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学案:相关资料补充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523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学案:相关资料补充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学案:相关资料补充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学案:相关资料补充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学案:相关资料补充7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学案:相关资料补充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学案:相关资料补充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散文的分类及其阅读方法关于散文的分类及其阅读方法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 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三类。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

2、有的着 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回忆我的母亲 、 鲁迅的鲁迅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 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 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

3、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 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 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

4、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 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派、倒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派、倒 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 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 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白杨礼赞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

5、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 通过对具体的通过对具体的“物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 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 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

6、推理,严密论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 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 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述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述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看“形形”和和“神神”的的“结合点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是什么,也就

7、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品味散文的语言。 善抓文眼,按图索骥。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善抓文眼,按图索骥。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 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 之雅、理趣之妙。分析结构,弄清特点。体味情言,仔细回味,注意修辞手法,之雅、理趣之妙。分析结构,弄清特点。体味情言,仔细回味,注意修辞手法, 明白其表达作用。了解抒情散文的写

8、作技巧,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明白其表达作用。了解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 悬念,方能把握美文实质。根据散文的特点,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悬念,方能把握美文实质。根据散文的特点,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立意一、把握立意 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叙述,对某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叙述,对某 种风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种风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 迪,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感情上激起强烈的震荡。有的思

9、想比较集迪,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感情上激起强烈的震荡。有的思想比较集 中,情感比较明显,或情寓其中,或情寓于景,或情景交融,这就要抓住中心、中,情感比较明显,或情寓其中,或情寓于景,或情景交融,这就要抓住中心、 抓住立意。所以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必须理清作品的材料。诸如生活画面、场景、抓住立意。所以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必须理清作品的材料。诸如生活画面、场景、 人物、事件、风物等,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断深化的脉络,人物、事件、风物等,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断深化的脉络, 揣摩作品的立意和主旨。比如,阅读日本女作家壶井荣所写的揣摩作品的立意和主旨。比如,阅读

10、日本女作家壶井荣所写的蒲公英蒲公英一文,一文, 就要弄清文章是通过描摹蒲公英的具体形象和叙述蒲公英的故事来抒发感情的,就要弄清文章是通过描摹蒲公英的具体形象和叙述蒲公英的故事来抒发感情的, 从而进一步明白文章表现了作者憎恶战争、向往和平以及热爱劳动者这一主旨,从而进一步明白文章表现了作者憎恶战争、向往和平以及热爱劳动者这一主旨, 至此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至此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 二、善抓文眼二、善抓文眼 俗话说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 “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鉴赏散文,善抓就是文章的眼睛。鉴赏散文,善抓 “文眼文眼”较为重要,尤其是鉴赏朱自清的散文,显得更为重要,譬如

11、鉴赏他的脍较为重要,尤其是鉴赏朱自清的散文,显得更为重要,譬如鉴赏他的脍 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开篇一句,开篇一句“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就是本文就是本文 的文眼。此句映入读者的眼帘,使读者顿生疑问的文眼。此句映入读者的眼帘,使读者顿生疑问“堂堂一位国文教授因何事使他堂堂一位国文教授因何事使他 心中不快?心里不宁静,必定有原因,是来自社会的,还是来自同志间的?是来心中不快?心里不宁静,必定有原因,是来自社会的,还是来自同志间的?是来 自家庭的,还是来自个人的?自家庭的,还是来自个人的?”目睹文章落款:目睹文章落款:1927 年年 7 月,北京清

12、华园。读者月,北京清华园。读者 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即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知识分子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即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知识分子 欲追求革命,寻求真理,要求进步真是步履维艰。显然朱先生的不高兴,是社会欲追求革命,寻求真理,要求进步真是步履维艰。显然朱先生的不高兴,是社会 原因造成的。那么心里不宁静怎么办?于是出门转一转,结果是原因造成的。那么心里不宁静怎么办?于是出门转一转,结果是“热闹是它们的热闹是它们的” ,朱先生什么也没有。所以,抓住了本文的文眼,欣赏此篇佳作就像按图索骥,朱先生什么也没有。所以,抓住了本文的文眼,欣赏此篇佳作就像按图索骥, 顺

13、藤摸瓜一样。又如鉴赏他的顺藤摸瓜一样。又如鉴赏他的威尼斯威尼斯和和绿绿时,抓住时,抓住“威尼斯是个别致的威尼斯是个别致的 地方地方”及及“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等文眼,一切问等文眼,一切问 题就会迎刃而解。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明白情物三、明白情物 散文中的散文中的“情情” ,常常是作品中组织人、事、物、景的重要线索,它使作品,常常是作品中组织人、事、物、景的重要线索,它使作品 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波澜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波澜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 是借景抒

14、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可以说,一篇优秀散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可以说,一篇优秀散 文的意境包括情和景文的意境包括情和景(事、物事、物)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 为了抒情明理。若离开了情就失去了生命力。比如香港作家黄河浪写的为了抒情明理。若离开了情就失去了生命力。比如香港作家黄河浪写的故乡的故乡的 榕树榕树 ,榕树就是,榕树就是“情缘情缘” ,为什么要写榕树?又为什么写故乡的榕树?这就是,为什么要写榕树?又为什么写故乡的榕树?这就是 “情缘情缘” 。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怀?为此还必须

15、。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怀?为此还必须“明情明情” 。那么文章写的是久居异。那么文章写的是久居异 乡的乡的“我我” ,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自然引出故,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自然引出故 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人物、事件和景物,抒发了蓄积在心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人物、事件和景物,抒发了蓄积在心 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散文时要探求散文的意境美,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散文时要探求散文的意境美, 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可以从即

16、景、披事、体物入手,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 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四、分析结构四、分析结构 散文的特点是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鉴赏散文,就要在分析和梳理其组织。我们鉴赏散文,就要在分析和梳理其组织 材料的结构特点、明确其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文中的材料的结构特点、明确其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文中的“神神” 。例如,秦牧的较有。例如,秦牧的较有 特色的一篇散文特色的一篇散文土地土地 ,很能体现散文,很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形散神聚”的特点。如该文第的特点。如该文第 4 段段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 才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才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