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21456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连营-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张连营 教授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一 IPD的概述 二 IPD与BIM 三 IPD参与方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 四 IPD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演化 五 合作关系和合作价值创造 目 录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管理与经济学部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1.1 项目交易模式的发展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一)IPD概述 DB、DBB CM BT、BOT PMC EPC 一种过渡的交易模 式,旨在建立一个沟通 渠道畅通的项目团队, 项目各主要相关方共同 协商解决问题、定义项 目目标等,但这种合作 关系很不稳定。 试图在业主、工程 师、承包商和其他可能 的项目

2、相关方之间建立 起一种合作关系,从而 使各方利益趋于一致, 降低甚至消除项目的风 险。 TraditionalPartneringIPD 1.2 IPD模式特征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一)IPD概述 (1)具有高度协作的工作流程,该流程了覆盖建设项目的设 计,施工直至项目交付的全过程阶段; (2)团队成员的早期介入; (3)基于价值的决策; (4)实现团队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5)团队成员之间实现基于BIM的信息共享; (6)充分利用成员的技术能力和支持。 根据AIA对IPD的定义,IPD模式具有六大特征: 1.3 IPD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一)IPD概述 1.4 IP

3、D合同条件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一)IPD概述 四层 基于 SPE 三层 基于 多方 合同 二层 加强 的 一层 传统 的 项目各相关方(包括业主、承包商、设计方、咨询方、分 包商和其他可能的利益方)的合作关系。 合作的四个层次 1.5 IPD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一)IPD概述 IPD模式下的契约关系试图把项目的各个参与方组成一个集 成联盟体,使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与联盟实现项目整体价 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1。 IPD模式在传统交付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继承了传统项目 交付模式的优点并创造性地构建出新型契约关系2,建立了协 作式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参与方拥有共同的目标,基于

4、项目价 值进行决策、互相信任和尊重,实现各参与方早期介入、全过 程真诚沟通、信息和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3。 真正意义的IPD是建立在关系合同模式下,项目参与方协同 合作的项目交付模式4。 管理与经济学部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二)IPD与BIM 管理与经济学部 美国国家标准对BIM的含义的四层解释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2.1 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在我国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中,设计和施工处于独立进行 的运作状态,项目各参与方的集成化程度低,缺乏长期的合 作关系、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低,不能有效实现项目信息共 享,不利

5、于BIM技术的实施。为了有效推进BIM技术在我国建 筑业中的运用,应对我国建筑业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 步实现IPD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模式的运用。 IPD模式是以BIM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综合交付 方法,通过BIM技术实现项目的信息共享及跨职能团队的高 效协作,最大程度的促进了项目成员的整合以及BIM的应用, 是对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 2.1 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由IPD模式的特征可以看出,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高 度协同的项目团队,通过各参与方的早期介入,提高信任程 度,从而尽早的充

6、分的实现项目信息共享,为BIM技术的运 用提供信息基础和团队支持。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各参与方 相互独立的模式,通过新的合同条件实现各参与方的整合, 实现团队一体化。 可以借鉴的标准合同范本有:AIAC1952008IPD、 AIAC1962008IPD、AIAC1972008IPD、C1982010IPD、 C1992010IPD 2.1 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标准合同下,项目各参与方建立的为关系契约,具体模式如 图所示。 2.1 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这些标准合同条件和标准协议中规定,业主、设

7、计方、承包 商等不再单独签订合同,而是通过SPE(Single Purpose Entity) 标准合同或IPD模式,建立一个由业主、工程师、建设经理和 其他可能相关方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简称LLC),具体模式如图所示。 2.1 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在SPE或IPD下,各方不再是独立的利益方,而是一个整体, 在业主的领导下共同参与项目实施,通过采用IPD模式进行团 队管理,利用BIM技术实施信息管理,利用PIM技术实施流程 管理,从而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和团队利益的一致化。 在IPD模式下,项

8、目阶段的划分和各参与方的参与阶段也与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从项目的概念化开始到项目 的结束,将项目划分为了7个阶段IPD模式下和传统管理模式下 的项目阶段的划分和各参与方的参与阶段对比如图所示。 2.1 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2.2 推动BIM技术的多方面创新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精益思想中的许多工具(其中包括A3报告,5问法,价值流 图,持续计划系统,基于责任的项目交付,快速修复,基于优 势的决策,回顾展和持续改进)都可以用于PDCA循环的各个 阶段,与BIM技术相结合,实现项目数据的有效收集。精益思 想中的工具可

