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22892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2)ppt培训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和分类,正确理解我国现行财政收入的构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重难点提示】 现行财政收入的构成及其分析 【授课时数】 4课时 【授课内容】 1.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2.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3.财政收入结构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一、财政收入概念 概念: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包括两个含义: 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公共性质的货币资金。财政通过一定筹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由国家集中掌握使用的货币资金,是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

2、值,主要是M部分。 2.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即财政收支中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阶段,它是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或基础环节。,二、财政收入分类,广义的财政收入包括国家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国家预算收入按收入形式划分,主要包括: (1)各项税收 (2)专项收入 (3)其他收入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具体为税收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规模 2004年财政收入26396.47亿元(突破2.5万亿),2005年31649.29亿元(突破3万亿),比

3、上年增长19.8;2006年387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2007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收12543.83亿元,增长32.4%。其中,税收收入45612.99亿元,比上年增收11487.11亿元,同比增长33.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8.9%;非税收入569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056.72亿元,增长22.8%,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1.1%。,2008年17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达40881.71亿元,同比增长30.5%。上半年国家预算收入完成34808.19亿元,同比增长33.27%,国家预算支出22882.02亿元,同比增长27.69

4、%,收支相抵盈余11926.17亿元。,二、中国财政收入规模与变化趋势,(一)改革开放以前的财政收入(19491978) 1.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 2.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收入集中度较高,社会资金基本上都进入财政预算。 3.财政收入绝对额逐年递增。19531978年间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平均比重为34.3,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二)放权让利阶段的财政收入(19791993) 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呈直线下降,与此同时,预算外资金不断膨胀,挤占了预算内收入,分散了国家财力,增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 预算内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连年出现赤字。 技术

5、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5左右,(三)转制阶段的财政收入(1994今) 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收入体系,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控制了,1996年止跌回升。 1995年起,逐步实行“费改税”,清理整顿各种基金和收费项目。 1996年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管理。 1997年将13项基金和附加纳入预算内管理。 1998年后,政府行为逐步规范,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结论: 1.财政收入既是一定量的资金,也是财政分配的一个过程;既可以作为一项政策来使用,也可以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 2.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有直接和明显的影响。美国、日本为80,我国15左右。 3.尽管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出现了

6、回升,但与其它国家比,仍然很低,制约了政府职能的发挥。 4.从中国财政收入的历史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体制、政府职能转换、分配政策和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导作用。,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一、财政收入形式结构分析 从形式上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和非税收两类。税收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非税收包括企业收入、公共收费、公债收入及其它收入。以税收为例:,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税收收入增收额占财政收入增收额的91.6%。财政部对几个主要税种的收入增长结构进行了分析。,200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完成15470.11亿元,同比增长21%。扣除出口退税后收

7、入为9844.42亿元,同比增长24.3%,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1.6%。 财政部表示,增值税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二是固定资产继续快速增长。三是价格上涨因素。2007年工商业增加值现价增长应为21%左右,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还要高一些,2007年增值税增长21%,与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是大体一致的。,2007年国内消费税收入2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扣除出口退税后收入为2197.59亿元,同比增长17.1%,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4.8%。 消费税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带来消费税应税产品销售额和销售量的快速增长。二是20

8、06年消费税扩范围的政策效果全面显现。,2007年营业税收入完成6581.99亿元,同比增长28.3%,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4.43%。 营业税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金融保险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迅猛。二是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价格大幅上涨。三是对个人转让住房征收营业税政策效果全面显现,也促进了营业税增收。四是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和房地产市场活跃,建筑安装业生意兴隆。,2007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87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9.2%。企业所得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完成3186亿元,同比增长29.8%,占

9、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 个人所得税收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左右。二是由于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累进税率制度,随着居民(主要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适用税率随之“升档”,税收收入也呈跳跃式增长,高收入者缴纳税收增长较多。三是税务机关加强了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工作。,2007年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总计758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5%,占当年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6.6%。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外贸进口额的快速增长,尤其是一般贸易进口总额的快速增长。,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005亿元,比上年同期

