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技术方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22225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急救技术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常用急救技术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常用急救技术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常用急救技术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常用急救技术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急救技术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急救技术方法(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急救十戒,1 戒惊慌失措:如人触电,切忌鲁莽扶救;应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物使伤者离开电源,再进行急救。 2 戒舍本求末:如遇外伤者,应首先观察伤者有无生命危险,而不是关注某处出血或擦伤。 3 戒乱用药物:,家庭急救十戒,4 戒一律平卧:不是所用的伤病者都必须平卧。如心源性哮喘患者应采用坐卧位或坐位,平躺则有可能被憋死。腹痛时屈膝可能会减轻疼痛等。 5 戒滥进饮料:昏迷者强灌液体饮料或水可能会灌入气管导致窒息死亡。胃肠外伤者应禁水。,家庭急救十戒,6 戒随意搬动:如头部出血病人应减少摇晃,心脏病人更不宜轻易搬动。 7 戒错误止血:如止血带止血每隔一段时间要松解片刻,不可始终扎紧。 8 戒

2、忽视破伤风:凡被锈铁钉等刺伤者,受伤后应尽快清洗消毒伤口,避免破伤风菌感染。,家庭急救十戒,9 戒还纳脱出物:某些严重外伤者,如腹腔肠子等脱出,不可勉强纳还腹内,应用干净纱布覆盖脱出物后急送医院。脑膨出者更不可纳还,应用消毒碗覆盖膨出物,再用纱布包扎后急送医院。 10 戒舍近求远:,抢救常用的急救技术方法,1:人工呼吸术 2:胸外心脏按摩术 3:简易吸痰术 4:简易催吐方法 5:冷敷与热敷 6:如何给病人注射 7:外伤出血与止血 8:护送病人入院的科学,为抢救危重病者生命,常需要采取一些现场急救措施。,1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停止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疗效肯定、简便易行、便于掌握等特

3、点,适合家庭及现场救护应用。口对口人工吹气法口对鼻人工吹气法口对口鼻人工吹气法,打开气道,目的: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方法:抢救者位于病人头部一侧,一手放在病人颈后将颈部托起,另一手放在病人前额压住前额向后仰。后仰程度要求下颌角、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打开气道,深昏迷患者(下颌角松弛),抢救者一手放在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和大姆指置于下颌骨下方举起下颌。颈部或可疑颈部损伤者,抢救者用双手抓住并举起病人双侧下颌角,将下颌向前推起,促使下坠的舌根离开咽喉后壁。,口对口人工吹气法,使病人仰卧,松解腰带和衣扣,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使呼吸道保持畅通;救护人员用一

4、手将病人下颌托起,使其头部尽量后仰,另一手捏住病人两侧鼻孔(防止漏气),并用托下颌的手将病人口唇撑开;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用力吹气(同时观察病人胸口是否有起伏)。吹气后立即离开病人的口,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以便吹入肺内的气体自然排出。,口对口人工吹气法,吹气频率为成人1618次/分钟,儿童1824次/分钟,婴儿3040次/分钟。吹气力量大小适中,用力均匀一致。不宜过大、过猛,以免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也不宜过小,以免气体供应不足而达不到急救目的。施行人工呼吸时须连续而有节奏,保持一定频率;发现极微弱的自然呼吸时,人工呼吸应与自然呼吸节律一致,绝不可相反。如同

5、时伴有心脏骤停,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一般每心脏挤压45次,人工呼吸1次。,口对鼻人工吹气法,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法。方法与口对口吹气法基本相同。用手捏住嘴唇,对准鼻孔吹气。吹气的力量较口对口法稍大一些、吹气时间稍长一些。,口对口鼻人工吹气法,适用于幼儿抢救,抢救者用口将病儿的口和鼻一同包住后吹气。吹气频率,婴儿20次/每分钟,幼儿15次/每分钟。,人工呼吸注意事项,将病人平躺在空气流畅处,松开衣服和裤带,但应注意防止病人受凉。清除口腔痰液、血块、泥土、假牙等。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将舌头拉出,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在人工吹气时可用手指压迫

