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335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专题一写作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专题一 写作导学案写作导学案训练目标 掌握把说明对象说得清楚明白的方法要领: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文是运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文体,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 。怎样才能做到清楚明白地说明呢?第一,应该明确说明文的写作目的。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客观事物,介绍科学知识,让读者看得明白,读得懂。这就要求说明文的语言应通俗易懂。第二,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事物的特征即事物本身的独特属性,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是个体与类之间的差异性。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特征才能对事物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例如

2、要说明“蜘蛛” ,就要了解蜘蛛的特点,蜘蛛这种小动物最突出的特点是自身能分泌一种黏液,结成丝,并用它来捕食昆虫,这一点也是蜘蛛与其他小动物最为不同的一点。要说明蜘蛛,就要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否则,就很难说得明白。要做到围绕特征来说明事物,就得认真仔细地观察研究事物,找到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对事物本身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说明事物的说明文是这样,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也是这样。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写作说明文的关键。第三,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时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即以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为序。如事物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古及今,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产品的

3、生产程序等,一般采用时间先后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即以介绍事物的外形特征、构造特征为目的,按照事物的内外、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上下等的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介绍场地的布局、介绍物体的结构等大多采用这种顺序。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主要用来说明事理,揭示事物的内涵、性质及原因。说明文一般不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多种说明顺序综合、交错使用。第四,要把事物或事理说得清楚、明白,还应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以下是说明文写作中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为了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事理有个明确的概念,作者用准确、简单、科学的语言给被说明的事物下定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常用“什么

4、是什么”的判断句式。作诠释。作诠释是对事物、事理的某些特点作出解释说明,揭示概念的部分含义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与下定义的方法相似,它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不像下定义那样严谨、讲究科学,可以随意些,形式也不拘一格。举例子。举例子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作比较。作比较分为两类。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可以把同类的两个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突出事物的特征。另外,还可以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事物、事理,会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用已知的、熟知的事物来形容未知的、抽

5、象的事物,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便于读者接受。列数字。为了说明得更加准确、具体而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还有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第五,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易懂。这是由说明文的科学性、知识性决定的。说明文要介绍客观事物,介绍科技知识, “准确”是至关重要的。表示时间、空间、程度范围的词要准确无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说明。例如“基本上” 、 “大约” 、 “左右” 、 “在当时” 、 “比较” 、 “大多数” 、 “几乎” 、 “许多” 、 “可能”等词的准确运用,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另外,语言还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课内文本借鉴请以景

6、泰蓝的制作为例,研讨该文是如何把这一制作工序说得清楚明白的。可以参考以下角度:说明对象的特征提示 该文紧紧扣住了景泰蓝制作的手工特点来写。说明顺序提示 该文是一篇工序说明文,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顺序说明,同时注意了详略得当,详写“掐丝” 、 “点蓝”两道工序。说明方法提示 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从而完整、具体而翔实地说明事物。课文第 4 段,作者先以“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为这一工序下定义;然后举例说明“譬如粘一棵柳树吧” ;再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将每片叶子两笔说成“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 ;最后将掐丝和刺绣进行了比较,充分说明掐丝的精细。通过这短短

7、的二百多字,我们对掐丝工序有了一个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而且很完整、生动。说明语言提示 准确、通俗、平实的说明语言。课文第 4 段中有“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一句;第 6 段中有“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一句;第 7 段中有“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一句;还有“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这四句话中加点的四个词在意义上很相近,但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精细”一词有“精密细致”之意,也有“精明细心”之意,用在文中,表现作

8、者对掐丝工序的总体评价是恰到好处,精密细致的掐丝工艺和精明细心的掐丝工人是这一部分的主要说明对象。第 2 句“细微”一词指细小、微小,文中此处要说明的就是减小膨胀率,使热胀冷缩的影响降到最小,重心就是围绕一个“小” 。第 3 句的“细致”与第 4 句的“细密”的差异就在“致”与“密”上,第 3 句作者就图案画的整体而言,应该说“精致”与“细密”两层意思并重,不能只偏向一方,而第 4 句明显是紧承上句的“密密麻麻” ,因此用“细密”最准确。从这四个词的使用上可以看出此文在语言运用上的匠心。二、课外文本借鉴阅读下文,围绕“该文是如何把牛这个说明对象说得清楚明白的”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研讨。牛徐 婧牛郎

9、织女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一对恩爱的夫妻最终被银河阻隔不过,今天我们要谈的不是牛郎织女的悲惨遭遇,而是一个曾经帮助他们的动物牛。由牛郎织女的故事开头,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不失为一个吸引读者的好方法。说起牛,大家都十分了解,它有着宽大而结实的身躯,头上有双角,身后还有一条为了驱赶蚊虫而时常甩动的尾巴牛的这种形象给人一种忠诚、可靠的感觉。在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的情景,牛与牧童那种亲密的关系,让人了解到牛是一种极温顺的动物。但是,再温顺的动物也会有犯急的时候, “牛脾气”可不是虚传的。瞧,那红斗篷前的斗牛,不知是斗篷的映衬,还是怒血上涌,它两眼通红,喘着粗气,尥起蹶子,随后如箭一般冲过

