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宝马经销权之争:话语权危及了生存权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572315 上传时间:2017-04-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产宝马经销权之争:话语权危及了生存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产宝马经销权之争:话语权危及了生存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产宝马经销权之争:话语权危及了生存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产宝马经销权之争:话语权危及了生存权2003“国产宝马经销权之争”在业界闹得沸沸扬扬。有人用“要形象,不要话语”来形容华晨汽车在国产宝马上市中的尴尬境地。在整个为国产宝马上市进行的市场推广活动中,细心的人早就察觉,宝马的中方合作伙伴“似乎被省略掉了”,在国产宝马上市相关铺天盖地的广告甚至新闻中,人们得到的主要信息就是“德国豪华轿车品牌宝马开始在中国生产”,至于中方合作伙伴华晨汽车,干脆不提。如果说这样的市场推广只是反映出德国宝马对自己品牌形象的重视程度,那么接下来在经销商选择的问题上,德方的“原则性立场”则显露无疑。根据我国汽车经销的有关政策,国产汽车只能由中资汽车经销商经销,于是为数众多“

2、纯中资血统”的汽车经销商为争取国产宝马的经销权早就开始了精心准备。但结果却让他们感到失望,此次华晨宝马在国内挑选的第一批共计家国产宝马经销商,几乎百分之百都是由德国宝马在国内原来的销售服务体系(进口宝马代理商,外资背景居多)中派生出来的。在这场“国产宝马经销权之争”过程中,不少国内汽车经销商曾寄希望于“华晨应该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某经销商语) ,但是希望最终落了空。对此,有人用“要利润,不要话语权”来评论华晨汽车在经销网络建设方面的“弃权” 行为。尽管华晨宝马在产品上市和经销商选择的做法开创了合资汽车企业运营的“新思路”,让所有汽车业内人士都感到一丝不安,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 “要利润,

3、不要话语权”已经成了为数不少的合资汽车企业的真实写照。在大多数合资汽车企业中,外方不论是在产品技术、零部件配套,还是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这种现状,有人说合资企业的中方“不争气”不知道在努力学习外方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经营理念的同时保持自己的“话语权”,有人说合资企业的中方实际上是“无可奈何”因为从一开始就在包括车型投放、技术标准、零部件采购、品牌形象、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等几乎任何一个环节处于被动地位, “坚持话语权”谈何容易?看看外国人是怎么说的吧。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戈恩最近在东京国际车展上称,中国汽车厂商在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时贡献几乎为零

4、。他说,中国合作伙伴一般在与外国汽车制造商成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的股份,这是日产汽车这样的外国公司进入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所付出的代价。戈恩说的很直白。言外之意,如果中国政策允许,外国汽车制造商肯定会甩开中方合作伙伴自己干。无庸讳言,这也正是很多跨国汽车巨头的想法。由此可见,在当前汽车产业政策的保护伞下,中国汽车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地壮大自身实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业界担心的恐怕就不只是“话语权之争”,而是“ 生存权之忧 ”了。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了中国汽车产业一道道的“硬伤”开发能力薄弱、民族品牌势微、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等等。如何抛开由于行业处于上升通道而带来的大多数汽车企业“活得还算滋润”的光环,多一些危机感,多一些责任心,是每一个中国汽车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