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河北省高二历史《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251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河北省高二历史《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2017河北省高二历史《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河北省高二历史《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河北省高二历史《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二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 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正确理解科技教育与政 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融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

2、主学习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 ;新 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题第一框题 社会主义教育的兴起社会主义教育的兴起 1 1、背景:、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2 2、具体措施及作用:、具体措施及作用: (1)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A、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

3、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 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 ,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 作用: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 制度。 (2)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A、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 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 作用: 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 (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 作用: 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

4、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3)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第二框题第二框题 “文化的大革命文化的大革命”中的中的“教育革命教育革命” (“左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 1 1、表现、表现; ; (1)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使中国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 (2) “文革”中的 “教育革命” 。 (改革学校领导体制、教学体制和高校招生体制) 2 2、影响:、影响: “文革”十年,教育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

5、其严重的破坏,使中 学习情景导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 府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 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 就?“文革”对教育事业 有哪些严重冲击和破坏?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 何重要意义? 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 、 “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 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第三框题第三框题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 1、背景:、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 生。 2 2、过程:、过程: (1 1) “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战略思想)战略的提出

6、:(战略思想)-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A A、原因:、原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 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B B 、内容:、内容: 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C C、意义:、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集中体 现,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化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 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2 2)坚持坚持“三个面向三

7、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方针。 “三个面向三个面向”内容:内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1983 年,邓小平提出) (3 3)依法治教:)依法治教: 颁行了学位条例 、 义务教育法 、 教师法 、 教育法 、 职业教育法 、 高等教育法 、 民办教育促进 法等,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 的法律保障。 (4 4)新时期的教育成就:)新时期的教育成就: “两基”工程,希望工程等。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 1 1、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教育、科

8、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3)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2 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意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意义 (1)提出背景:“文革”结束,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 获得了新生。恢复高考及教师地位的提高。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十三大后,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 的战略目标。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2)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 (3)意义: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