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120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 试题)浙江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诸暨中学诸暨中学 20162016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卷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22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秕(b)谷 长篙(go) 方向舵(tu) 泪洒纸笺(jin) B. 旱涝(lo) 肘腋(zhu) 撩(lio)头发 着手成春(zhu) C. 间(jin)断 消散(sn) 饮(yn )牲口 靡(m)日不思 D. 跻 (j)身 诳(kun)语 差不多(ch) 岁稔年丰(rn)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2、.“云中白鹤”印章尚不能被认定为邓世昌的私人物品,确定其所有者仍须严谨的考订工作, 致远舰上的将士素质都很高,不排除是其他将士的印章。 B. 气节是临危受命不退缩、慷慨赴死不低头,是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关键时刻赴汤蹈火。人 在颠沛流离、艰辛倍尝时最能感受到气节的力量。 C. 秀逸端庄符合传统审美的眼光,所以真正的旗袍在剪裁设计上除了尽现中国女性的 外在美态外,更是注重展现其秀外惠中的内在美。 D. . 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 达、受人尊敬的大国,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前各方舆论大

3、力宣传,近日相关内容和各类研讨会频繁举行,专业讲座不断推出,就是为 这项关乎改革发展方向的法令的颁行张本。 B另外,省际相邻高速交警支队、大队还要建立联动协查机制,对整治其间发现的重点车辆, 在本省不能及时拦截处理的,要做到“一处发现,六省通报、多点查缉” 。 C经过一个多月考察和与美国协商,9 月 30 日,韩国公布庆尚北道星州郡高尔夫球场为“萨 德”最终部署地。这一长期引而不发的问题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3 D. 做人要正派,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频繁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让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让多名无辜

4、孩子的生命离我们远去,影 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当前安全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B农村工作负责人陈锡文在政协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现在批准可以自己商业性生产和上市 的农产品转基因技术只有两项:棉花和木瓜。 2 C国家旅游局介绍,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亮点, 各地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采摘游、美食游等极大地丰富了旅游 产品供给。 D. 风景名胜区近期实施环境整治,区内某家餐馆原本立着的一块广告牌,因不符要求被列入拆 除范围,将主动完成拆除和清理工作。 5.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

5、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 株树将怎么办? B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 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C各地媒体几乎同时出现了这么一个词“堵车”。北京成了“首堵”,连武汉这样的二 线城市也常常堵到半个城市交通瘫痪。我们不禁感慨:中国已进入全民“豪堵”时代。 D. 处理好领土争端问题是关乎将来的大事。一方面,要从历史的角度寻找领土归属的法理依 据,另一方面,要从长远的角度运用政治、外交智慧来缓解、消除争端。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古希腊人立下塞基洛斯墓志铭甚至更早的时候起

6、,人们写作、歌唱与演奏音乐的目的就 是为了赞颂神的荣光与人世的美好。 但即便如此,对丑与恶的表现也仅仅是停留在艺术层面上的,从未有人鼓励人们在实际生 活中也如此操作。 当音乐史的长河逐渐流淌至近现代,作曲家们发现对暴力、扭曲、阴暗的描写同样是艺术 美的一种 古典音乐一定不会是助长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催化剂。 将艺术与生活区分开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听过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人不会真去搞这么一场献祭仪式,热爱马勒交响曲的乐迷们 也不会因为受其中悲观厌世情绪的影响而真去做什么轻生之举。 A B C D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3 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也显示,62%的智

7、能手机用户在睡觉前玩手机;人们最常在上 下班途中玩手机,这个比例高达 75%。在中国近 1.6 亿的手机拥有者中,患上“手机依赖症” 的人数正在与日俱增。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手机用户 77%的人 每天开机 12 小时以上,33.55%的人 24 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 边会有些 焦虑”。而一家网站关于“你是否离不开手机”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 “手机控”们出门忘带手机便“惴惴不安”,好像丢了魂一样;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没响, 就感到一场失落;刷微博、玩游戏是睡觉前的必修课,否则怎么也睡不着;公车上、饭局上、 朋友聚会上,总是低头玩手机。 (

8、1)请根据材料,为“手机控”下一个定义。(2 分) “手机控”是 (2)根据上述情况,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劝导人们正确对待手机。要求:主题鲜明,语 言简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 15 字。(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29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3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8-10 题。(题。(9 9 分)分) 荀子和韩非子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 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 述,不做价值

