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874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0 讲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成立及其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 开国大典(1)准备:1949 年 9 月 21 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2)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举行开国大典。(3)意义Error!Error!思维发散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

2、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1954 年宪法的颁布Error!Error!(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Error!Error!图解识记Error!Error!(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rror!Error!图解识记 建国初确立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Error!Error!思维发散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1)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2)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3、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必须坚持国家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2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Error!Error!(2)表现归纳总结 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理念:依法治国。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三部法律文件:1982 年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史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

4、表大会的职权1949 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解读 史料说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史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读 史料表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1954 年宪法的主要特点。史料三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解

5、读 史料表明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史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建法制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进程。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 60 件,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 63 件,七届全国人大上升至 87 件,八届全国人大 117 件,九届全国人大 113 件。中国法制建设史解读 史料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建立法制摆到了优先地位,加快了立法进程,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民主与法制日益完善。史论 1 比较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的不同项目1949 年共同纲领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主体不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6、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不同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的总原则性质与根本政治制度性质不同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历史作用不同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史论 2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1)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

7、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因此,依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1 (2013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 BC D答案 A解析 由题干示意图可知,它反映的时间段应该是 1949 年1954 年,当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1954 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于 1956 年,排除,故

8、答案选 A 项。2 (2013江苏高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年 8 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 A解析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1948 年 8 月到 1949年

9、8 月” ,故排除 C、D 两项;B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主要是为了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答案为 A 项。3 (2011浙江高考)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 “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

10、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答案 D解析 由“北平”这一信息可知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人民代表大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故排除 A 项;B、C 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D 项正确。4 (2014邵阳联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从 1990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颁布后的五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审结行政案件近 50 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 1992 年的 27 125 件增加到 2001 年的 100 921件。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主要说明了我国( )A平反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B人民的维权意识、法律意

11、识增强C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政府行政部门行政执法很不规范、不尊重法律答案 B解析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它为“民告官”提供了法律依据。平反冤假错案从 1979 年至1984 年,排除 A;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才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排除 C;D过于绝对,排除。5 下图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 年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 年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 年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 年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 年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 年七届全国人大召

12、开1988 年A一届人大奠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B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C1978 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答案 C解析 从图中可以分析,全国人大平均每五年召开一次,一届人大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大并未按时召开,说明遭到严重破坏,并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早在 1954 年就正式确立了,故 C 项表述有误。考点二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形成过程Error!Error!(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

13、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图解识记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Error!Error!知识连线 香港问题的由来(1)1842 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2)1860 年,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3)1898 年,英国租借“新界” ,租期为 99 年。Error!Error!(3)成功实 践:香港、 澳门回归2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 发展图解识记 “一国两制”的实践与意义史料一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 年)解读 “一个国家”是前提,就是中华

14、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史料二 1990 年 4 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汤应武1976 年以来的中国解读 史料表明国家对香港拥有主权,香港拥有地方的自治权。史料三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1981 年)解读 史料表明大陆实现对台湾的统一后,台湾享有可保留军队的更高的地方自治权。史论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比较(1)相同点:二者都是在中

15、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2)不同点1 (2012天津高考)“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B “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答案 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一事件为 1999 年澳门

16、回归祖国。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国力的强大。故答案选 D 项。2 (2012江苏高考)1987 年 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 月 10 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答案 B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1987 年” 。从时间看,当时港澳还未实现回归,1992 年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据此可直接排除 C、D 两项。从当时实际分析,台湾同胞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