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1散文阅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644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1散文阅读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1散文阅读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1散文阅读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1散文阅读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1散文阅读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高效精练 1散文阅读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专项突破四专项突破四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一一)()(散文阅读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天下西湖 郑骁锋 这是一场预备已久的死刑,杀人者和被杀者都等了很多年。走向刑场的路上,双方都有解脱 的感觉。他们都知道,片刻之后,随着刀光闪过,那个已被淘汰的朝代便将在秋风中彻底消 失,因此对其旷日持久的清剿也将就此终结。 即将被杀的人是南明最后的将领张苍水。明亡之后,这位宁波人率领义军在东南一带苦苦抵 抗了二十来年,直到那个晦暗的黎明,一队鬼祟的清兵突然登上了他藏身的小岛。 作为民族英雄,张苍水的死难,与他仰慕的先烈如文天祥一样,表现得从容、凛然。 他是坐着受刑

2、的,因为他拒绝以下跪的姿势退出人间。而他的遗言,除了一首铿锵的绝命诗, 还有一句深沉的赞叹。 “好山色。 ”说这句话时,张苍水躯干挺直,目光悠远,眸子里波光粼粼绿意葱茏,枯槁的脸 上,慢慢展开一丝柔和的微笑。 刑场设在杭州弼教坊,而弼教坊在西湖附近。那天,是农历九月初七,整个杭城都飘着甜甜 的桂香。张苍水深深地嗅了一口气,回过头来,拂了拂衣上的灰尘,缓缓盘膝坐下,对身边 神情紧张的刽子手笑了一笑。 三百多年后, “好山色”已由沙孟海写成了一块遒劲的大匾,高悬于杭州张苍水祠的正厅。张 苍水的祠堂连同墓冢,位于太子湾公园与章太炎纪念馆之间,紧邻着西湖。 薄暮,西湖平湖秋月,我独自坐着。三月的夜风贴

3、着湖面滑来,带着水汽柔柔地拂面而过。 原本是多云天气,又是初三,不指望月出东山。光景一截截黯淡着,满天浮云像是渐渐被水 化开了,又不断一滴滴点入浓墨,在湖面上渗洇开来。近处的山仿佛随着浅浅的涟漪移向远 处,而远山则从山尖开始逐渐淡去,直至完全隐入虚空。画舫游船俱已不可辨认。湖面似乎 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混沌。 离开张苍水祠后,我走走停停,已经在湖边踯躅了很久。过去的几个小时,我一边欣赏西湖 由明丽一点点转换为朦胧,一边在思索那个俗不可耐的古老问题:西湖被赞誉为“人间天堂”, 它的独特魅力,究竟在于何处?诚然,西湖是极美丽的,但令天下人趋之若鹜魂牵梦萦的, 果真只是这一脉山水吗? 我细细回忆着西湖

4、的各处景点。身为浙江人,它们中的大部分,我都已经游赏多次,有一些 甚至可以说烂熟于心了。终于,我记起了在岳王庙中看到的一首诗,作者是清代著名诗人袁 枚:“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 诗句篆刻在一块石碑上,笔画开张,朴拙有力。中国书法最讲究笔画线条,而线条的优劣取 决于正反两种力道的互相抗衡互相融合,通常艰涩顿挫、如屋漏痕那样才是虎虎生威的,而 圆滑顺溜却往往暴露出轻浮虚弱,软塌塌的死蛇一般。受袁枚启发,我想到,若以“丹青画 图”为喻,西湖之美,秀丽之外,其实另有一股雄劲之气,刚柔相济软中带硬,清爽疏朗, 不似其他江南名湖园林那般一味阴柔婉约,容易令人生

5、腻;或许,这就是“人间重西湖”首 要的一个原因吧。 西湖有脊梁。岳飞、于谦、张苍水等烈士埋骨湖畔,众人皆知,暂且不提;单是西湖的景点 名称,也暗暗隐藏着一股豪气。花港柳浪之外,有龙井,有虎跑,有狮峰曾有很长一段 时间,整个杭州都被称为武林;即便只是孤山,简简单单两个字也似睥睨着冷眼,桀骜而嶙 峋。 唯豪气方能容纳豪杰。难怪狂野磊落如鲁智深,到了钱塘江边便会豁然彻悟,抛开杀人放火 的禅杖,将两只跋涉万里的大脚交互叠了,拍手笑一声坐化于六和塔下。与他做伴的,还有- 2 -行者武松,低眉顺眼地在暮鼓晨钟声中老去,铁血侠情尽皆隐入了西泠桥头的一抔土。 鲁智深武松毕竟有些虚幻,当年秋瑾却是真真切切地爱上

