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教学案例札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案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680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盟]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教学案例札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名校联盟]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教学案例札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名校联盟]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教学案例札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校联盟]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教学案例札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教学案例札记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轻的物体在水中漂浮,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你们认为这种观点对不对?说说你们的理由,同桌之间可轻声讨论。生 A:我认为不对,刚才录像中“泰坦尼克号”这么重的物体也能浮在水面,而一枚小铁钉却沉入水底。来源:学科网生 B:我认为对的,木块浮在水面,铁块沉入水底。来源:学#科#网师:你们两位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用日常生活感受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不错!师总结:以上两位同学都能用所学的知识(密度)和日常生活感受来说明,很好。现在老师与你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共同探究:决定物体浮沉的条件是什么?演示:教师拿出三个乒乓球,一个注入一定量的水,一个注入一定量的盐水,另一个是空的。师:你们猜测猜测,当都放入水

2、中后将会怎样,好吗?生:一个乒乓球沉下去,一个沉到一定深度就停下来,一个浮在水面。演示:教师分别将三个乒乓球依次轻轻放入烧杯的水中,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学生观察结果,确实如此,进一步验证学生的分析。师问:最终三个乒乓球都静止不动时,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受力怎样?三种静止状态有何不同?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沉到底(下沉):GF 浮停留在水中(悬浮):G=F 浮浮起来(漂浮):G 物 液= 物 液 物【分析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探究性教学尝试。首先学生在探究中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所想、所思、所做的既不是沿教师即定的轨道进行,也不是照搬书本提供的方法去做,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

3、,包括对问题答案的猜测,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实施,直接获得与众不同的结论。在这里学生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尊重,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共同体中的一员,成为探究的合作者和鼓励者,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强调的知识建构要自主,科学探究要合作,情感、意志要体验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适时必要的介入,促进了探究的持续深入与发展。当然,老师的指导又必须是谨慎的,因为过多的指导和过分的干预必然削弱学生探究的自主性,甚至还会剥夺学生的自由创造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但是教师应知道不要急于将正确的方法或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真正的体验,体现了探究的本质在于学生的自主建构的新教育理念。来源:Zxxk.Com总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要学生解决多少具体问题,而是要学生能“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引导他们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要使学生具有挑战权威,叩问经典的勇气,作为教师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觉地去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来,并经过认真策划后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点评:能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就是最好的教学,能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思考。)学校名录参见: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