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455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 28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森林的重要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_。(2)生态价值:调节气候、_、涵养水源、 _、净化空气、_、吸烟除尘、_、繁衍物 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答案:答案:(1)自然资源 (2)稳定大气成分 保持水土 美化环境 防风固沙2森林减少产生的影响:全球气候失调、_、自 然灾害频发、_等。答案:答案: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以练促记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 ,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少光

2、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C “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解析:第(1)题,在城市中植树种草,加大绿化面积,可以减少城市的噪声污染及光化学烟雾污染,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美化环境,增加湿度,调节气候等。但具体到营建“绿色屋顶” ,其主要的作用是减少屋顶对大气的热辐射和美化环境。 第(2)题,绿地中使用的杀虫剂,随着大气降水或人工洒水渗透到地表以下,导致地下水污染。本题给出的四种绿化方式中,只有人工草地最贴近地表,杀虫剂

3、最容易下渗,污染地下水。 答案:(1)B (2)D1集中分布区:_、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 _流域。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答案:东南亚地区 亚马孙河2全球环境效应。(1)影响全球大气中_的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_、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_宝库。答案:(1)碳氧 (2)水循环 (3)生物基因以练促记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完成(1)(2)题。(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

4、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 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答案:(1)B (2)A1雨林生态的优势:_强烈,_旺盛,生物 生长_。答案:光合作用 生物循环 迅速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1)_分解和_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 气候,养分流失过多,土壤一般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_,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3)_被毁、_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

5、林生 态系统很难恢复。答案:(1)有机质 养分 (2)植物体内 (3)雨林植被 养分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以练促记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下列对这句话的相关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在一定程度上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有明显的脆弱性 B这句话主要是针对热带雨林区贫瘠的土壤而言的 C雨林植被一旦遭受破坏,土壤在高温、暴晒和暴雨的淋洗下将很快出现荒漠化D这句话只代表部分人片面、偏激的看法,实际上并没有道理 解析: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反映了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其脆弱性主要因为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这些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

6、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由此可见, “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并非真正的沙漠,只是反映了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答案:D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过度的_(迁移农业)、大规模 的农场和牧场开发、_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答案:焚耕开垦 商业性木材采伐2. Error!Error!答案:横贯公路 跨国企业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_放在第一位。答案:保护2保护措施。(1)鼓励_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_

7、。(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5)森林_与更新造林相结合。(6)加强_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 会答案:(1)保护 (2)自然保护区 (5)选择性采伐 (6)雨林缓冲区亚马孙开发计划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在 8 000 年前,地球上大约有 61 亿公顷森林,近 1/2 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目前,地球上仅存有 39 亿公顷森林和 12 亿公顷的稀疏林。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 1 000 万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早在1977 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

8、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完成(1)(2)题。(1)关于上述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世界上的森林面积没 有什么变化 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世界上森林面积减少使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A B C D(2)在无林地区 20 厘米厚的土层,只需 40 年就可以冲刷殆 尽,而在有林地区则需 75 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C调节大气成分 D涵养水源解析:第(1)题,题干材料表明 D 项正确。第(2)题,题目数据充分说明林地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1)D (2)B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

9、平原湿地气温年变 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 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 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快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解析:(1)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2)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 ,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 ,在粮食

10、增产的同时也导致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答案:(1)B (2)D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2)A 地气温年较差比 B 地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 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出 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4)简述 C 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5)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解析:本题主要以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为切点,考查世界森林的分布规律和雨林的形成、开发和保护等知识。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 西。(2)大 热量(或:太阳辐射)(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 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 季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和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有 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 带雨林。(5)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