 Insulin Lysine Proline,口服降糖药分类及常用药物,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分子结构,图磺酰脲类药物作用机制示意图 SUR:磺酰脲受体,胰岛素,胰岛B细胞上有磺脲受体 D+RDR阻滞ATP敏感钾通道,阻止钾外流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内流触发胞吐作用,胰岛素释放,磺脲类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作用特点,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阻滞钾通道IK(ATP) 促进胰岛素释放 长期用药: 抑制

7、胰岛素代谢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 亲和力增强 (改善2型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及/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磺酰脲类,Insulin的作用,(Insulin与其受体结合能力等;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Glucose从肠道的吸收 肌肉等外周组织对Glucose的摄取和利用 糖原异生,促进糖无氧酵解,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PS:不促进胰岛素分泌,不引起低血糖 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噻唑烷二酮类- PPAR选择性激动剂 增加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PPAR)药物与核受体结合,激活核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

8、影响糖、脂肪代谢基因的转录,使胰岛素的作用放大,竞争小肠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减缓葡萄糖吸收 ,餐后血糖峰值下降,胰岛素增敏药,-葡萄糖苷 酶抑制药,刺激胰岛素分泌,也称为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餐时血糖调节药,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作用相似:可阻滞胰岛B细胞膜上的ATP敏感钾通道,抑制钾外流,使细胞膜去极化,从而开放电压依赖钙通道,细胞外钙内流,促进胰岛素释放,降低血糖。,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临床应用,饮食、锻炼+胰岛素,胰岛素,注:格列本脲、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分泌,可用于尿崩症,首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胰岛素临床应用,口服降血糖药临床应用,磺酰脲类,

9、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轻、中度2型患者 尿崩症(氯磺丙脲、格列本脲 ) PS: 是不太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 其降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的相当数量的(至少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口服降血糖药临床应用,双胍类,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2型患者 与磺酰脲类合用 1型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明显者,PS: 主要适应证是症状轻体型肥胖或超重的2型患者,如不满意可加用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临床应用,-葡萄糖苷 酶抑制药,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轻症2型患者 与磺酰脲类合用 1型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明显者,PS: 适用于餐后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病人。 单用本类药物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口服降血糖药临

10、床应用,胰岛素增敏药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餐时血糖调节药瑞格列奈repaglinide,2型糖尿病 老年人糖尿病,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也可与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合用,胰岛素不良反应,动物 制品,牛胰岛素多见。现在少见。 但有IgE介导的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 处理:抗组胺药物治疗,必要用糖皮质激素。严重过敏反应必要时按过敏性休克处理,最易发生 轻:摄食或饮糖水 明显:50GS,2040 ml iv,胰岛素不良反应,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耐受性):,急性抵抗:由于合并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所致。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妨碍了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 慢性抵抗:

11、系指每日必须用200u以上的胰岛素并且无并发症者,机制:,1、人体多次注射胰岛素1个月后,体内出现抗胰岛素抗体 2、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受体后缺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等因素 处理: 换用低抗原性、高纯度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制剂。适当调整剂量。无并发症者用 Insulin 200 Ud,口服降血糖药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相互作用,案例,患者,女,22岁,17岁时被诊断为糖尿病,长期服用胰岛素治疗,一周前因自行更换口服甲苯黄丁脲,出现口渴,尿量大增,疲倦无力,食欲减退。今起床四肢厥冷,不时恶心、呕吐,呼吸加速,神志模糊,来院急诊。检查体温36.9度,心率100次/分,测血糖27mmol

12、/L,尿糖+,尿酮体+,C02结合力11mmol/L,血钾3.4mmol/L,诊断: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经补液、胰岛素治疗和补钾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案例分析,本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需终生服用胰岛素治疗,但因换磺酰脲类药物,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胰岛素可使血糖降低和酮体生成减少。 补液可纠正高渗性利尿造成的机体脱水。 胰岛素治疗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易致低血钾,因此治疗过程中注意补钾。,硫脲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的作用、用途? 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及与临床应用的关系。,思考题,第32题(A型题):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最根本的区别是 A 发病

13、年龄不同 B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差异 C 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D 病情发展快慢不同 E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时机不同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B,第33题(A型题):关于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不正确的是 A 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B 可减轻胰岛素抵抗 C 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D 可单独使用 E 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C,第34题(A型题):双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 可促进糖原异生 B 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C 不妨碍葡萄糖在肠内的吸收 D 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者也有降糖作用 E 可增加血清胰岛素水平 答案:

14、,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B,第35题(A型题):关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正确的是 A 作用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苷酶 B 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C 不能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D 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 E 可以与磺酰脲类、双胍类和胰岛素合用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C,第14题(A型题):磺酰脲类降血糖作用环节是 A 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使内源性胰岛素增加 B 可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C 增加葡萄糖的转运 D 抑制糖原的分解和异生 E 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者也有效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A,第15题(A型题):胰岛素中加鱼精

15、蛋白及微量锌的目的是 A 增加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B 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缓慢释放、吸收 C 收缩血管,减慢吸收 D 减少注射部位的刺激性 E 降低排泄速度,延长作用时间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B,第16题(A型题):双胍类降血糖作用机制是 A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 刺激胰岛B细胞 C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D 促进葡萄糖的排泄 E 抑制糖原异生,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E,第17题(A型题):患重度感染的重症糖尿病病人宜选用 A 甲苯磺丁脲 B 格列本脲 C 苯乙双胍 D 胰岛素 E 精蛋白锌胰岛素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D,第18题

16、(A型题):胰岛素与磺酰脲类共同的不良反应是 A 胃肠道反应 B 粒细胞缺乏 C 胆汁淤积性黄疸 D 低血糖 E 过敏反应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D,第19题(A型题):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促进糖原合成和贮存 B 抑制糖原的分解和异生 C 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 D 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E 减少氨基酸的转运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E,第21题(A型题):关于胰岛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这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酸性蛋白 B 多由猪、牛胰腺提得 C 口服给药吸收快而完全 D t12时间短,但作用维持时间长 E 主要在肝、肾灭活 答案:,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点津,C,第22题(A型题):对甲苯磺丁脲的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B 对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者无效 C 长期服用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 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 E 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及肝损害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