10、去,那气势可不得了。介绍牛的外形和给人们的总体感觉,因为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写得简略。用描写的方法形象地介绍了“牛脾气” ,具体可感。这一段的段意可以概括为:简要说明了牛的性格特征。炎帝是华夏文明的始祖,他被奉为太阳神、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传说他长了一个牛头。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牛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牛在农业、工业、医药业确实有着不小的贡献。由传说引出牛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这一段在文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下文的纲,决定了下文说明的顺序。牛是最早被人驯化的动物之一。自从人类开始出现在田埂上,周围便能看到它的身影。千百年来,它始终伴随人们翻起同样的土地。过去,耕田、拉车、

11、牵磨,这些都是牛的活,现在,这些活儿都由机器来包办了,牛则另有任务产奶,长肉,产毛。牛绒制成的衣服又美观又暖和,牛排味美可口,而牛奶则是最好的食品,据说,日本人非常重视喝牛奶,他们自豪地宣称是被牛奶壮大了的民族。介绍牛的工业和农业用途,突出了牛的献身精神。牛除了可以为人类提供衣食以外,还有许多药用价值。水牛角是中医药里重要的凉性药材,水牛角还可以制成梳子,经常拿它梳头,能起到舒筋活血,黑发亮发的作用,对身体十分有益。另外,牛身体中的胆结石,中医称为牛黄,价追黄金,是一味重要的药材。介绍牛的药用价值。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牛的价值也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那就让我们继续去探究,让牛更

12、好地为人类服务吧。上面两段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牛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牛对于人类的贡献。条分缕析,明白晓畅。问题:本文在清楚明白地说明事物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答:_答案 这篇说明文可借鉴之处有:第一,角度独特。本文不是泛泛地介绍牛的知识,诸如牛的种类、繁殖、放养、特性等,而是从“牛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这个角度出发,着重介绍牛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与人的关系。文章中牛郎织女的传说和炎帝的传说,无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运用的。第二,层次清楚。总体上采用了“总分”的说明结构。开头点出说明的对象,紧接着说明了牛的性格特征,突出其忠诚和“牛脾气” 。下面几段则从牛在工业、农业、医药业等方面与人的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13、层次清楚了,说明的重点也就一目了然。第三,生动形象。牛郎织女、炎帝的传说的引用,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的情景以及斗牛发威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要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特别要注意:1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说明文十分讲究内容的科学性,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内容才科学,介绍的内容和解说的事理才能为读者所理解。2用词要准确在说明事物形态、性质、功用或操作程序时,必须将数量、范围、程度、次序等表达清楚、恰当,尤其要注意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的选用。3条理要清楚写作时,究竟使用哪种说明顺序,主要是根据说明对象的自身规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确定,没有

14、固定的格式。4运用恰当的说明语言说明文是解说事物或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因此,它对语言的要求既不像记叙文那样追求生动形象,以感染读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讲求雄辩阔论,以说服读者。它强调的是准确、简明。当然,不同类别的说明文也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要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以及读者对象灵活选择。病例展示筷 子筷子的结构简单、原始。它就是由两根小棍组成的,通常是用木、竹、塑料、象牙等材料做成。(介绍组成和材质,言简意赅,此处可用比喻增加其生动性)筷子的长度一般是 25 厘米左右,夹菜的下端为圆形,手执的上端呈方形。圆形的下端直径通常在 2 毫米左右,从下到上略有增加。筷子主要用于人们吃饭。(“主要

15、”二字准确,在现实生活中,筷子还可以开酒瓶、敲碗行令等)吃饭时,人们常用右手执筷,将两支筷子团在一起,通过手指控制两支筷子的聚合与分开,从而将食物准确地送入操作者的口内。筷子也和人的喜乐相关,古人在酒酣之际,还会以筷击碗,和而歌之,极尽欢娱!(此处可以用事实来说明)筷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由于筷子的方便实用,最后还出国了,流传到日本,有了圆锥形的筷子,这种筷子是为了适应日本吃生鱼片而形成的,下端是尖的,这样可以插入鱼片中。(如能对其悠久历史举例就更好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人们通过对筷子的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又赋予了筷子艺术品的角色。升格路径1内容单薄。升格要点:动笔之前要花大工

16、夫搞调查研究,多渠道阅读有关资料,详细了解事物的特点,熟悉说明的事物。如有条件,进图书室,上互联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加工、思考,熟悉说明事物的机理、功能、特点、性质,以己昭昭,才能示人昭昭。2条理不够清晰。升格要点: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写作时可结合写作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说明顺序,条理清楚才能使读者很快把握说明的内容。3缺乏文艺性和生动性。升格要点:在文章的适当地方,可以运用比喻,引入历史故事,引入诗文等增加其生动性。比如:由“两根小棍组成”可比喻作兄弟;筷子的历史,可引入纣王的故事;文章开头也可以引入些诗歌,以吸引读者。升格佳作筷 子先请你猜个谜语:“黄兔追白兔,白兔跳下崖,黄兔倒回来。 ”你能猜出黄兔是什么吗?它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今天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