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251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河北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发展差异 第第 1 课时课时 东、中、西差异东、中、西差异来源:学+科+网 Z+X+X+K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3.掌 握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一、在下图中画出三个经济地带的界线二、比较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水平高、速 度快水平低、速度慢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较低社 会 经 济 差 异科技教育水平较高较低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 和第三产业相 对发达加工制造业 发展比较快, 农业在国民 经济中占有 一定比重来源:Z.xx.k.C

2、om农业经济在 国民经济中 占有较大比 重来源:学科网产 业 结 构 差 异来源:学*科 *网 Z*X*X*K工业结构以轻型或 轻重混合型产 业为主以轻重混 合型产业为 主以重型产 业为主工业化进程较快一般较慢 产值占全 国的比重较高较低很少工 业 化 差 异工业结构外资、中外 合资和民营企 业比重大, 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 产业正在发 展,仍以 传统型工业以传统型 工业为主蓬勃发展为主 城市化水平较高较低很低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居中较弱城市密度大较小最小城 市 化 差 异城镇数目占 全国的比例高较低最低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1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1下列重要城市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3、的是( ) A北京、上海、南宁 B重庆、武汉、南京 C天津、大连、合肥 D沈阳、长春、哈尔滨 答案 A 解析 A 选项中北京、上海、南宁均属于东部经济地带。B 选项中重庆属于西部经济地带,武 汉属于中部经济地带;C 选项中的合肥及 D 选项中的长春、哈尔滨也均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均不符合题意。 2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密度 B自然条件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 答案 C 解析 识记内容的考查,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考查点 2 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 3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较快的社会经济原因有( ) 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

4、 东部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 面前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 改革开放在沿海起 步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课本的识记内容,相对于中、西部以上四点都是其发展快的原因。 4中、西部经济地带不利于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矿产资源短缺 B能源资源短缺 C水资源短缺 D人才、技术和资金匮乏 答案 C 解析 对于中、西部地带不利于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就是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 考查点 3 三大经济地带及开放格局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图” ,完成 56 题。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

5、达,而中部工业化水平较高 B中部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 C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D中、西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较大比重 答案 C 解析 注意三个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6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开放次序 B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能力较强 C西部大开发并不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 答案 A 解析 西部地带的开放程度较低,吸引

6、外资能力较低;西部大开发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 贸合作;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竞争力。 方法技巧练 折线图的判读方法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 B C D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 )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南地区 A B C D 答案 (1)C (2)D 解析 解读此图时要注意纵、横坐标的含义及每条折线代表的变化规律。分析一个地区能源 自给率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一是能源蕴藏量;二是能源的消费量。第(1)题,我国的东部、 中部、

7、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耗费的能源相对较少,但能源丰富,生 产大于消费,能源自给率高,并且在我国能源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故选 C 项。第(2)题, 地带能源自给率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应是我国东部地带;虽然东北能源丰富,但作为我 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大,不能自给;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故选 D 项。 方法技巧 曲线(折线)图的判读方法:(1)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2)思考横坐标与 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3)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 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 率小的

8、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4)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1可以作为东部地带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是( ) A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B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 C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D中国对外经贸和海洋开发基地 答案 D 解析 东部地带的发展方向是人才培养和信息交流的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的基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还应该大力开拓新技术产业,使产 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 。读图回答 23 题。2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人才缺乏 交通落后 资源短缺 外商投资少 A B C

9、 D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科技人员、运输线路、外资占全国的比重都比较低,不利于 经济的发展。 3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答案 B 解析 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 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 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 个地带 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 46 题。4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 GDP 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 B

10、C D 答案 A 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 GDP 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且东部 地区增长最快,所占的比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由此可推断出代表东部,代表中 部,代表西部。 5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 答案 B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东部的发展速度最快,西部的最慢,这样必将导致三个地带经济发 展水平的差异继续扩大,而不是有所缩小。 6有关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11、( )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 答案 C 解析 是东部经济地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基础设施较好,对外开放较早,因此 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但由于不注重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严重;能源和原材料较缺乏。 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表” ,回答 79 题。 东部中部西部 GDP 占全国的比重592813 第一产业(%)132123 第二产业(%)484542产业 结构第三产业(%)393435 人口占全国的比重(%)41.135.723.2 7.东部地区的人均 GDP 是西部地区的( ) A1 倍多 B2 倍多 C3 倍多 D4 倍多 8东部地区

12、第三产业产值约为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的( ) A1 倍多 B2 倍多 C3 倍多 D4 倍多 9为了加强三个地带的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地带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 是( ) 资源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A B C D 答案 7.B 8.B 9.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第 7 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 GDP 占全国的比重是西部地区的 4 倍多,但东部地区人 口占全国的比重是西部的近 2 倍。第 8 题,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相近,但东 部地区的 GDP 是中部的 2 倍多。第 9 题,东

13、部地带的优势是资金和技术,而中西部地区的优 势是资源、劳动力丰富,为实现优势互补,所以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应为资源密集型 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10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 A、B、C 分别代表的是_、_、_经济地带,图乙 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_、_、_。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_和_。 (3)从图_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_。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_的不平衡。 答案 (1)西部 中部 东部 (2)出口额 外商直接投资额 (3)乙 (4)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 第(1)题,图甲中的曲线反映的是三大经济地

14、带的人口、GDP、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可以代表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GDP 可以代表区域的经 济发展水平。第(2)题,国际化可以通过对外开放程度来反映。第(3)题,城市化水平可以通过 三次产业构成来反映,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第一产业比重越小,城市化水平越高。第(4)题,两 图中的信息均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第第 2 课时课时 南方与北方和西部大开发南方与北方和西部大开发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2.理解我国西部大 开发的战略意义。一、北方与南方的差异 北方南方气候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半湿润、半 干旱气候区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区,水热充 足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