6、颈部环状骨,以压住食管,避免吹气时气体进入胃部引起胃内食物返流。,2 心前区叩击术与胸外心脏按压术,当心跳突然停止后,如不能及时抢救,就会造成病人死亡。心前区叩击术与胸外心脏挤压术是就地抢救心跳停止病人的有效方法之一。救护者用拳(中等力量)连续叩击病人左侧胸部35次,如无效果,立即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2 心前区叩击术与胸外心脏按压术,1 成人按压法将病人仰卧于地板或地上(必要时可抬高下肢以促进静脉回流),抢救者双臂绷紧,双肩约在患者胸骨正上方(身体可略前倾以便抢救者省力),将一只手的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1/2处(手掌长轴与胸骨平行,手指心翘起不接触胸部),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按压深度约45cm

7、。按压必须平稳而有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断,也不能猛压、猛松。按压频率为成人60次/每分钟;向下按压和松开时间必须相等;按压之间不能使胸部受压。,2 心前区叩击术与胸外心脏按压术,2 婴儿与儿童按压法8岁以上儿童按压法与成人相同。8岁以下儿童及婴儿按压方法与成人按压法略有不同。婴儿按压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儿童按压部位比婴儿略低。救护者采用食指和中指进行按压,胸骨按压深度约1.52.5cm,按压频率100次/每分钟。儿童则用一只手掌根按压,按压深度2.54cm,按压频率为80次/每分钟。,3 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方法,单人抢救法单人抢救时,如心脏尚未停搏,无需作胸外心脏按压,只需口对口人

8、工呼吸即可。按1215次/分钟频率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以保证吹气效果。1分钟后检查脉搏,如无搏动,则需人工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按压与人工吹气的比例为15:2,即每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交替进行。婴儿和儿童不论单人或双人抢救,人工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比例为1:5,即每按压心脏5次,人工吹气1次。,3 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方法,双人抢救法双人抢救法指2人同时进行抢救,其中一人进行心脏按压,另一人进行人工吹气。抢救的关键在于两人默契配合,其效果好于单人抢救。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5:1,两者交替进行,在按压者数完第5下正值松手时进行吹气。如此反复进行。急救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皮肤、嘴唇黏膜颜色

9、逐渐转为红色、瞳孔由大变小、可摸到动脉搏动或恢复自主呼吸,都表示抢救有效。如经过几分钟抢救后不见好转,应检查原因,及时纠正。,4 简易吸痰与催吐,吸痰吸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呼吸道畅通,解除因阻塞所造成的呼吸困难、肺不张、窒息等现象。适用于昏迷或咽喉部和气管内有痰液或呕吐物阻塞情况。注射器吸痰法:患者取卧位或半坐位,头稍向后仰,并偏向一侧。抢救者用50ml或100ml注射器接上粗而多孔的鼻导管。如喉头有分泌物,鼻导管应由鼻腔插入。口对口吸痰法:当患者痰液突然堵塞,发生窒息,而手边又没有任何救护设备的情况下,救护者可采用此法抢救病人生命。具体做法是:救护者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紧捏病人

10、鼻孔,用自己的口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将分泌物吸出。,4 简易吸痰与催吐,催吐当误服药物、毒物时,通过催吐可使进入胃内的毒物及时排出体外,减少吸收,使中毒者得救。 方法:用筷子、鸡毛或手指轻触中毒者咽后壁而引起呕吐,使中毒者将食入的毒物吐出;然后给予大量饮水,再采用以上方法催吐,反复多次,直至将胃中内容物吐尽。也可采用拳击(中等力量)中毒者胃部引发呕吐。当病人昏迷、抽搐或惊厥时,以及误服腐蚀性毒物等,不可进行催吐;服毒时间较长,有毒食物已经进入肠道者,不必再进行催吐。,洗胃,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并解释 3、选取合适卧位,围好围裙,取下义齿,置弯盘于口角旁,污物桶于坐位前或床头下方 4、洗

11、胃 吸灌吸 5、观察 6、洗毕,拔出胃管,协助患者漱口、洗脸,处理用物,5 冷敷与热敷,冷敷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局部组织新成代谢,抑制组织细胞活动,降低末梢神经敏感性。因此,冷敷可起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等作用。,冷敷,常用的冷敷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冰袋法:先用锤子将冰块砸成核桃大小的冰块,倒入盆内用冷水冲去冰块上的泥土和锐角;再将冰块装入不漏水的塑料袋中(填充度约2/3),然后加少量的冷水;排尽袋中气体后将塑料袋扎紧,毛巾擦干冰袋表面的水珠;加套或裹上一层布后放到需要冷敷的部位。用于退热时,可将冰袋置于病人的前额或头顶部,也可置于腋窝、腹股沟、膕窝等处。用于鼻部止血时

