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720245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探究一: 材料1: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上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上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材料2: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 战略: 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即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即2020年)

2、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下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即2050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在邓小平分“三步走”战略构想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它更具体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社会,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名词点击: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探究二: 材料1:在经济总量上,2006年我GDP突破21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连升两位,跃居第四。在人均收入上,我国人均GDP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我国人均GDP虽然快步跃升,但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农村还有2000万贫困人口。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材料2: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

4、质量还有待提高。,(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3: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收入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存在。按照2006年数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26:1.09:1;上海人均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看,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将近1.2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3600元。,(2)我国要实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哪些区别与联系?,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

5、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3、总体小康水平的特征,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要求: 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更全面的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与联系,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刚跨过小康的门槛,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将使人

6、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不全面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 小康生活的实际内容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除注重物质消费外,更注重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发展比较平衡将缩小地区、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探究三: 结合下列材料,谈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实现哪些目标? 材料1:世界银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国家分为四组:75

7、6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2997-926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2006年我国人均GDP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材料2: 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和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两个指标。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51.5,初步实现现代化。2000年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是:50、22.5、27.5。2020年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55、40,就业比重则达到20以下、40、40以上,这时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 从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来看,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清除,还存在一

8、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材料3:2000年我国农村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在93左右,城乡收入差距在3:1以上。1999年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84.18,中部和东部地区为93.18、97.86,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只有300多美元。,材料4:医疗问题也是关系百姓生活的大问题。目前,全国有亿多人没能享受任何形式的医保,已有的医保也存在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亿多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保制度刚刚开始试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扩大覆盖面工作还很艰巨。,二、经济建设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9、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市率先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昆山的全面小康,核心是“富民优先”。到2005年底,昆山市人均GDP、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三项核心指标分别达到78553元、16809元和8519元。,绿树环抱的昆山市区一角,探究四: 辨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就是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二、经济建设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2、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12、(1)说明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2)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P101第一目最后一段。略) 这一目标的主要经济指标是(4方面略),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今天,超市出售的方便食品,种类繁多。,吃,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蓝色制服,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穿,住,过去有三间瓦房就已满足,今天住着别墅还觉得太寂寞,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人们多年的梦想,过去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是:吃过了吗?现在人们见面的问候语是:买车的吗?,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