6、了这片湖山。一个晚春的黄昏,瞻 仰完岳坟出来,她在湖堤上许了一个愿,希望自己也能在此长眠, “如果我死后真能埋骨于 此,那可是福分太大了。 ”秋瑾罹难之后,为了达成她的愿望,人们整整进行了十次传奇般 的迁葬,由她的故乡绍兴到夫家湖南再转到杭州,迂回了千里万里才终于让她在孤山脚下安 息。 如今,秋瑾的汉白玉雕像屹立在西泠桥畔,一手按剑,一手叉腰,为西湖又增添了几分秋风 秋雨的飒爽。 1. 文章开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张苍水临刑前的场景,这些叙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突出张苍水的从容、凛然;领起全文,引出“好山水”的感叹,为下文对西湖山水 的描写做铺垫,为后文对西湖豪气的议论做铺垫,营造了悲壮肃穆

7、的气氛,奠定了悲壮的感 情基调。 2. 文中作者认为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它的独特魅力究竟在何处? 【答案】 西湖秀美(秀丽)的一脉山水;不同于江南其他地方的雄劲之气,刚柔并济,清爽 疏朗;西湖独特的雄奇的人文文化(文化历史积淀)(“西湖有脊梁”, “隐藏着一股豪气”, “湖畔 埋忠骨”)。 3.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西湖三月的景色,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案】 以湖面为观察对象(选取典型景物)(选取代表性景物),远景和近景相结合,以动衬 静(动静结合)(比喻、叠词等其他手法能言之有理即可),表现了西湖薄暮时分宁静秀丽的景致。4. 本文写作对象为西湖,但题目却在“西湖”前加了“天下”二字,请探

8、究其中的深刻底蕴。 【答案】 西湖凭借秀丽雄劲的自然山水,区别于江南其他地方,受天下人喜爱;是天下众 多的英雄豪杰孕育了西湖的雄劲和豪气;历史和文化让西湖超越一般山水,让西湖在天下中 拥有了独特的位置;西湖的山川、文化和历史是属于天下人的。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58 题。 人人襟袖带香归 肖复兴 去东湖那天,天刚放晴,阳光出奇得好。一连几天成都阴雨绵绵,让东湖一直湿漉漉的, 充满湿润的期待。之所以期待,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的园林。我国现存的园林大 多是清代的,明代的都少见。 东湖在成都北 30 多公里处的新繁,现在是成都的郊区了,咫尺之遥。我是从东湖后门进 去的,遗憾未能先看到

9、前门“唐贤胜迹”的横匾。后门镶在古城墙之中,是后开的,门不大, 但有古城墙的衬托,显得古色古香,特别是阴雨的淋漓,使得城墙青苔斑驳,砖石浸润得格 外沧桑,没有进门便对里面充满厚重的想象。 东湖当年在县衙之东,因之得名,唐时为官居宰相的李德裕在新繁当县令时所建。最早 见诸文字是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新繁县有东湖,李德裕为宰日所凿。 ”难得的是千余年 的风霜雪雨变化至今整体骨架未动,前后两湖砚湖和万花湖唐代风光依旧,还保留着当初的 唐风唐韵。好多人都以为我们的古迹和欧洲不同,欧洲是石头的建筑,而我们则是木头的建 筑,所以难以保存。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关键在于维修和保护。由于东湖历代都有维护 和修

10、建,它才得以存活至今而出类拔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同治年间任新繁知县的一个 叫程祥栋的人,自己从薪水里掏出 2 000 贯捐助翻修东湖。我不太弄得清这 2 000 贯到底值 多少钱,但看他新修了怀李堂,清湖底的淤泥筑蝠崖,在蝠崖上建青白江亭这样多重项目, 应该颇为可观。有意思的是,包括程祥栋在内的历任修建东湖的县太爷都为东湖留下诗文, 而不是仅仅动动嘴,实在让我们如今不少发言稿都要秘书代笔的不少县太爷汗颜,更不要说- 3 -让那些贪官污吏自己掏银子修湖了。 之所以这么多朝代的县太爷对东湖情之独钟,在我参观一圈东湖之后,明白了,因为他 们都敬重和新繁相关的三个人。一个是唐代的李德裕,一个是北宋

11、的赵汴,一个是南宋的梅 挚。他们的官职有大有小,李德裕官至当朝宰相,赵汴时任封疆大吏西川节度使,梅挚只是 地方的一个小官。但是,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为官清廉,一为百姓做过实实在在的 好事,而不是那种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得无厌者。看来,历朝历代,人们对于当官 的要求和期待,就是这样简单明了的两点。你做到了这两点,人们就记住你,做不到,遗臭 万年。 李德裕是高官,也是诗人,是真正的诗人,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的一百四十余首诗,称赞 他“身在大位,手不去书”。他在成都时,平定南诏和吐蕃入侵,让百姓安居乐业,起到重要 的作用。有意思的是,如今李德裕的遗迹东湖独存,说明新繁人对他的厚爱。据说,李德