9、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 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 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 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在荀子 看来,人的好利之心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争斗与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恶”。由 此,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荀子将人“好利”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最终对人性做 了“恶”的价

10、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因此, 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但是,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好 4 利恶害”界定为“恶”不同,韩非子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对于人“好 利恶害”的本能需要,韩非子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 事实描述,不作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荀子与韩非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荀子提出“逆性”的观点,主张对人性加以改造,“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

11、险而 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 之也”,要通过“礼义”、“法度”,对人的自利本性进行“正之”、“导之”。在人性由恶 向善的“逆性”的过程中,荀子特别强调人为即“伪”的作用,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 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道德修养与践行,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 面对不变的人性,韩非子提出了“顺性因情”的主张。既然人性自利是人的自然本性, 又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那么就只能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 展。进行赏罚、制定政策、严肃法纪必须以人的自利本性为依据,要因循它,而不是否定它、 改变它。 荀韩二

12、人对人性的阐释都是着眼于为他们的治国理念寻找最有力的人性论支持。荀子在 性恶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礼治”的治国体系,而韩非子则在性私论基础上找到了“法治”的治 国之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8下列关于人性“好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荀韩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两人在对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却有着明显 的差异,荀子做出的是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进行了事实描述。 B荀子主张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将人“好利”的本性 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对人性作的价值判断。 C韩非子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主张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这种观点是人

13、 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 D韩非子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分析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 这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主张通过“礼义”、“法度”,对人性加以改造,这是一种将 人性由恶向善引导的“逆性”观点。 5 B韩非子在分析人性的时候,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 讨论的范围,因此他对人性的认识也就更加客观。 C在人性处理方式上,荀子与韩非子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韩非子 认为,人性是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的。 D韩非子“顺性因情”的主张,强

14、调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展, 而不是否定它、改变它。 10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荀子和韩非子的人性论展开具体分析的?请简要回答。(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11-14 题。题。(20 分) 乡野诗韵水缸:静悟的诗人 水缸呆在锅沿旁,水缸里不断清水。那些清粼粼的水,是活泛日子的水,是从遥远的 雪山蜿蜒千里万里,从大地的深层输送到村庄地下的水。 水源是一口老井,老井的青石板上爬满青苔。唯独站人的地方,踏出两个浅浅的石窝 子。村里人汲水,必要俯下身来,低下头来,如同感恩这天地之水,以澄明,以无私,以源源 不绝的爱,哺育着温暖的村

15、庄。 水缸放在厨房里,厨房就是一架低矮的土屋。夜很静,月很明,白白的月光打在水面上, 水缸里就有了一轮皎洁的月亮。父亲说,水缸里不能缺水,缺了水的日子就像长在墙头上的草, 撑不了几天就会蔫头巴脑。分工,不管大小,一二三四往下排,大哥二哥不在家,为了挣得自 己岁月里的那条活路远走他乡,三哥保家卫国去当兵,家里就剩下父亲和我两个男人。当然, 父亲已经行动不便很多年,挑水的重担就落在二姐三姐和我的肩膀上。剪子包袱锤,很多次我 都赢了她们。背地里,我狡黠地告诉父亲,我爱出锤子,小小的一只手,像握紧的螳螂爪子, 这样,二姐和三姐的剪子就不得不敛去锋芒。恍惚的记忆里,好像两个人忽然背过脸去,吃吃 地笑起了

16、什么。 水缸里的水常年不断,二姐三姐的肩膀能撑起一片天。棉花捉虫打叉,玉米除草打农药, 割草喂牛,拣柴做饭,里里外外收拾的井井有条。我呢,顽皮的像一阵风在村子里跑来跑去, 下河捉鱼,上树抓鸟,后来趴在黄昏的油灯下看书写字。我咬着铅笔头,说二姐三姐怎么这么 傻,我不总是喜欢出锤子么,为什么你们一次包袱也不出?母亲停下手中嘤嘤的纺车,说我才 是一个十足的傻小子。你傻别人可没那么傻,明明是二姐三姐商量好了只出剪子,就为了让你 少出点力气。 6 我是傻,呆呆地站在水缸前面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掉进水缸里。水缸里的月亮好像也 在笑,笑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水缸不说话,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净明亮,能照见 一个人的灵魂。 我还记得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