12、,将冰袋吊起来,以袋底接触鼻根,以减轻压力不影响患者呼吸。 湿冷敷法:在盆内放入冷水或冰块,将毛巾浸湿后拧干放在需要冷敷的部位;每23分钟更换一次,每次冷敷持续2030分钟。敷罢,用干毛巾将湿敷部位擦干。,冷敷,酒精擦浴法:本法多用于高热病人降温,由于酒精在皮肤上蒸发较快,可带走人体大量的热,同时酒精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而利于散热。具体做法:取酒精1分加水2份,或白酒1分加水1份,擦浴前在病人头部放置冰袋1个、足部放置热水袋一个(以防止头部充血),用纱布蘸配好的酒精逐步擦浴全身,擦浴时先从四肢开始。擦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情况,防止病人着凉。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擦浴

13、。擦浴30分钟后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效果。 温水擦浴法:本法多用于高热病人降温,擦浴方法与酒精擦浴法基本相同,擦浴水温在3234左右为宜。,冷敷,在进行冷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大片组织受伤、局部血运不良、皮肤颜色青紫时,不可冷敷,以防组织坏死; 慢性炎症时不可冷敷,以免影响炎症吸收; 较长时间使用冰袋时,应注意防止局部冻伤; 应用酒精或温水擦浴降温时,不宜擦浴前胸、腹部、后颈部等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对冷刺激较敏感,常可引起心动过缓、腹泻等不良反应。,5 冷敷与热敷,热敷热敷可使肌肉迟缓,减轻肌肉痉挛而缓解疼痛。热敷还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循环旺盛,白细胞增加,从而促进化脓,帮助炎症产物吸收,而起到消炎、

14、消肿等作用;能帮助病人提高体温,使之感到温暖舒适。常用的方法有热水袋法和湿敷法。,热敷,热水袋法:将6070的温水灌入热水袋(填充1/2左右),排尽袋内气体后拧紧盖,擦干表面的水,再用布或干毛巾包好后放到需要热敷的部位。对婴幼儿、循环不良、局部知觉麻痹者使用热水袋时,热水袋应放在离皮肤稍远处,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以防烫伤。 湿热敷法:将毛巾折成方块状浸入80左右(以手背能忍耐为度)的温水,在需要热敷的部位涂少许凡士林,再加盖一层纱布,将拧干的热毛巾轻轻放在其上面,然后在热毛巾上加上一层棉垫或塑料布(防止毛巾散热过快),每3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热敷持续2030分钟。热敷完成后将皮肤上的油脂擦

15、净,患者不宜马上外出,以免受凉。,6 如何给病人注射,注射操作的基本要求: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每个操作环节都应注意防止污染,保证无菌药物注入体内。 2:检查药品(药量、浓度、失效期,有无变质/变色/沉淀等),药物异常时不可使用。 3:检查注射器/针头,应完好无损。 3:抽取药液后,注意排尽注射器内的气泡,防止气体注入体内形成气栓。 4:选择注射部位,避开大血管(静脉注射除外)、神经、骨隆、瘢痕和皮肤病灶处。 5:抽回血,肌肉/皮下注射有回血时不可进药,静脉注射时无回血不可推药。 6:进针/拔针动作敏捷,推药时动作要稍慢,以减轻疼痛。,注射前准备,用物准备 工作人员准备 药物的抽吸1、自

16、安瓿内吸取药2、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程序:备药针头斜面朝下进针抽吸出针排气放妥 要点:针头斜面朝下 -抽净注射器刻度朝上-抽准,6 如何给病人注射,皮肤消毒: 皮内/皮下注射:用洗必泰或0.1%新洁尔灭消毒皮肤。以注射点为中心,螺旋形由里向外涂搽消毒。 肌肉/静脉注射:先用2%的碘酒消毒皮肤,待干后再用75%酒精涂搽脱碘。以注射点为中心,螺旋形有利向外涂搽消毒。,肌内注射,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注射部位1、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2、股外侧肌3、三角肌,目的不宜或不能口服、不能静脉注射,注意点1、注射体位有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坐位2、2岁以下的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3、长期注射时,部位要交替使用;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应注意配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注射部位1、四肢浅静脉2、头皮静脉3、股静脉,目的1、不宜用其它方法2、诊断性检查3、输液或输血4、静脉营养治疗,注意点1、静脉选择应粗直,易于固定,避载关节和静脉瓣2、股V注射拔针后,应加压止血35min,误入A,加压止血510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