12、裕 当年在东湖亲手植下四株柏树,历经千年,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在。人们特别在古柏前修建了 古柏亭。一个军阀手底下的士兵,在古柏的树洞烧纸,把树点燃烧死,新繁人不干了,最后 军阀只好把士兵枪毙才平息民愤,足见人们对李德裕的感情。 赵汴时任御史,因一身清廉,不畏权贵,被称为“铁面御史”。他任成都州府时,一次路过 新繁,看见湔江清澈见底,感慨道:“我们当官的,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保持自己的清白才是! ”从此,当地人把湔江叫作了青白江,一直叫到了今天。程祥栋在蝠崖上修建了青白江亭,站 在那里,青白江一览脚下,那从雪山融化下的雪水汇成的江水,确实是清澄明澈,如练如镜。 梅挚是新繁人,一生清清白白为人,认认真真做

13、事,骨头还硬,敢于直言上疏。他写过 一篇著名的文章五瘴说 ,所谓五瘴,是直斥为官的五病:“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 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 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栋姬妾,以娱声色,此惟薄之瘴也。 ”实在像是句句说给 今天的,仿佛有先见之明。他同时还说了这样一句:“有一于此,民怨神怒。 ”一针见血,更 是戳到腰眼儿上。心想,如今我们愿意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应该是才对,特别应该 让那些为官者到这里看看。其实,梅挚所说的五瘴,历朝历代都存在,贪污腐败,营私舞弊, 是所有有良知者的大敌。南宋时就有人将这五瘴说刻在桂林龙隐崖上,

14、清代有人从那里 拓印回新繁藏于龙藏寺,光绪年间的新繁知县是一个叫段莹的人,索性将其翻刻于石碑上, 立于东湖,让更多的人知道并看见。后人又在东湖西岸专门修三百梅花馆纪念他,不仅因为 他姓梅,更取段莹当年翻刻立碑时写过的诗句“精神应与老梅通”之意。 一座唐代的古老园林,不仅因为亭台楼阁湖水树木秀丽而令人流连,也不仅因为年代久 远硕果仅存而令人怜惜,更因为有这样三位古人的存在而令人景仰。就像舞台上背景雕梁画 栋炫目,天幕上日月星辰闪烁,但没有人物出场是无法打动人的。难得的是东湖有这样三个 不同凡响的人物让它有了生命,让它不仅有历史的厚度,还充满感情的温度。为了纪念这三 位古人,几代后人在怀李堂前特意

15、种植了柏树,在青白江亭前种植了竹林,在古城墙周围遍 植梅花,成为了今天的梅岭。柏竹梅,成为了三位贤人的形象的比兴,也使得人们的感情和 心情得以抒发。沿东湖,我连转了两圈,雨后的梅花满园绽放,如放翁诗中所说:人人襟袖 带香归。 (有删改) 5.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 第段写道“没有进门便对里面充满厚重的想象”,请概括“厚重的想象”的内容。 (2) 请简要分析东湖成为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的园林的原因。 【答案】 (1) 古色古香体现唐代风韵的建筑;历代贤人的事迹及遗迹。 (2) 历代官吏对为官清廉者的景仰,使东湖历代都有维护和修建;年代久远硕果仅存令人怜- 4 -惜。 6. 第段引

16、用梅挚的五瘴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凸显人物形象,表现梅挚认真、清白、正直的性格。 五瘴所揭示的为官者 的这些弊病,和生活中贪官污吏有太多相似之处,拉近了文章和生活的距离,揭示文章主旨, 富有现实意义,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用梅挚的五瘴说 ,详实具体,增强了文 章的人文意蕴,使文章内容深刻。 为下文揭示东湖石碑和三百梅花馆的来历等内容做铺 垫。(任答三点即可) 7. 作者本是写东湖游记,但主要篇幅却记叙了李德裕、赵汴、梅挚的事迹,这样安排的原因 是什么? 【答案】 三人都为官清廉,为百姓做过实实在在的好事,他们的事迹使东湖不再是自然景 观,而是有了更丰富的意蕴,他们的品质正是作者所赞美的,是文章主旨所在,也是文章现 实意义所在。东湖是唐代李德裕在新繁当县令所见,园内景物如怀李堂、青白江亭、梅岭均 和他们有关。 8. 文章以“人人襟袖带香归”为题,这是作者游东湖的感受。读完此文,你嗅到了什么样的香 气呢?请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东湖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的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