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权目的和平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269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平权目的和平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和平权目的和平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和平权目的和平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和平权目的和平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和平权目的和平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平权目的和平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平权目的和平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平權:目的和平論,雷敦龢 東吳大學人權學程,歐洲和平盟約 (一),康德集合歐洲和平盟約論及共和和平論前者代表人物如下:1306年彼得杜布瓦恢復聖地論歐洲聯盟以法國為領導1638年法國亨利第四世偉大計畫國王過世後才公佈,歐洲和平盟約 (二),1693佩恩論歐洲現在與未來的和平歐洲君王會議,以國家大小決定代表人數 1713年聖皮埃爾神父永久和平計畫常設和平參議院在荷蘭,有國際軍隊 1761年盧梭重編永久和平計畫把原來728頁的書變成小冊,也批評君王的獨裁傾向,聖皮埃爾神父永久和平計畫,聯合二十四個基督教國家成立和平聯盟,而且不排除回教的大公國。 禁止各國干涉彼此的內政,除非聯盟訂定的法規遭到破壞

2、。 各國必須裁軍六千人。 禁止各國以佔領、繼承、餽贈或自由割讓擴張自己的領土。 所有的爭端必須透過仲裁的法庭來解決,而且判決不能受到外力的干預。,共和國和平論,1748年孟德斯鳩法律的精神王國精神是戰爭與擴大;共和國的精神是和平與節制1776潘恩(1737-1809)常識共和國有和平1791潘恩人的權利:甲只有共和國制度才能確定和平1792潘恩人的權利:乙國際聯盟(美、法、荷、英):和平、制裁、自由貿易,亞當斯密17231790年,戰爭依靠兩種因素:所能得、戰爭的消費 斯密把社會分四類: 打獵社會 不打仗:打獵需要太多時間 牧民社會 打仗:常有空打仗 農業社會 打仗:種田後、收割前有空打仗 工

3、業社會 不打仗:戰爭太貴,康德:論俗語所謂:這在理論尚可能正確的,但不適於實踐1793,人性表現得不可愛之處,莫過於在所有民族相互關係之中。沒有任何國家在面對其他國家時,在其獨立或財產方面得到片刻的保障。相互征服的意志始終存在;而且為自衛而進行的備戰這往往使和平甚至比戰爭還更有壓迫性,對於內部的福祉還更有摧毀性決不可鬆懈。而今,要對治這種狀況,除了一部以每個國家都得服從、且具有權力作為後盾的公法為基礎的國際法(類比於個別人的公民法或國家法)以外,不可能有其他的辦法。,康德 往永久和平,和平條約:前面條文 若和平條約保留重新打仗的可能性,他無效。 一個獨立國家不應該被克服、賣掉等。 常有軍隊應取

4、消。 不準從國外借錢打仗。 不準干涉另外一個國家的憲法或政府 不準用秘密方式攻擊他國。,往永久和平正文 與 附文,每個國家有共和國憲法即立法與行法的區分 國家的權利建立於自由國家的聯盟 宇宙權利限於普遍接客的條件 第一附文:永久和平的保證: 有理智的人一定會要共同制度 語言與信仰使得國家都不一樣 商業精神勸國家往和平 第二附文:秘密條文:要打仗的國家必須參考國內推動和平的學者。,往永久和平,因此,國家會追求和平,雖然他們的動機不是很高貴的倫理思想,若世界上有戰爭啟發的可能性,這些國家會想辦法干涉以解決問題,就如同他們有建立永久盟約即是為了這個目的。,第一附文:永久和平的保證,提供這種保證的,正

5、是自然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自然這位萬物的藝術家)。從自然機械過程明顯凸現出合目的性,及彷彿由人的齟齬而讓和諧甚至違背其意志而產生。我們考慮到自然在宇宙進程中的合目的性,把它當作一個以人類的客觀終極目的為目標、並且預先決定這個宇宙進程的更高原因之深深邃智慧,便稱為神意。,康德理論成功的原因,對法國大革命不清楚 不說那些國家符合共和國的理想如何改善康德理論 擴大共和國的定義使他包括民主 強調民主共和國之間少打仗,Habermas哈伯瑪斯的評論,康德世界法制的目標只是非戰 康德有矛盾:國際雖然缺乏法制但仍然是永久的 三個因素使國家追求和平 1共和國的和平性質:康德未考慮當兵制度對軍隊的影響 2世界貿易

6、的聯合作用:康德不知資本主義所帶來的階級衝突,及資本主義與殖民制度的關係,不過全球化減少某些國際衝突,也帶來新的衝突 3政治公共論壇:只有現在才有全球公共論壇,談環保、人口、貧窮等,哈伯瑪斯的要求,全球公民的權利必須受尊重,比國家主權更重要 國際法必須超越國家,可以干涉國內 非戰不夠;必須承認和平是一個過程,要用非暴力實踐他。,若瑟熊彼得 18831950年,現代帝國主義包括三點:戰爭機器、戰爭精神、專賣外貿 社會分六類型: 1 埃及戰爭機器:統治者打仗為打仗。 2 戰爭民族如波斯。 3 宗教帝國主義:神要求毀滅其他族群。 4 亞歷山大帝國:個人精神。 5 羅馬帝國主義:追求奴隸以及榮譽。 6 法國、俄國宮廷:貴族無事做,因此打仗。 資本主義人民追求實際目標,不要榮譽、愛國等抽象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