9、用于PDCA循环各阶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2.1 在项目流程中实现精益建造思想与BIM技术的融合 2.2 推动BIM技术的多方面创新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2.2.1 在项目流程中实现精益建造思想与BIM技术的融合 2.2 推动BIM技术的多方面创新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2.2.1 在项目流程中实现精益建造思想与BIM技术的融合 精益运用BIM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做到将工程数据细化到构 件级(即建筑的DNA),形成一个4D关联数据库,把项目全 过程管理所需的数据管理起来,以便可以随时快速、正确获取 支撑项目管理所需的基础数据,实现建筑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解决

10、利用BIM的技术性问题。 其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正确、完整的收集项目数据, 再通过BIM进行数据管理和构建数据库。 2.2 推动BIM技术的多方面创新 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IPD与BIM 2.2.1 在项目流程中实现精益建造思想与BIM技术的融合 PDCA循环作为精益问题分析、解决和持续改进的核心,可 以通过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种循环过程对项目各阶段的数据 和信息进行不断的收集和反馈,不断完善BIM数据库中的项目 信息。此外,这种不断改进的思想可以通过影响项目的选址、 标准设计、采购决策、安全和质量方案和材料选择等实现项目 的价值的增加。 2.2 推动BIM技术的多方面创新 管理与经济

11、学部 (二)IPD与BIM 2.2.2 对现有的专业BIM软件进行改进和本土化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应用 管理与经济学部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传统交付模式下参与方之间合作关系的特点: 1)相互猜疑的敌对关系 2)相互转嫁风险 3)各参与方之间缺乏合作,关系分离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随着交付模式的发展,各参与方之 间的关系也在变化。 传统模式 CM-at Risk模式IPD模式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IPD项目中参与方之间关系特点 管理与经

12、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1)强调多方协作,共同决策,信息共享; 2)参与方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要求各方之间相互信任。 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保持 紧密的合作关系 IPD模式下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互动因素 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 相互交流 参与方 特征 经验 未来期望 业主领导 参与方心态 组织因素 角色定位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合同因素 责任 风险 利益分配 争端解决 互动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相互理解:理解其他参与方的利益需求。 相互交流:提高交流深度和频率,共享有用的信息

13、相互信任:增强信任,做出可置信的承诺。 组织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角色定位:IPD团队当中清晰地角色定位和任务界定,可防 止人员之间任务推脱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组织结构:体现的是IPD团队参与方之间的地位、平等性和 决策权。 IPD模式中最典型的两种组织结构形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IPD模式中最典型的两种组织结构形式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组织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相容性:各项目参与人员来自不同的公司,各 自传承了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应

14、将各种不同的文化相融合,减 少文化冲突。 2)构建IPD模式下的项目组织文化:互利互助,团结合作、 开放的组织文化。 参与方特征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经验:以往IPD项目参与经验、与其他参与方的合作经历。 参与方心态:改变传统模式中的敌对心态,提高对IPD模式 的信心,适应IPD模式的合作形式。 Group1: 参与过IPD项目 Group2: 未参与过IPD项目 参与方特征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业主领导:业主是主要的发起人和合作驱动者,业主委派的 项目负责人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面和组织协调等能力。 参与方特征 管理与经济学部

15、(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未来期望: 业主表现出在未来其他项目中有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承包商或者设计方期望与业主在往后其他项目中合作。 合同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责任 : 业主IPD模式的合同形式中,为了鼓励创新,设置了免责条款, 但缺乏明确的免责行为界定标准,容易导致责任纠纷。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分配能促进合作 关系发展,然而,实现各方都满意的分配比例并不容易,若有 一方认为不公平,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合作关系。 合同因素 管理与经济学部 (三)IPD参与方合作关系影响因素 IP

16、D模式提倡尽量把争端问题通过各参与方相互协商来解决。 IPD项目执行小组无法决定的事情提交至上一级项目决策小 组。 工程项目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引起项目执行中的争端事件在 所难免,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可以有效减少各参与方之间的冲 突,防止参与放之间的冲突升级,对IPD 工程项目参与方保持 持久的良好关系而言必不可少。 争端解决 管理与经济学部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管理与经济学部 (四)IPD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演化 业 主 设 计 方 承 包 商监 理 分 包 商 分 包 商分 包 商 传统项目交付模式下项目参与方合作关系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管理与经济学部 (四)IPD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演化 IPD模式下项目参与方合作关系 IPD模式及其相关参与方的合作关系 管理与经济学部 (四)IPD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演化 对基于信任与合作的IPD来说,研究各参与方合作关系质 量在项目实施全周期的演化过程,无论是明晰IPD模式下参 与方合作关系的演化机理,还是实践中改进和管理参与方合 作关系,都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交付模式下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