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678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金版新学案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专题六专题六 第第 12 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第一部分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教师用书方面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经济政策主要表现(1)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2)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1)古代中国纺织业、陶瓷业和冶铸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2)在自然经济时代,官营、家庭和私营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有特殊地位(1

2、)古代中国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城市、“市”和商人等商业元素不断发展(2)古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1)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推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和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错失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机遇专题概览专题主旨中国古代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依附于农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 “刀耕火种

3、”:是中国农业的原始阶段。2铁犁牛耕(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2)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并出现耦犁,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3)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3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二、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的演变(1)商周时代:井田制。(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2土地兼并(1)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2)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3)危害:造成了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三、沉重的赋税

4、和力役1赋税(1)表现:“泰半之赋” ,赋税沉重。(2)影响:使农民破产失去土地。2力役(1)表现:“沉重的力役” ;徭役繁重。(2)影响:使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四、水利兴修大禹和他的继承人1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2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 。王景成功治黄河。3唐至明清:政府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管理,灌溉工具不断改进。轻巧识记古代农业经济一种模式:小农经济。两种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四大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自给自足、封闭分散。五种工具:耒耜、耦犁、翻车、曲辕犁、筒车。概念阐释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

5、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思维升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易误辨析“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 ,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

6、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基本类型1家庭手工业:“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2田庄手工业: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3官营手工业(1)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2)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3)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4)行业间相互隔绝,具有封闭性,技术工艺往往导致失传。(5)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二、主要成就1纺织业的发展(1)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2)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

7、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4)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提高。(5)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6)明代:在作坊中出现了雇工,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2先进的冶金技术(1)先秦:冶铜业在西周时期已达到较高水平;春秋晚期出现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2)汉代: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3)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用于制作兵器。3陶瓷业的成就(1)先秦:主要是烧制陶器。(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由陶向瓷过渡。(3)唐

8、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4)清代:创制了粉彩瓷器工艺。轻巧识记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一个新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两大象征:丝绸、瓷器。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大行业:冶金业、制瓷业、纺织业。四大特征:(1)规模大,分工细密;(2)技术先进;(3)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4)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概念阐释庄园经济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皇室的庄园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和地主的庄园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庄园称常住庄。唐中期以后,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庄园地主一般把庄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租地农民对地

9、主有一定的依附关系。庄田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也出卖。庄园(田庄)经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易误辨析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1)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2)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3)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手工业生产。(4)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思维升华古代中国冶炼技术的特点(1)古代中国冶炼技术包括冶钢、冶铁、炼钢,范围较广。(2)农业发展对铁农具的需求

10、促进了冶炼业的发展。(3)冶铁水平体现在三个方面:规模,冶铁燃料、鼓风技术。(4)技术先进,金属冶炼术领先于世界。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2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3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形式。4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5生产模式: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

11、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手工业经营的三种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2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

12、动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其动力主要来自手工业者的经验积累以及对手工业的充分投入。(2)经营方式不断进步。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明代中叶以后,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3)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5)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内销,还远销亚、非、欧各地区,广受欢迎和赞誉。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古代农业的发展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

13、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史证 史料一中“畎亩之勤”说明牛耕技术的应用;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史料二中整地、用地、改土、除草等说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主要表现,反映了古代农业的发展。2水利技术的革新史料 农田灌溉工具:翻车、高转筒车。史证 该史料体现了水利对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人民重视水利工具的革新。3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史料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史证 史料“农夫早出暮入,耕

14、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反映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变化史料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 800 张,织工 2 330 名。至康熙六年(1667 年)缺机 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3 400 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史证 史料表明明代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说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中

15、国古代的牛耕技术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史记仲尼弟子传“秦以牛田,水通粮。 ”战国策秦策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材料二 战国时期出土的铁制的起土工具主要是锄、镢、锸。而犁(包括犁冠,即所谓V 型器)的出土却寥寥无几。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三 (战国)铁犁铧也已经出现,所见多是一种“V”字型的铁铧冠。春秋战国文献中曾见到一些关于“铁犁”或“犁耕”的零星记录。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读史三步曲粗读材料一所示的春秋战国文献和材料二、三所示的考古成果报告证明大约从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已开始出现牛

16、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细读材料一中画线部分关键信息:反映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材料三中画线部分的关键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犁和牛耕。隐性信息:铁农具牛耕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一大进步史证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史料应用(1)材料一表明当时农业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材料二、三说明了当时怎样的农业生产现状?如何看待这一现状?答案: (1)开始用牛耕地或牛耕的出现。(2)牛耕虽已出现,但在农业中的使用并不普遍。因此,战国时期,我国不是从石器耜耕时代进入牛耕时代,而是开始从石器耜耕时代进入铁器锄耕时代。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临考视窗】 (1)综合考查早期农业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认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