10、增长1017.4%,增收1826亿元,是2006年的11倍。 证券交易印花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证券市场交易活跃,证券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大幅增长。二是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2007年5月30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上调到3。,2007年契税收入完成1209亿元,增长39.3%,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6%。 契税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归因于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活跃和住房价格的迅速上涨。,2007年资源税收入共完成261亿元,增长26.1%,资源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0.6%。资源税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资源产品税率的调整,带来了资源税的较快增长。二是能源需求继续保持旺盛,能源类矿产品

11、的开采和销售持续增长。,2007年车辆购置税完成876.87亿元,比2006年增长189.41亿元,增长了27.6%;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92%。车辆购置税增长主要原因是汽车销售额增长较快。,我国目前征收的和土地相关的税收,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3个税种。2007年这3个税种的收入总计为973.35亿元,比2006年增长63%,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13%。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385.57亿元,比2006年增长118.1%。土地增值税完成402.84亿元,比2006年增长74.1%。耕地占用税完成184.94亿元,比2006年增长8.1%,耕地占用税的增长速度是所

12、有税种中最慢的,比税收总收入增长率低23个百分点。,城镇土地使用税成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新修订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从2007年1月1日起,将税额提高了两倍。土地增值税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加强征管因素;二是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度增长。耕地占用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耕地占用增长的势头。,与房屋相关的税收主要有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两种。2007年这两个税种共完成收入57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26%。 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持续活跃,带来房产保有总量和出租收入均快速增长。根据相

13、关统计资料推算,2007年房产保有量同比增长11%左右,全国各大中城市房屋租赁价格同比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方式是和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密不可分的。 一般说,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收入中的国有财产收入和国有企业收入较多。 联邦制国家的政府收入中,税收占绝大多数,扣除债务收入后,一般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二、财政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主要是为了体现财政收入从何处取得,反映各种收入来源的经济性质,同时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各种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1.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2.财政部门构成分析 三、财政收入的区域构成分析,1.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建国初期:个体、私营占40以上 一五时期:国有

14、69.4,集体9.8 20世纪80年代:国有82 目前:国有50左右,2.财政部门构成分析,财政收入部门结构分析,在于说明各生产流通部门在提供财政收入中的贡献及其贡献程度。这里的部门有双重含义:一是按传统意义上的部门分类,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二是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分类,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析:工业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支柱,虽然从1978年的74.6下降到1995年的43.9,但依然是财政收入的大头。农业虽然直接提供的财政收入不多,但它是其它部门的基础,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为其它产业提供廉价的农产品,间接提供了财政收入。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和税源的新的亮点,从

15、营业税的增长就能得出结论。(单位:亿元)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680.2 869.4 1065.4 1353.4 1608.0 1696.3 1885.7 2084.7 2467.6,三、财政收入的区域构成分析,财政收入区域结构情况 年份 地区合计 东部占比例 中部占比例 西部占比例 1990 100.0 54.78 27.56 17.66 1991 100.0 54.89 27.43 17.68 1992 100.0 55.99 26.18 17.82 1993 100.0 56.51 24.69 18.81 1994 1

16、00.0 58.87 25.38 15.75 1995 100.0 59.53 25.48 14.99 1996 100.0 59.28 25.44 15.28 1997 100.0 59.79 25.09 15.12,分析: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提供的财政收入较多,并逐年增长,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较低。 三个地区呈较大差距是与不同区域的客观条件的差别和向东倾斜的政策环境分不开的。随着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植中西部地区的政策的推行,中西部财政收入比重会逐步提高,财政收入的区域结构不平衡有所改善。,思考题:,1.从财政收入结构角度探讨提高中国财政收入水平的途径。 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参考资料】 财政学邓子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网上资料:财政部财经数据、国家税务总局收支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