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22888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课件(高三全一册)(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一、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一)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民族是指在 历史上 形成的稳定 的人们共同体。,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人们的共同体 。,历史范畴,都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氏族是民族形成的前提, 民族是氏族发展的必然结果。,血缘关系,地域关系,基本特征,(没有共同语言就不是一个民族.),(有极大的稳定性,是最显著的特点。),下列各题分别反映了民族的哪些特征? 1、我国维吾尔族80%以上的人口住在新疆南部 2、“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在古代,蒙古部落过着游牧生活,以

2、“黑车白帐”为家,逐水而居,共同语言 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相相互互联依系存,首要的前提条件,以汉族为主,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二)我国的民族概况,2、民族分布特点,1、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 91.6%55个少数民族人口 8.4%。,(三)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A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B祖国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C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E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是(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心理素质,D,检测题2,A以某个民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以汉族为主,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低不一 D少数民族的聚居和各民族的和睦相处,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B,检测题 3,中秋小黄金周,三亚南山景区推出主题为“欢乐中秋,南山祈福”的系列民俗活动,上千市民及游客体验了古老的拜月仪式,感受世界各地华人的中秋风俗,这说明 A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B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世

4、界各地华人有着共同的信仰 D共同语言是共同心理素质的物质基础,19 在 2987名代表中 , 少数民族代表 411 名 , 占代表总数的 1376%。值得注意的是 ,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 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 1 名代表。在西藏 , 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 , 人口不足 3000 人 , 也拥有 1 名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我国坚持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1、旧中国的民族关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新中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关系,3、新中国民族关系发

5、生变化的根本原因,A、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一致。,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1)、含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2)、原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观点;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在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3)、表现,A、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平等。B、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平等。C、使用自己语言、文字上平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2、民族团结,(1)、含义,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

6、系。,(2)、意义,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3)、怎样坚持,A、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B、要同国内外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斗争。,大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应,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认为本民族是“大民族”“优秀民族”,应处于支配地位,享受各种特权,歧视、排斥和压迫国内较小民族,并在可能的时候,侵略和掠夺国外其他民族。在我国,大民族主义的表现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

7、义,又称“狭隘民族主义”。它是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中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应。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影响的存在,会影响甚至破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间的团结,削弱甚至反对共产党的统一领导,阻碍甚至反对在本民族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的多民族国家里,既要克服大民族主义,又要克服地方民族主义。,3、各民族共同繁荣,(1)、含义,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2)、原因,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它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我国行使管理经济、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的国家职能的体现;

8、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3)、怎样实现,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其次、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身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先富帮后富,以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 之间的关系,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1、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3、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

9、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3为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文化部、财政部一年前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财政部正式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列入预算项目。国家重视民族文化保护的行为A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B能够增进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C履行了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D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是因为 ( )A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民族不平等根源 B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消灭了民族差别 C各民族之间关系融洽,民族间不存在矛盾

10、D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都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典型例题,材料一:党的十五届四全会提出,:国家要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先进的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现在研究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 熟。实施这个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 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 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步骤、分 阶段地实施。必须紧紧依靠西部地区干部群众 的积极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国家

11、 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并通过政策引 导,吸收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请你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答: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地区, 也是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比较贫困的地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安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对于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都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它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1)、地位: 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重要政治制度。,(2)、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

12、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民族地方自治的双重地位,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5)自治权的内容,A、立法自治权,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

13、“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B、经济自治权,例1.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例2.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C、变通执行权,例1.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例2.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

14、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 例3.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D、文化管理自治权,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间,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的94.9%来自中央补贴.近十年来,共计援藏干部2000多人,援助资金及物资101.66亿元(不含中央同期的117个援建项目的资金).,(6)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7)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

15、政府,(6)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不同。首先,两者设立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的,后者是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设立的; 其次,两者自治权的程度和内容不同。前者是“一定自治权”,后者是“高度自治权”; 最后,两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则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相同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都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的政策?,1、

16、历史特点,我国民族在长期的斗争中 形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 关系,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现实情况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3、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力,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http:/ 澳大利亚旅游攻略 ; http:/ 澳洲旅游攻略 ; http:/ 悉尼自由行 wod68xqy 边,又回去捡

17、那个瓷瓶,还一边念叨。“姨娘这可摔不得,这是少爷最喜欢的镂空青花瓷瓶,你要是摔了,回头少爷问起来,我可不好交代。”“谁让你交代了?现在就算你想交代,只怕你的公子爷也未必听得见你说,省的别的狐媚子天天缠着公子爷不放,活活让我这个活着的人平白守着活寡,与其这样,倒不如公子爷死了的干净。” “姨娘,这话可说不得。公子爷对你的好,老奴才我看的真真的,你怎的为了旁的人就去咒公子爷死呢?呸呸呸,快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吧。” “公子现在被那小贱人保护的连一只苍蝇都放不进去,谈何对我好?只怕公子魂都被那小贱人勾走了。还没嫁进来就摆出一副少奶奶的姿势,还真把自己当个人了。”“老奴早就听说这历届雪城圣女要与雪城继承

18、人成亲的传闻,身在这城主府几十年都没亲眼见过,如今听姨娘这么说,难道是真的?”“哎呀奶娘,莫不是我还能能诓骗你不成?这可是那小贱人亲口说的,我怎么能让那小贱人得逞?”“姨娘,万万不可有这样的念头。如今公子爷眼看着就要大好,此时你若是闹出点什么事情,如果这传言是真的,那庄奕欢第一个不放过你。公子爷素日宠爱你不假,但倘若他要是存心保护庄奕欢,意欲真的娶那庄奕欢进门,只怕姨娘你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失了公子爷的心。”“孙嬷嬷,哎呀奶娘,你可是公子的亲奶娘,这回你可要帮帮我呀,可不能让我被那小妮子欺负了去啊!”“这依我看啊,你不如先低头示个好,一来呢放松庄奕欢对你的戒备,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去看公子爷,公子要是念及旧情呢,你这要是生下个一男半女的,你在这府里的地位还能怕谁?二来呢,公子爷和庄奕欢日夜相对,难保不会生出点别的事情来,这种事情姨娘你能忍吗?所以啊,小不忍则乱大谋,姨娘你可要小心点。”“孙嬷嬷,这我人得罪都得罪了,那我该怎么办?”“姨娘,听老奴一言。”孙嬷嬷伏在芸娘的耳旁耳语一番,只见芸娘的脸上露出一丝狡猾的笑容,而孙嬷嬷的眼神,令人捉摸不透。 从君行 / 作者:笄筱玦第001章 喝风吃土少女的日常哒,哒,哒。伴随着音质极差的喇叭中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