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968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 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循着线索理一理由表及里想一想11915 年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 ,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 。 “共和国体下”的“专制政治”指的是什么?其表现如何?陈独秀为实现“救国之要道”又是如何启蒙国民的?提示 含义: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表现:袁世凯政治上复辟帝制,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启蒙:创办青年杂志 ,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孔教” 。21919 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

2、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 ”这里“黑暗的中国” “曙光” “新人生道路”分别是指什么?提示 “黑暗的中国”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 “曙光”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人生的道路”指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青年杂志报刊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探究

3、点一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未考史料读出史论史料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陈独秀强调“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表明新文化运动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坚决反对孔教。 史料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鲁迅呐喊自序 教你读史 史料二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偏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 教你读史 史料三史料出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反映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史料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根据上述史料,总结新文化运动有哪些特点?史论形成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新文化运动有思想和文学两条战线,其目的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

6、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究点二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向西方学习的评价已考史料命出新意史料 (摘自 2014 年四川高考 T14)“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 “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事件观点戊戌变法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

7、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1)概括史料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高考原题答案: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2)按照这一原则对表中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分别进行评价。高考原题答案: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

8、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这是应该否定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新创题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历史上看,新文化运动虽然有它自身的缺陷,但在当时,对于中国的思想解放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总结升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阶段(1)学习器物阶段:鸦片战争前后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并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实用科技。(2)学习制度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后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 “设议院” ,主张实行君主立

9、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3)学阶段: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领域内发起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以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为武器猛烈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1(2013海南高考)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解题提示:定时空: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抓关键:“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历程体现的阶段特征。答案

10、:C2(2013上海高考)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题提示:定时空:中国近代。抓关键:“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 , “新”与“旧”并坐讨论等体现了兼容并包。答案:D3(2012福建高考)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 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C改良

11、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解题提示:定时空:五四运动时期。抓关键:“打倒偶像” “启蒙” “知识运动” 。答案:D4(2013天津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北京大学 1918 年 11 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 年 12 月 6 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解题提示:抓住材料关

12、键词“庶民” ,联系教材知识可得出答案。答案:题目:庶民的胜利 。改造:俄国十月革命。变化: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史界争鸣类(十八)对新文化运动不同的历史反思观点一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评价道:“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观点二 蒋介石在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中评价道:“我们试看当时所谓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

13、。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观点三 (海外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中评价道:“五四运动的缺点是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三是他们对于复杂问题过于性急 。 ”观点四 大陆史学界龚书铎在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评价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

14、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因人们的阶级立场、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观察分析的角度不同,因而认识与结论就会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可以参照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之“取外来之观念,

15、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这种史料研读方法来共同解读历史,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分析资料,对各种观点展开研究、批判,大胆地建构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出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因为史料不仅是记载过去的事情、记载过去的历史,同时,还是用于解释现在的资料,历史教学中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考向新视角1(2013江苏高考)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

16、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析 由“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可以判断出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A、B、C 三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 D2(2015北京海淀区模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 )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 要求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 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 倡导文学革命,改用白话文A BC D解析 “超越”是指超出其他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已经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故错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